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谈话活动有效组织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幼儿园谈话活动有效组织初探

潘利苗

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中心幼儿园 325106

摘要:

在语言活动中,谈话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幼儿园里,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的各类谈话,对于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合理分析谈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内容的选择、内容的引入方式、活动的多样组织形式,都能帮助教师更有效的组织谈话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谈话活动、有效组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曾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谈话活动作为语言领域重要的教育活动之一,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对3-6岁幼儿的口语表达交流能力、倾听能力以及掌握重要信息的能力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谈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的谈话活动中,有些谈话活动开展效果并不好。幼儿的语言能力方面得不到发展,更有甚者,谈话活动成为了幼儿觉得最无聊、最不喜欢的活动。教师对于谈话活动核心理念的不理解、不重视、缺乏把握的能力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让幼儿对谈话活动产生抗拒,也严重的制约了谈话活动的有效性。

(一)谈话内容脱离幼儿

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让现有知识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沟通,贴近幼儿的生活,而不单是纯粹从知识或学科本身的结构或重难点出发。当谈话内容超脱了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幼儿无法对谈话内容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便会开始脱离,从而失去对参与谈话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活动开展的意义。

(二)谈话活动主体不明

谈话活动是由教师与幼儿双方共同组成开展的。在谈话活动中,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到的应当是引出话题、掌控话题走向的作用。而当幼儿意识到自己无法接入谈话内容,那么他们便会很快有厌烦心理,对谈话活动失去参与的兴趣。

(三)谈话过程缺少创设

陈鹤琴先生说的:“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环境就是一种教育,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更好的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良好发展。在园教师在开展谈话活动的过程中,通常都会因为自身的不重视或是感觉活动的麻烦,常常会忘记了为谈话活动创设相应的环境,使幼儿在只能凭空想象、无话可说。

  1. 谈话内容的选择

在对于谈话活动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经验、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点来进行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让幼儿对谈话内容能有话可谈、有话想谈。

(一)贴近生活,有趣味性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多多留意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等,了解幼儿的关注点引导幼儿加入到谈话活动中。不过在谈话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不能单单以幼儿的兴趣度为标准,也应当联系幼儿的实际经验来进行选择,才能真正的使幼儿能参与到谈话活动中。

(二)富有教育意义

谈话活动的开展,其重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日常生活经验的获取。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在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到话题的教育意义,对幼儿的成长与各领域能力是否相协调,能够帮助幼儿在多个领域中获得相关的经验。

  1. 谈话活动引入方式

(一)设置疑问

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总是存有探索的欲望,得不到解答的时候便会更想要知道答案。在谈话活动开始,教师便可以采取设置疑问的方法,来进行活动的引入方式。例如,请你来猜猜我喜欢的小动物,它有白色的毛。这是一个有一定局限性同时又具有多种可能的问题。动物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够遇见的,并有一定理解的,幼儿们可以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想出哪些是动物,而自己知道的动物中,有哪些动物是拥有白色的毛的。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得出答案,进行回答,可以很好的帮助幼儿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是有利于教师引出新的知识点。

(二)讲述故事

在语言领域活动中,故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教育活动载体。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故事情节的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性的对幼儿采取提问,让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来用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性,既能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增强幼儿的想象力。

(三)创设情境

幼儿因自身年龄特点的限制,对于一些自己未亲身经历过的事、物都比较难以想象其特点。因此在与幼儿谈论新事物之前,应当为幼儿创建相关的情境,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例如小班活动《叶子的秘密》,在活动开始之前便可以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中采用叶子来进行装饰,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采用看、摸、闻、比等不同的方式来对叶子进行感受和观察,从而使幼儿在这些环节中获得直接经验。

(四)图片引入

图片是日常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具。在一些实物无法直接出示的活动中,引导幼儿直接观察图片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引入方法。现在图片制作精美,色彩鲜艳,幼儿很容易就能被吸引。当幼儿注意力集中时,教师再通过语言引导幼儿去观察图片,可以让充分的发挥观察能力,联系自身的已有知识经验,发现图片中的重点部分,表达自身的发现,从而顺利的进行谈话活动。

  1. 谈话进行方式

教师就应当要为幼儿提供围绕话题自由交谈的机会,应当尽量的为幼儿创造自由、宽松的谈话条件,充分给予幼儿自主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幼儿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身的观点。

(一)自由交谈

自由交谈,这是最能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可以给予幼儿自由的谈话空间,有利于每位幼儿参与话题的积极性。而在幼儿进行自由交谈时,教师可以采取轮回巡视的方式进行参与,对幼儿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或是对幼儿的一些看法表达自己的肯定与赞赏,鼓励每一位幼儿参与到谈话活动中,引导幼儿从多角度进行讨论。

(二)情境活动

在谈话活动中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情境游戏部分,利用情境的趣味性和角色扮演的乐趣,更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兴趣度,调动他们参与谈话的可能性。例如,开设“我是小老师”的活动,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上台来当一当小老师,小老师可以给大家展示他学到的新本领,他想要问的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等等。

(三)集体交谈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活动重点。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幼儿们可以根据的想法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观点。但是不同的幼儿通常有不同的想法,在教师请不同的幼儿回答问题时,其他幼儿听到回答,这便是一种集体交流的方式。在这种集体交流中,教师要多给幼儿以鼓励和引导,体验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快乐,让幼儿树立与人交流的自信心。

在谈话活动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中,教师担当的是选择者的身份。而当谈话活动开始后,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当活动结束时,教师的身份则变成了总结者和评价者。无论教师在谈话活动中有多少重身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幼儿能对话题有话敢说、对话题有话能说、对话题有话想说。



参考文献:

  1. 孔露,卢清.幼儿园谈话活动问题分析及其有效开展策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12):119-122.

  2. 朱晓琼.论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组织开展[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7):121.

  3. 邵愉妹.让“谈”更快乐 “话”更精彩——议幼儿园集体谈话活动的指导策略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215.

  4. 陆慕改.浅议幼儿谈话活动的组织[J].教育导刊,1999(S6):15-16.

  5. 蒋 盈,吴荔红.如何提高谈话活动教学的有效性[J].福建教育,201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