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2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

李瑛

山东潍坊学院机电学校

摘要:文章立足于实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对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探讨,而后在总结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同时,对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对策

0引言

一、当前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就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层面而言,虽然就业的数量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但是从就业质量层面进行分析还是存在一些需要带解决的地方。一些毕业生对于自己找到的工作不是十分的满意,这就使得毕业生的工作不够稳定经常会出现离职的情况。此外一些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也就导致毕业生在就业的阶段中没有能够得到期望的薪资,而对于企业而言,在选择毕业生的时没有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工作范围以及能力相关的工作岗位部署也不够科学合理,这些因素也会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

二、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

(一)毕业生对就业期望过高

就目前而言,毕业生对于就业只期望过高很多毕业生都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这些毕业生更倾向于在大城市的一些国企单位或者是事业单位工作,并且对于收入的要求比较高。而对于大学生本身来说,由于他们刚刚毕业缺少一定的工作经验,很多用人单位不会给予更多的知心待遇双方的矛盾关系,就因此出现这种问题的存在就会导致毕业生的,那就业质量下降,严重的会出现一些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

(二)毕业生能力不足

高校毕业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它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还需要有待提高,由于学生是选择专业的主要载体。因此学生的发展就会与就业的质量有一定的联系,优秀的学生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获取的机会就越高,而一些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的过程中选择的专业是自己不感兴趣,单单是为了获取学历而读书的这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比较低,没有能够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这就导致毕业之后不能够胜任自己的职业岗位,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前参与的实习活动能力比较差,没有能够落实到实习活动过程当中不能够掌握相关的实际经验,这就使得在毕业之后出现岗位选择不合适或者是竞争能力不足,等情况影响到了工作质量。

(三)就业机制不完善

根据我国就业机制现状分析可知,它主要是以市场为主导开展工作的这就使得市场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的情况,而人才市场也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诸多的虚假招聘信息会导致毕业生的判断受到影响。同时还有一些部分企业为了能够获取相应的利益存在胡乱招聘等情况,如此一来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就业质量下降。

(四)高校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就目前而言,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还是局限于理论层面上相关的专业知识,缺乏针对性的实践课程。在学习的阶段中很多毕业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充分,没有能够与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此外一些高校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方向没有能够给出科学的定位思路,并且再加上相关专业不足,不能够严格的按照学生的需求进行开展工作,这就导致就业质量下降。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途经

(一)学校层面

1.合理安排专业

通过对现有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的就业岗位及专业匹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质量,因此在实践的阶段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专业安排,要调整专业结构,并且还需要将学校的规划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更新,严格的按照市场的需求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如此才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另外在该项工作开展的阶段中还需要综合实际情况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开展教育,如此才能够给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适时转变人才培养目标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优化升级,经济的转型就会让传统的发展理念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需要以全面创新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的阶段中需要转变培养方式,科学地做好人才培养计划,并且按照市场的发展需求以创新型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在进入社会之后找到好工作。

3.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阶段中提高教学质量,对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很重要的帮助,因此在教育阶段需要开展素质教育以及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相关活动,要不断的将大学生的生存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提高。例如通过开展创业大赛活动,能够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使其能够在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基础上不断的强化自己的综合能力,以便在就业的阶段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获取企业的认可。

4.开展校企合作

健全完善了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给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因此需要将科学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出来,要让学生在掌握学校教育知识的基础上,又能够加入到企业的实践活动当中,如此就能够双重的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另外还需要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培养学生的具体操作实际能力,实际能够在融入社会之后,可以具备一定的适应力,达到企业生产的需要。

(二)学生层面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对于大学生而言,需要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树立并且在学习的阶段中,一定要按照就业信息以及就业政策开展教育工作做好全方面的定位分析。在学习期间还需要将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提高,不断的参与到各种实训活动当中,并且在活动开展阶段要总结自己的不足以及经验,从而给毕业后的就业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做好职业规划

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在出社会寻找工作之前就需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在规划工作开展阶段需要做好自身的定位以及发展方向的确定,要多多的参与学校的招聘会以及相关的就业指导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此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三)社会层面

从社会层面分析,政府需要将相关的就业渠道、就业信息及时的发布给学校,让学生能够了解相关的就业信息。而后还需要构建出更为科学有效的就业模式,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职业规划,使其能够在社会发展中立足。

四、总结

综合以上叙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问题有很多种。因此在该项工作开展时不仅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就业方法,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自己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在实践的阶段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王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15,(11):104-109.d

[2]郑扬.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江苏某高职院校为例[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5,(12):102-103.

[3]王浩.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情,2016,(35):143-143.

[4]赖新华,王恒胤,石瑞星,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3届、2014届毕业生为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5,25(2):54-58.

[5]高银玲,张科.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3,(22):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