关于中等职业院校工程测量实训课程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7
/ 2

关于 中等职业院校 工程测量 实训课程 教学探讨

汪晓晓

徐州机电技师学院 江苏省 徐州 市 22 1 00 0

摘要:工程测量实训课程是中等职业院校建筑测量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学习与工作实践能力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工程测量专业的实训课程设置及分配作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改正对策,希望对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学有帮助性。

关键词:工程测量;课程设置;改正对策

一、前言

工程测量实训课程作为中等职业院校测量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设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部分开设测量专业的职业院校在实训课程的设置以及分配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工程测量实训的实际授课效果不够理想。

二、工程测量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全面

目前,中等职业院校开设的工程测量实训课程主要涉及到水准仪和全站仪的实训课程教学。水准仪主要教学的还是光学水准仪以及木质水准尺,关于电子水准仪这块内容涉及较少,甚至有的学校并未有此块内容,导致学生虽然知道了水准测量的原理,但是对于电子水准仪的测量并不了解。

全站仪是测量作业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部分中等职业院校在全站仪的理论教学上并未让同学们了解其详细原理,全站仪在工程使用中最突出的放样功能,以及它与GPS结合的使用,很多中职测量专业学生还没有掌握。学生明白放样的含义,但是在实操上并不了解,并没有进行过放样的实训[2]

GPS是测量作业中使用的非常多的测量仪器之一,部分中等职业院校虽有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但是并没有配备GPS的相关仪器,也无法进行相关的数字测图实训,有的学校可以提供GPS接收机,但是由于GPS的测图涉及到地区参数和CORS账号等问题,导致在GPS的实训上也只是让学生知道GPS的原理和整平对中,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实地测图,部分学校无法开展。大部分学生不了解GPS的具体功能和使用方法,对于全站仪结合GPS的使用更是无法理解。

(二)教学方式不够先进

工程测量实训课程是非常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操作仪器的水平可能决定一个测绘单位是否录用你,因此,在实训中提高技能水平非常必要。若是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训机会,而仅仅是传授一些测量的理论知识,就会造成学生局限于书本知识,造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情况发生。很多学生在毕业的时候,甚至连水准仪和全站仪的仪器对中整平都存在问题,在进入企业后可能无法适应相应的工作和氛围[3]

(三)教学仪器更新不及时

部分学校在测量课程的设置上也考虑到了学生实践课程,但是由于学校面临资金紧张以及部分测量仪器价格较高,导致部分学校没有大批量购买测绘仪器的条件,已存在的部分仪器有的也面临着损坏或需要年检等问题。既要满足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训中来,又得考虑到资金的使用,部分学校难以解决,也影响了相关课程的授课效果。

三、改进的对策

(一)改进教材

针对工程测量课程存在的部分问题,在教材设置这一块,应当着重突出实践教学内容,加入今后就业工作中所用到的全站仪以及RTK的相关使用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测绘相关仪器的生产厂商也在不断创新,增加自己的仪器种类,提高自己的仪器精度,降低仪器的使用难度,作为培养专业型人才的职业院校,应当也有必要紧跟市场的发展,合理的将符合测绘现势发展的相关内容加入到教材中来,也可以结合学校的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教师编写一些符合学情的校本教材,因材施教,更好的来提高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改变授课方式

以往的课程大多数以室内理论课程为主,教师对学生进行诸多科目的理论教学,对于部分课程,学生由于基础学科掌握薄弱,对涉及到公式、图表等内容理解不够透彻,造成课程掌握困难。

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提高,在学习完相应的仪器的原理和使用基础课程后,应当直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第一时间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在理论上掌握实践。实践应当以工程测量的基础仪器水准仪和全站仪为主。

水准仪作为测得高差从而得到高程的专业仪器,其测得的高精度的高差结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仪器能够替代,因此,在工作中,不管是一、二等的高精度水准测量,还是三、四等的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都是水准仪,所以,对学生进行水准测量的实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大量的变形监测需要用到水准仪,不管是地铁施工还是高楼沉降,水准仪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课程设置上,水准仪的相关实训应当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操作基础上着重训练学生的水准路线设计和水准数据计算水平,让学生可以在就业后更好的契合当今社会水准测量的主流作业方式和要求。

全站仪作为工程测量中的关键仪器,其相关的实训课程应当处于工程测量课程设置中的主体地位,全站仪依靠其最基本的测距和测角以及坐标测量和放样功能,很好的帮助了各类工程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和各种电子元件的不断发展,全站仪的功能和精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建筑工程都需要用到全站仪,所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训必不可少。结合学校的基本情况,可以就学校的地理位置、建筑分布等情况,设计一些贴近工程的测量任务,让学生们完成,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仪器操作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在面对真正的工程问题时的能力,通过类似的实训,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将GPS的使用以及数字测图加入到实训中来,GPS是测量作业中最常用到的测绘仪器之一,尤其是GPS和全站仪的联合作业更是非常实用,因此,对于有能力提供GPS数字测图的相关学校,应当将GPS的课程教学放在与全站仪相同地位上来设置。

(三)校企合作

在注重学校教育的同时,能够与社会上的相关测绘单位进行合作,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真正的测量工程中去必然会对学生的经验积累有莫大的帮助,尤其是对没有条件提供完整的数字测图的学校。让学生在企业的工程中进行学习,接触相关的仪器,学习相关的工程流程,也会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培养。

四、结论

总之,对于工程测量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分配存在的课程设置不够全面、教学方式不够先进和教学仪器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可以采取改进相关教材、改变授课方式和进行校企合作来改进,让学生可以更好掌握工程测量课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在就业上更有优势,为今后建筑测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岚琪,刘秉岳,江璐.项目引领项目引领、校企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建筑工程测量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9(30):194-195.

[2]曹志芳,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改革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7):272-274.

[3]蒋文慧,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专业实训教学的创新方案[J].科教论坛,202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