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7
/ 2

秦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教学设计

王小芳

河北省邯山区第一中学 05600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统一蕴涵丰富的家国情怀因素,统一与灭亡都凸显民心的作用,又蕴涵丰富的唯物史观因素。

二 教学理念:

创建多样化、民主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努力渗透历史学科素养,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秦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概括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等重要史事;

2.通过图文资料,能够在历史地图上描述秦朝疆域的四至,认识秦朝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基础;

3.通过史料分析,认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重要措施及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4.探讨秦朝速亡的多方面原因,以史为鉴,从秦末农民起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 导入

我们走过了夏商,见证了西周,经历了春秋战国的刀光剑影,如果让大家选择一个朝代生活的话,你会选择哪个时期?请说明理由。(设计意图:学生对各个时期阶段特征的掌握)

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你最盼望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指出和平与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怎么想的呢?

势如洪流盼统一

(多媒体显示)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梁惠王:“天下恶乎定?” 孟子:“定于一。”

——《孟子·梁惠王章句》

得出认识: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合作探究一 还有哪些条件促进了秦朝统一全国?请同学们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归纳出秦朝统一全国的原因?

秦的大一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交往也比以往更为密切,正如《荀子》所说,当时已出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状况。各国的变法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这种同一性为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况且分裂割据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国各阶层都渴望统一。

——樊树志《国史概要》

得出认识:各地经济联系加强,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萃并诸侯。

——《史记·河渠书》

得出认识: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多媒体显示)

教师总结:从我们总结的原因来看,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符合人民意愿,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二 披荆斩浪建统一

(多媒体显示)动态图展现秦朝灭六国的顺序与时间,咸阳位置。

教师总结:万事俱备,东风亦至,秦王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韩赵魏楚燕齐,于公元前221年建立新的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三 响鼓重锤固统一

过度语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其他


设计意图:巩固大统一的措施初中课本中已学过,在这里采用表格填写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具体的措施下面会有详细的讲解。

1 皇帝制

从史料中概括皇帝制的特点。

皇帝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第七《秦纪二》

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设计意图:具体而真实的史料是学习必备的。史料分析、概括能力是历史学科素养中的一项)

2 三公九卿制

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政务。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军事,但太尉是虚衔,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证。

3 郡县制

如何管理疆域辽阔的帝国,群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纪》

教师提问: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分别提出什么主张?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学生回答:

4 统一的意义

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秦统一六国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感受秦始皇万世开基首创的伟大,理解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培养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

过度:秦始皇固然在中华民族统一的问题上居功至伟,但他也曾招来了无数“黑粉”搞得天怨人怒,民怨沸腾。

天怒人怨憾统一

1.秦朝暴政的表现:

阅读教材,概括秦朝暴政的表现:

2.焚书坑儒

为了钳制思想,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所掌管的《诗》《书》等诸子百家语,在 30 天内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先秦以来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 460 余名儒生方士坑杀。这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

影响:钳制思想,摧残文化,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严重损失。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用图片方式直观呈现,增强感性认识。

过度:秦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酝酿着波涛汹涌的反秦斗争。就让我们走进秦朝末年反抗队伍中,去感受那波澜壮阔的画面。

、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这一伟大功绩是秦朝创造的。秦朝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仅仅是国家统一、疆域扩大而产生的安定与荣耀,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融合,给人民心理带来强烈的认同感与凝聚力。但是秦朝的暴政却与民心背道而驰,最终消失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浩大声势中。秦朝灭亡留下的深刻教训也影响着后世,后面学习汉朝历史时就会提到。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有两个小亮点:其一,创设情境中问题导入,非常生动形象的引出统一这引领全课的主题,强化历史教学中时空感。其二,整体教学设计算是一个小亮点。每一问题都通过丰富的史料图片以及老师抛出的问题和点拨展开,做到水到渠成,尽量加深学生对论从史出的认识。其三,问题之间的过渡,衔接自然。

当然也存在很多缺憾,首先史料的选取不够精当,其次,主题深度挖掘不够,使整个课堂缺乏张力。最后,在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中,还有些不尽如人意。这将是我以后教学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