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渗透公民意识教育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4
/ 2

初中地理教学渗透公民意识教育的探究

马飞林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第二中学 751300

摘要:

公民意识包括规则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监督意识,是现代社会中公民对自身权利义务的一种自我认知。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认知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从而产生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并促进公民权利的维护与国家权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师要树立渗透公民意识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补充,并通过时事新闻作为渗透的契机,把地理教学与公民意识渗透有机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公民意识;初中地理;渗透;课堂教学;初中生

引言:

公民意识就是公民在现代社会中对自我地位的一种认知,表现为对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的自我认知。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科教学不仅要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渗透德育,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在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渗透公民意识教育,使学生明确自身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从而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维护自身权益,承担社会责任。

  1.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必要性

初中阶段正是各种价值观念和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经济、文化的融合碰撞中,多元化的思想浪潮冲击着当代人的思想。再加上新媒体等传播媒介的助推,使得青少年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很有可能存在着不当言论和消极思想,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误导。因此国家一再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德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美好的道德品质,引领积极的价值观念。公民意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既包含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又包含对自身义务的承担。通过公民意识的渗透使学生明确社会规则,自觉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和道德规范,积极参与社会建设,行使和维护自身的社会权利,承担自身的社会义务,形成社会责任感,监督和促进社会的发展1】。因此公民意识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各学科的渗透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教育变革的需求,是必要且迫切的。

1.2可行性

在地理学科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可行性。地理学科的内容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这些地理内容中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很多内容,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密切相关。在开展这些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渗透公民意识的教育。

地理学科中与资源、人口、环境、国情、国策、国力等相关的知识内容,都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契机。使学生通过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形成科学的资源意识、人口意识、环境意识、乡土意识、爱国意识、地域性意识、全球性意识、灾害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等公民意识。学生可以从地理学科中,了解自己的家乡和地域的地理情况,了解祖国与世界的地理情况,从而系统的了知作为不同地域范围内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形成公民意识。因此作为公民意识的渗透途径,地理学科有着独特的优势,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公民意识渗透的契机,在地理学科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是可行的。

  1.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的策略

2.1以教材为基础渗透公民意识

地理学科的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托的,教师在进行公民意识的渗透时,也需要以教材为依托,对教材中的渗透契机进行充分的挖掘。教师要深入的研究教材,对教材中的隐性和显性渗透元素进行挖掘。对于显性的渗透元素要充分利用,发挥其教育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对于隐性的渗透元素要做一定的补充,按照教学需求搜集一些相关的补充材料,使教学更加完整2】

比如地理学科中的人地协调观,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可以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生态环境关系着每个公民的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各种环境保护法规要知晓和遵守,要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积极参与各种环境保护行动,监督破坏环境的行为。

比如在学习我国地理的知识内容时,就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地理国情。领土、领空、领海是每个公民都需要捍卫的,维护祖国的主权完整是公民应该的责任与义务。资源分布情况如何,哪些是国家的发展优势,哪些资源存在着不足,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如要开发新能源,节约水资源,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等。

2.2以时事新闻为契机渗透公民意识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科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意图通过知识与生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地理学科本就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有意识的渗透公民意识时,则可以通过时事新闻把地理教学和公民意识渗透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3】

时事新闻中的大众生活、社会建设乃至国际民生,都可以作为渗透教育的契机。而且这些时事新闻通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具有时代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教师在对这些时事新闻进行解读时,也帮助学生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了多元化的教育价值。

结束语:

公民意识的内涵是较为丰富的,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所有权利与义务都是公民意识的内容。地理学科渗透公民意识有着教学内容方面的优势,资源、环境、人口、地域等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都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密切相关,都是渗透的契机。教师要树立渗透意识,然后有意识的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开展公民意识的渗透。

参考文献:

  1. 李海霞. 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J]. 明日. 2021(2017-14):25-27.

  2. 钟小玲. 初中地理教学渗透公民意识教育的探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2):3.

  3. 刘康荣. 初中地理教学渗透公民意识教育的探究[J]. 读天下. 2021(2020-5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