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参与”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践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7
/ 2

“社会参与”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践经验

尤旖旎

永嘉县瓯北第六小学 325102

摘要:“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来于西方,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当今时代,随着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每个国家都在反思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也必须解决这一教育关键问题。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美术 课堂教学 社会参与 社会责任

一、“社会参与”的提出

核心素养面向的是学生,本质上反映的是时代、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核心素养要反映个体发展的需要,为个体过上成功的生活做准备。但是,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看,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具备这些素养,学生才能成功地适应社会,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社会参与”的要义

核心素养为中国人才培养计划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作为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将针对小学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明确美术学科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以此推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

而其中的社会参与方面,更是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培养学生的具体实践方法。教育重点更加突出,焦点更加明确:旨在为国家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可以促使人才更好地适应未来世界竞争的需要,可以大幅提高我国的人才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三、美术课堂中体现“社会参与”的方法和实践

在具体的一堂课中,要让学生通过欣赏作品来开阔眼界,接受艺术美的教育, 深化课堂内容,展现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并能与时代和社会接轨,用艺术作品中和现实生活中美的形象感染学生,陶冶其高尚的情操,指导学生提高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逐步引导他们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使学生逐步受到艺术精华的熏陶。从而使学生能终生发展并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实现自我价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一)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

课堂上渗透教育学生自尊自律,待人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的优良品质。教师要教育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到别人家去时先敲门,不乱动他人的物品;在家接待客人时,学会让座、上茶、送客,且不影响大人之间的交谈;到公共场所要爱护环境卫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等等。

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意识;热爱生命,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认真学习,对各种问题有探索的兴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维护尊严,爱惜名誉,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形象,对自己的人品、人格负责。

而在具体的美术课堂上,如何结合课堂内容,体现这些优良品质呢?

【案例1浙美版,四年级下 《茶香四溢》 在本课中,除了介绍学生中国茶的相关基础知识,还适当增加课外拓展知识,即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中国茶道文化。而茶礼更是茶道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比如,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边谈边饮时,要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

②沏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它来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尊老敬上’和‘以和为贵’的文化思想,是人类在漫长的饮茶历史中积淀下来的表达情感的惯用形式。

教师通过讲解茶礼的内涵,示范茶礼的动作,让学生明白中国人在茶文化中蕴含的深沉思想。让学生从中感悟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在茶礼中的体现。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中反思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更加美好的人。


(二)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类的感情,从来就不会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健康的人文情感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它对于学生的成长更是起到重大的作用。而其中的孝亲敬长,常怀感恩之心,是尊老爱幼,为父母分忧,努力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也应加以渗透。

【案例2浙美版,四年级的《生肖贺卡》 在本课教学实践中,

①课前调查长辈的出生年月和生肖,制作家庭生肖图表。

②谈话导入。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设计制作生肖贺卡。并增加相关贺卡的人文性和社会参与性: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生日互相赠送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礼品,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欢乐,增进友谊,营造节日气氛。如果我们能够自己动手制作贺卡,那么会使收到贺卡的人更感亲切,更觉得有意义。

③设计前应考虑赠送的对象,因人而异选择贺卡的设计风格。如老年人喜欢古朴的格调等。并讨论父母长辈的喜好,应该根据不同对象的爱好来进行设计,贺卡就会受到更多的珍视和喜爱。

④书写赠言。如新年好、生日快乐等祝福语。

⑤制作一组家庭成员生肖作品。

本课的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贺卡知识制作贺卡的全程中,始终保持着对贺卡接收者的同理心的心理,即在选择贺卡风格、选择主题、选择生肖等方面都考虑到家里成员的喜好和心情,从而感悟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的美好品质。


(三)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

人对社会和国家负责,是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热爱和平,保护环境,是树立远大理想,服务社会。所以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审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地按照美的要求塑造自我。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做好人好事、学习革命传统与英雄模范人物以及利用班队会进行体察社会生活美、对生活中的美丑善恶展开专题讨论等主题活动。

同时还可以开展自我服务、美化环境、帮助家里做事等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美是劳动创造的,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获得本质意义上的美感,自觉以美的标准要求自已和做人做事。审美是人类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完善自己、塑造自我整形象的重要手段。而这些活动,更是课堂教学的很好延伸。

四、小结

马卡连柯这样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有了责任心,做事情才会认真专注,才会全力以赴。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不仅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在国际形势日渐复杂化的今天,也影响着祖国的未来。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促进其健康成长。

总之美术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中,更需要不断地探索,将活动开展得更加广泛和深入,并能接轨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感和社会责任感。以欣赏美来开阔眼界,以创造美来接轨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从而让学生成为更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王玉强 《深度教学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6

2、 周鹏程《培养核心素养——教师工作新理念》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