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学生需特质教育——从教学实践论对“特质”小学生的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8
/ 2


“特质”学生需特质教育 ——从教学实践论对 “特质 ”小学生的教育

王琳茜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海源校区) 650000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质”,小学生也一样都有自己的“特质”。我们怎样在教学中对待这些“特质”学生呢,这是在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案例介绍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特质”的学生。

“王老师”、“Miss王”这是学生们对我的称呼,但是对于11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我还有个别样的称呼,那就是“棒棒糖老师”,这个特别的称呼一喊就喊了五年。我与11班的故事已随岁月的脚步慢慢书写了五年。五年的故事、五年的感情如电影般在我脑海里缓缓回放。

这要从我刚进校讲起,我进学校的第一天接的第一个班就是11班,我与这第一个11班的缘份只是短暂的一年,没过多久因学校工作安排,又接了另外一个班。一听班级,仍然又是11班,我真是与11班的这个缘分不浅啊。

不过,这个11班可是有来头的,在还没有正式接班前就听说这个班上的孩子上课纪律很不好,上课有的会在地上爬,有的会突然唱起歌,有的会突然乱叫,甚至还会有上课时吐口水的等,班上被称为“特殊”的小孩子还真比其他班多那么几个。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真的没错。我怀着紧张的心情踏进了11班的教室。

第一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双双好奇的小眼睛看着我,其中几个在底下窃窃私语着,我嘴角不自觉的往上一扬,便开始了自己我介绍。我以一种有趣的方式介绍了自己的英文名字Candy。自那以后,11班的小学生对我独特的称呼就是“棒棒糖老师”。这样的方式介绍完后,班上有些同学对我产生了一些兴趣,提问了我许多问题。当他们问我来自哪里的时候,我回答:“我来自外太空,每天得乘座着飞船来上班。”原本我只想跟他们开开玩笑话,没想到那时候的他们却当真了,一遇到我就要问我关于太空生活的事,就这样慢慢的,我们的心开始走近了,后在我的搭班老师的帮助下,很快便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中,并且发现11班的同学原来也是这样的可爱。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处,班上的一位小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和班上同龄的孩子相比,个子矮矮的,体型也瘦瘦小小的,平时话也很少,他的许多举动都和同龄的孩子有所不同,所以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很不喜欢和他在一起玩,认为他是个奇怪的人。他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或是突然比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他经常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书上画各种各样的恐龙,画小动物。下课的时候,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去操场的草丛里蹲着,上课铃响了也不知道,要老师四处去寻找他。在课堂上的他听课时从来都是盯着某一处就一动不动,老师讲到哪里经常跟不上,为此几乎所有的任课的老师都对他非常头疼或者不加关注。我在上英语课的时候他也是在座位上自己玩着自己的东西,从来对课堂都不感兴趣,即使在课堂上给予了他很多鼓励,家长在家也给他细心的辅导,但是对于听课,他仍然还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1. 案例分析

对于班上的这位“特质”学生,我根据平时对他的观察及同家长进行过多次的沟通,从中了解到了他的一些特性:一是从他自身来讲,这位同学性格上有些自闭,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做任何事情都特立独行。在学习上,平时上课听课跟不上老师进度,经常发呆一整天,做作业练习拖拉,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严重,产生自卑和不自信的心理。

二是从家庭来讲,此同学的母亲是位高中英语老师,父亲是位警察,两位家长平时上班都比较忙碌,在家大部分时间都由其舅舅代管。但有一点好处的点是,其母亲虽然工作忙碌,但是晚上下班回家会经常抽时间为孩子补习功课,以及提前学习第二天的课程,我经常从孩子的英语书上看见家长为其标注的各种知识点笔记。从这点上来讲,此学生也存在过度依赖自己母亲晚上可以在家再教一遍的心理,所以白天在学校就不认真听课。另外,其母亲在家给孩子授课或辅导作业时也经常会出现打骂孩子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

三是从教师的影响来讲,各科老师对此学生都很头疼,所有的课程他都基本都不在状态,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不按时完成作业,独自脱离集体,所以经常受到批评,因此在学习上失去了信心,更失去了上课的兴趣。

  1. 问题解决策略及过程

有一天,在上到有个单元是讲关于动物的课的时候,令人没想到的是每个问题他都在积极的举手回答,这个单元的每节课他都能上课认真听讲,参与互动。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下课的时候他还会主动跑过来跟我聊起这个单元学过的动物。特别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还在家自己研究起鸡妈妈是如何孵蛋的,而且在讲这件事情的时候还眉飞色舞的描述着,这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起来,联想到了爱迪生小时候的行为情景,我心想他以后长大了说不定也是个动物科学家呢!

从那以后,一有机会我就和他聊一些关于动物的话题,每次聊起来他都有许多新奇的想法,并且和我讲话的神情还眉飞色舞的呢,简直就是个小小科学家的样子。有一次开展完学校的社团活动后,我见他手里拿着一小堆小泥人,拿起来一看,个个捏的都是小动物的形象,有恐龙、鸭子、蛇、乌龟……个个栩栩如生。我立马拿起他的小泥人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班上孩子看到后都在惊叹,就在这时我见他害羞了,但是嘴边却笑了。这件小事,改变了他在班级里的角色,也改变了我们的关系。因为这件事情我们的感情又增进了不少,在之后的英语课上,他积极发言,我也经常抓住机会去表扬他。有一次又有以动物为主题的新课程,我便给了他站在讲台上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课的机会,果然不负众望,他的表现令我很惊喜,整堂课都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课堂生动有趣。一下课孩子们就跑过来对着我说到:“Miss王,今天的课太有意思了!”在此之后,原本在班级里,在同学眼里都不怎么起眼的他,现在却成了所有同学眼里的“动物小博士”,班上孩子在遇到关于动物的问题时都会去找他与他讨论。慢慢的,他融入了这个班级体,他的心扉打开了,他交到了喜欢的朋友,也逐渐学会听老师的话不到处乱跑了,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看到他的变化我心里甚是欣慰,希望他以后能越来越好。

四、成效及总结

这是我在教11班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证。我从这个例证中总结出了一个道理:在教学中,对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学生,一定要用一种“特质”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效果。这种“特质”教育的方法实质也是一种用心用爱去教育的方法。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根植于爱”,我认为爱是教育的灵魂,勇于付出,用心关注,抓住每一个能让孩子展示自我融入集体的机会,擅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才是有爱的教育。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用细心、耐心、爱心“三心”教育去撘建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为一个老师,除了教学更多的就是育人吧,我喜欢与孩子们的相处,喜欢孩子们的纯真,喜欢看到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好,喜欢去发现孩子们最美好的一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可以做最用心的老师,干最优秀的事业。

是啊,老师就如同是花匠一样,需要了解到每一种花开都需要有适合的条件和环境。花儿迟迟不绽放说明花匠把水浇多了或是阳光给少了,施肥不恰当或是时机不成熟。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之所以看不到,是因为太着急想让花儿绽放,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让人充满期待和憧憬的花朵,身为花匠的我们不仅要用耐心和关心去了解每一株花的习性和喜好,也要用我们的爱心给与孩子更多的悉心照料。是花它终会开,是树它终会参天!

61b040fac1ef4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