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新闻大家谈”游戏中教师支持策略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2

大班“新闻大家谈”游戏中教师支持策略的研究

沈楼丹

浙江省 杭州市采荷第三幼儿园

摘要:谈话是幼儿最常用的一种口头语言的表达形式,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乐于交往、敢于表达、有一定的谈话规则,能围绕主题谈话、是幼儿语言表达与交往的核心目标。本文将以“新闻大家谈”游戏为契机,打造新闻演播厅,搜索新闻关键词,采用渐进提升,精选话题,视频学习等适宜的支持性策略,借助不同的表达方式,让新闻来大家谈,从而丰富幼儿口语能力与谈话经验。

关键词:新闻大家谈谈话支持性策略


一、“新闻大家谈”游戏的缘起

(一)七嘴八舌后的思考

其实孩子不是不会说,看似内向的幼儿并不代表口讷,可能缺少的是话题,当幼儿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他们自然就有了表达的愿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亲社会性萌芽,对一些社会现象、社会规则、生活常识,开始有了关注,如果开展有关新闻话题的讨论,日积月累,幼儿的表达应该会逐渐自如。

(二)幼儿谈话活动现状分析

现状一:缺乏适宜的话题

如果将谈话作为一种幼儿语言交流的形式,那么不是所有话题都适合幼儿开展谈话交流的。在谈话过程中,幼儿往往无法围绕主题深入谈论下去,或者无法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因此,选择恰当的话题是谈话活动的良好开端。

现状二:倾听能力尚不足

幼儿在谈话过程中会缺乏倾听别人说话的耐心,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所以有时候根本没听清楚或听得不完整。有些幼儿表现欲特别强,在集体活动中常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会打断其他幼儿的发言。

现状三:师幼位置不明朗

谈话活动中,会看到教师总是在不停地讲,不停地问,幼儿经常处在被动的角色,师幼间主体地位不明确,幼儿主动表达的机会不多。

二、“新闻大家谈”游戏价值分析

新闻大家谈”游戏: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能够理解的新闻内容,在家中复述练习后,把新闻话题带到幼儿园与大家交流分享。

1.多途径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有内容可谈

“新闻大家谈”以直播室为游戏背景,能引起幼儿与同伴,教师多种形式的谈话交流,互动分享。话题可以是经历过的事,也可以是符合幼儿经验认知的,当然最重要还是能让幼儿在认知、情感上产生共鸣的。

2.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

新闻大家谈游戏开展过程中,幼儿需要对所关注内容有理解,有关注才能及时的做出互动回应,这些谈话经验能体现出幼儿理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而谈话能力的发展也是后期语言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评估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

3.有助于提高幼儿谈话核心经验的发展

学前儿童谈话学习核心概念的的概述中,强调学前儿童的谈话需要聚焦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在在一个多方信息交流,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谈话,有助于幼儿掌握并运用交流和表达的规则,掌握谈话策略。

三、“新闻大家谈”游戏的支持性策略

策略一:顺势而为——“新闻演播厅”初打造

1.把握核心,渐进提升

我们对孩子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如在活动初期,对能力稍弱的幼儿只要求能大胆简洁的说出新闻概要两三句话就可以。随着活动深入,要求幼儿能清楚连贯地表达新闻,针对能力稍强的孩子,还尝试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来记录新闻,让不同能力的孩子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目的是一方面锻炼讲述幼儿的表达水平,另一方面,提取话题引起幼儿间谈话兴趣。

2.视频学习,争做主播

新闻演播厅的主角是主播与记者,为了激发幼儿主动播新闻的兴趣,直观地了解播音员与记者的工作状态,通过现场收看央视的采访报导与新闻联播,引导幼儿从仪态、表情、语言多方关注视频中的每个细节。围绕新闻播报的要点,师幼间进行了一次对话,孩子的语言真实,生动,老师通过归纳,帮助孩子们梳理了新闻主播的七个关键字。

在后面的播报中,幼儿主动对播报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新闻播报员在开讲时,声音洪亮,语速适中要有一段介绍

  2. 孩子们明白了记者要走访现场着,而记者通过摄像机,话筒,以及各种提问,记录真实的新闻事件,而播报员是端正地坐在演播厅里的。

  3. 演播厅里播报员在演播时,还要有一个名字牌。

  4. 演播厅还要有背景。

3.精选话题,互动谈话

每个新闻播报完毕,新闻主播会以新闻话题为导向,增加一到两个互动环节,通过提问、提议等方式发起谈话,与观众小朋友展开话题互动。互动话题可以由主播事先准备好,也可以老师根据话题的实际价值,引发观众们围绕话题,说说讲讲,大胆表达。

策略二:因势利导——“新闻关键字”大讨论

  1. 真新闻

借助一次新闻后的随机谈话,教师通过开放性的提问,追问,引发了幼儿对“新闻关键字”的进行了一次谈话。通过归纳总结,孩子们渐渐明白了新闻的一些特征,新闻必须是一件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要记录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等要素,真实是孩子们默认的新闻首要关键词。

  1. 新新闻

每周“新闻大家谈”的名单,要提前告知家长,并共同寻找新闻中可以引发讨论的互动话题。有了家长的及时支持,保证了每天演播厅里“一日一新闻”的新闻新鲜度。同时,老师也可以将“新闻演播厅”的演播情况,用视频或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来,让家长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和孩子发展水平,争取进一步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1. 亮新闻

我们鼓励幼儿带来图文结合的新闻稿,可以是有图的剪报,也可以是绘画,当天播报完毕后,将新闻稿贴在新闻园地,方便孩子们继续观看与讨论。

策略三:乘势而上——“新闻话题”再延续

  1. 推出“新闻圆桌会”

“新闻大家谈”游戏中,提问是激发和推进谈话的重要手段,在互动谈话阶段,我们将座位围成了圆形, 通过新闻圆桌会的形式,主播不仅要播新闻,还要非常游刃有余地通过提问与同伴产生话题互动,小朋友的互动答题阶段,一些封闭式问题有助于幼儿倾听和对谈话内容的理解,而开放性问题更能激发幼儿参与到谈话当中来。老师作为观众身份,参与期间,与幼儿共同推进谈话进展。

()争夺“金话筒”

随着“新闻大家谈”游戏的进展,我们还鼓励幼儿多方寻找话题。孩子们还可以扮演小记者,采编身边的新闻,通过前书写形式,把身边的特殊事件记录下来,再播送出来。

孩子们通过观看、回忆、比较、讨论、发表意见,举手表决等一系列程序来评选一周金话筒,提升了幼儿的谈话水平,推进了话题的进程。

(三)点击“热门话题”

随着“新闻大家谈”游戏开展,环境上的一些辅助也越来越明显,新闻小主播游戏正在向自主性游戏转型。幼儿可以自由选择,随时进入大二演播厅,点击热门话题,翻阅新闻集锦。师幼间,幼儿与幼儿间就新闻集锦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逐渐引导幼儿学习修补自己的谈话,提升幼儿谈话水平及口语能力,“新闻大家谈”游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得到了延续。

四、研究成效

1.从原来的随意谈,到现在的有意谈。

在核心经验视角下开展新闻大家谈游戏,有效性加强了。不再是“东拉西扯”地随意谈,而是基于多元语言核心经验价值判断上地有意谈。新闻大家谈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互动,有交流的语言环境,有理有据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有助于谈话策略的掌握。

2.从原来的教师想谈,到现在的幼儿要谈。

这是一种视角的转变,也是一种儿童观的改变。新闻报刊中的一些话题总能引发幼儿讨论,这种来源于幼儿兴趣需求,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话题,大大增强了幼儿谈话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幼儿在谈话活动中更加有内容可谈了。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周兢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幼儿园语言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

余珍有 教育科学出版社

[3]《与幼儿教师对话》 丽莲·凯兹 廖凤瑞译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赵寄石、楼必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5]《为每个孩子创造表达与倾听的机会》 选自《上海托幼》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