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骆驼蓬

文 /高谟渊

在老家,有一种很普通的植物,头大脖子细,味道刺鼻,摊在地上一滩泥,触摸后,会串上腥臭的味道,让人闻着就想吐 ,就连许多动物都受不了它 , 丑其名曰骆驼蓬。

在老家,一年四季没有什么可吃的水果,唯有门前那棵大杏树,一年一度不改初衷开花结果。小时候个头小,上不了树,嘴馋的我,杏子还是苕红,等不到杏子黄,就跟爷爷奶奶嚷着要吃。低矮处结的杏子零零两两,得不到充分的光照,酸溜溜的,近乎瘪干,大点的都挂在树上,我够不着,就只能摘几个树梢下的解解馋,三嘴并做两嘴,狼吞虎咽吃掉,不到四五个,就Hold不住了,眉头紧皱,好好的牙就倒了,害怕饭熟了都吃不了只好作罢。奶奶爱孙心切,见我一副苦瓜脸,很心疼,叫我别再吃了,我给你想想办法。

杏树大,奶奶也够不着,就用她煨炕的推耙吃力地敲啊敲,直到敲了足够一箩筐,然后说让我先挑黄的先尝,她去去就来。我下意识里觉得她应该是去找什么,与杏子有关的,就偷偷跟在她老人家身后,一直到了我家院墙的上房后。奶奶把手停在了一朵骆驼蓬前。“你拔这个东西干嘛,”“你不是嘴馋吗,杏子还没黄呢,用它给你捂杏子啊。”“我的亲奶奶啊,还是算了吧,用它捂杏子?有没有搞错?”我暗自思忖着。心想这下坏了坏了,这馊主意,准真的给弄“黄”了,还不如吃个青涩的呢。奶奶见我还是满脸疑惑,只是笑了一下,好像有什么秘密瞒着我,继续拔下一朵。老家的房背后这种植物多的是,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它还有这神奇功能呢!

我并不是不知道它。小的时候家里穷(现在也不富裕),买不起煤炭,母亲就把庄子周围的骆驼蓬“洗劫”一空,还从别的地方背回来好几捆,家里的每顿饭,都有它们的功劳。

其实在路边我也经常见到,只是我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头大脖子细,路边的长着长着都把人行道给封了,我走过去,嫌它们碍事,故意用力踢开。再就是这次了,我忽然注意到,奶奶拔骆驼蓬的时候很吃力,也很小心翼翼,拔出它们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容易,奶奶上了年纪,她吃力地半跪在地下,土质又硬,她先是用双手把骆驼蓬的头捋顺,拨到一边,再找到它的根露出地表的部分,然后双手用力握住,似乎这样就能把全身的劲儿使到一起。别看骆驼蓬这家伙跟一滩泥一样,它的根牢牢地伸进土里。我能听到奶奶用力拔它时,根掘出土嗑嚓的声音,有几朵拔出来的时候还带着土,一个趔趄,奶奶差点向后摔倒。我赶忙过去扶住奶奶,对她说,你先歇着,我来,心想,让你欺负老人,老虎不发威你真还当我是病猫,偏就挑了一朵大的,先是上去揪住它的大头,想着稍微使点力就能搞定,谁知除了枝茎被我揪断了几根,它仍然无动于衷,再看它,好像还对我窃笑。我更来气了,今天非得给你点颜色看看,我就不信这个邪,我使出吃奶的劲,糟糕的是又断了,回头一看,它纹丝不动,还稳稳地扎在土里,仿佛坏笑着对我说,小样儿,让你嘚瑟。它呢,也只有微微扭动的痕迹,再一看我的手,上面还捋出一道红印,手搭在鼻子上,可难闻了。我开始对它的看法有点转变了,为自己的年少轻狂感到羞愧,真是应了那句话,看不起的匠人修楼房哩。我努力了好几次,都拿它没辙,真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奶奶看到我的窘迫样,也心疼孙子,看了看我的手,叫我歇着,她继续按照她的方法,一朵一朵的拔。我只好待一边,心里还是不服气。奶奶和我一起把打下的杏子装进箩筐里,用骆驼蓬一层一层的盖上,捂了个严实,像呵护一个个小生命,“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仗费工夫”,我对它们的看法有了些许改变,对它的作用,我还是将信将疑,就坏笑着说啥时候能好,奶奶说两三天后就能吃了,我心想这么臭的骆驼蓬,盖在上面,下面的杏子准串味儿了,整个屋子都臭了,能吃才怪呢,太阳除非……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到时候鱼亮和海鱼吃的时候,你可别抢着吃,我继续坏笑,我说我才不吃呢,又想到拔它时候的难堪,还有那个难闻劲儿,我对它的好感瞬间全无!

随后的两三天里,我就整天盼着等着看好戏。奶奶也很守约,三天后喊来弟弟妹妹,她慢慢地一层一层揭开杏子上面覆盖的骆驼蓬,下面似乎覆盖的不是杏子,而是一个宝藏。我爬在旁边,迫不及待想看个究竟,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什么好戏。哼哼,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奶奶一层一层地揭开,哇,不会吧!下面的骆驼蓬竟还泛着绿色,真不可思议,真神奇,那些本还苕红的杏子奇迹般的黄了,我揉了揉眼,对,眼没有花,它们好像是从树上自然成熟了一样,真难以置信,我的眼中、心中,一直这么排斥的,近乎丑陋的骆驼蓬,竟然也能孕育出希望,可事实摆在眼前,我不得不相信。它们以顽强的生命力不断颠覆着我的三观。

在一朵朵骆驼蓬的呵护下,起初一个个绿色的杏子像被施了魔法,变得俊净、鲜亮,黄橙橙、金灿灿,一股诱人的杏香扑鼻而来。奇怪,骆驼蓬刺鼻的味道竟然也消失了,阳光透过窗户,再看那一朵朵摊在筐子里的骆驼蓬,它们的形象是那么高大,闪耀着金子般的光芒。我忘记了之前对奶奶的承诺,忘记了对骆驼蓬的偏见,忘记了对奶奶那样做的质疑,顺手捡起杏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味道甜极了,全然不顾一旁的爷爷奶奶,弟弟妹妹一边吃、一边笑,“哥,你不是不吃吗”。奶奶接过话头,对呀,别吃了,就假装包起来,我知道奶奶是故意逗我,可我真有些惭愧了,为自己一直以来对它尖酸刻薄的行为感到内疚。“别别别,这次我连骆驼蓬一起吃了还不行吗”。奶奶笑了,说不收拾,不收拾,这么多咱们也吃不到哪里去,给你舅奶奶,姨奶奶送点去,就挑了点大的包好出门去了。那一刻,一种前所未有的负罪感涌上心头。我竟然用自己的无知伤了一颗多么无私而又朴实的心灵,虽然骆驼蓬不知道。自那次后,再次见到它们,对它们多了几分敬畏,像见到久违的朋友。在路中间碰到它们,我就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轻轻地拨开,拨开它,也在拨开我狭隘的心灵。骆驼蓬不起眼的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朴实无华的心,活着的时候,它带给我一个个惊喜,枯萎的时候,它又给人们许多实惠——捂杏子、烧柴、喂牛羊,种子还可以药用,冬天枯萎后,我原以为来年它会消失殆尽,谁料想,当我再次经过它们原来生长的地方时,依然如雨后春笋般铺开来,一朵、两朵、三朵……是啊,它们再也不是匍匐者,是默默站立着的卫士,守护着这片滋养它们的土地,直到更多的绿色装点大地。它们开出白色小花,结出果实,我看见蚂蚁们把蹦出的黑籽粒搬进家,我开始越来越喜欢它们了,阳光再次照过,是那么的耀眼,似乎我也找回了自我。这样年复一年,不管气候多么严酷,也扼杀不掉它们骨子里与生俱来的那股韧劲。自然界里的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敬,我再次为曾经的无知感到愧怍、自责!

这世间,许多看似美好的事物,迷惑着我们,金玉其表败絮其中,香水有毒玫瑰有刺,可骆驼蓬生长在高山陡屲,没有分明的棱角,没有光鲜的外表,没有傲人的三围,没有天使的面孔,没有魔鬼的身材,从不争强好胜,不攀比,只是低着头,长年累月匍匐在地上见证生命的绿色,不为谁而改变自己,不刻意去讨谁欢心,更不需要多少口碑,也不需要谁为它正名,只是以自己独特的姿态生长着,默默地活在人们不屑一顾的鄙弃里,亦或歇斯底里的挖苦里,可它们大肚能容,随你怎么评价,不改初衷。我突然羡慕起它们来,渐渐明白,真正美的东西即使名字流“臭”百世,骨子里永远遗 “香”万年!



作者简介:高谟渊,宁夏西吉人,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