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家长对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教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1
/ 2

转变家长对幼儿园幼小衔接的教育策略

韩海慧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洛塘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甘肃洛塘 746052

摘要:幼小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步,在基础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需要将幼小衔接教育这个根基打牢,才能提升教育质量。因此幼儿接受幼小衔接教育是必要的,这样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教学情况,尽早熟悉小学教育的内容。幼小教育的实行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如幼儿园、学生、父母等。现代教育中认可幼小衔接是人才教育重要的一步,因此需尽早将幼小衔接的观点运用到幼儿园的教学中。因而教师及家长因多了解幼儿到小学发展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多元化的活动及教育让学生接受幼小衔接。现实生活中因现在的幼儿教育注重形式,无法在幼小衔接中起到真正的作用,所以家长在幼小衔接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幼儿园幼小衔接 家长教育 转变策略

一、当前幼小衔接教育家长存在的误区

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家长没有正确意识到自己占据的地位,在儿童的教育中存在很多瑕疵及问题,这样会让幼小衔接教育的质量无法提高,更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幼小衔接教育。目前大部分家长没有认识到儿童身心成长的重要性,反而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尊重及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都是遵照自己望子成龙的意愿为学生报各式各样的特长班,如:舞蹈、播音主持、口算等,想让学生尽早成为全方面发展的孩子。家长很少深入培养学生的兴趣,由于家长在幼小教育中的误区,导致幼小衔接教育很难正确开展。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多注重儿童的身体健康,基本未注意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如现在的家长为了让儿童赢在起跑线上很早就让孩子接触学习,以儿童3岁前认识好多生字及会20以内的算术为荣,家长间相互攀比不顾及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导致儿童过早出现厌学情绪。家长要知道幼儿在成长之初缺乏人际交往、沟通及适应能力,在幼儿园升小学过程中儿童会面临新的环境、紧凑的学习、新的老师、陌生的同学,在心理上会存在畏惧及难以适应,所以幼小衔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家长需正确的认识及对待幼小教育。

二、家长如何实施幼小教育策略

(一)家校合作,发挥出家长的引导作用

家长需与幼儿园教师经常交流与沟通,后者帮助儿童家长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学习科学育儿理念,有效开展幼小衔接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让幼儿园老师与学生家长保持同步教育,使学生在学校与家中都能受到良好教育。如刚入小学时学生基本不听老师讲课,儿童自己把玩铅笔盒、橡皮、铅笔,或者一边发呆或者睡觉,老师讲的知识也不能听进去,更不用谈如何理解,由此在幼小衔接家长教育中不能认为这样就是儿童不听话,进行责备及打骂,让学生失去倾听的能力及欲望,让学生变得不爱倾听及不会倾听。这个时候家长要分析儿童这时的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缺乏倾听别人的能力。家长在这个时候就要培养儿童倾听的能力,在睡前让儿童读5分钟故事,然后家长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爱听故事,可以让故事提升儿童的注意力,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愿意倾听。也可以让家长讲故事给同学听,让儿童专注的听,途中不能插话,不能走神。这样培训1个月儿童认真听讲的习惯逐渐形成,课堂随便插话的事也会减少。

(二)引导家长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程中,成长的过程是缓慢的,不能突然之间长大,也不能突然懂得许多道理,幼儿园教师要充分认识缓慢成长的重要性,幼小衔接教育也是对幼儿成长奠定重要的基础。幼儿园教师要多与家长充分交流及沟通,让儿童家长深刻理解缓慢成长的重要意义。在现实教学中,要以幼儿园教育为主要,而在家庭游戏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及探索。如让家长与儿童多做亲子活动,第一在家庭中可以让家长与儿童演绎童话故事,让儿童和家长进行道具的制作,再到通过表情、语言扮演角色,充分利用这些环节让儿童明白合作行为,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还可以多做亲子体育活动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同时要教导家长对儿童多谢耐心及帮扶,日常生活中关注多关注儿童的各种情绪波动,以幺儿为主体。家长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多与其他家长沟通,并要求其他幼儿在家玩耍,让儿童多与儿童接触提高儿童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幼儿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调整家长落伍教育观念与评价标准

现代教育强调幼儿教育并非单纯的知识灌输,所以在幼小衔接教育过程中,家长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教养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如果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用传统的思想教育孩子,引导儿童成长,儿童很难理解家长的用意,还会出现叛逆的心理,让儿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难以走上正途。所以幼儿家长要多学习及多与幼儿园教师沟通,充分了解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正确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索及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自理能力。

四、结语

幼儿园及小学这两者之间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内容,因此将两者有效的衔接非常困难,这是一场需要长久坚持及必须攻克的难题。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家长、幼儿园的有效配合,并且两者拥有相同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适应幼小衔接。让儿童的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并尽量帮助儿童学会自主探索,这样才有利于幼接小的顺利进行,为儿童过渡到小学生做好有效铺垫。

参考文献:

[1] 孙华. 浅谈家长参与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24-125. DOI:10.3969/j.issn.1008-3898.2021.05.050.

[2] 高锡丽. 幼小衔接:转变农村家长观念,形成教育合力[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0):347. DOI:10.3969/j.issn.2095-6711.2018.10.211.

[3] 檀晶晶. 家长,您做好准备了吗? ——浅谈幼小衔接中家长观念和行为的转变[J].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7(7):115-117. DOI:10.3969/j.issn.1009-8453.2017.07.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