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交际传播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2

论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交际传播策略

段瑶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梁山县供电公司 山东 济宁 272000

摘要:语言教育十分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汉语教育也是如此。在汉语国家教育的过程中,要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就要综合多个学科的内容和各个学科的视角,强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充分彰显学科的多样性。尤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复合型人才有很高的要求,要构建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交际传播策略,就要对跨文化交际的特点有所了解,综合分析多项内容,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际传播


在汉语国家教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先明确该专业的特点,即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特性,跨文化交际学是该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门理论学科,具有多学科的特性。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立时,制定了详细的课程标准,同时也明确了具体的需求,专业应该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人才具备教育、语言能力、文化传播等多项素养和能力。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就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明确跨文化交际传播策略,使学生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完善的知识体系。

  1. 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交际特性

汉语国际教育具有交叉学科性质,所谓交叉学科,就是在两种或以上的学科基础上,科学主体对对象进行整合、理论渗透、类比推理等,通过多种方法探测对象世界和变化情况,对跨越多学科的理论体系。虽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目前没有固定的专业知识体系,但其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特性,该专业难以归纳在单一学科之中[1]。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包括三部分,分别是教育学、语言学等理论基础;汉语习得理论等学科理论体系;课堂管理、教材研发都能实践内容。从理论基础的角度分析,汉语国际教育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之间存在交叉关系,虽然语言、教育、心理等学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该专业可以将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并且进行综合性的运用。

跨文化交际本身就具有多学科的特性,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中也对该特点进行了相关的阐释和描述。也就是说,跨文化教学的理论来源于多个学科,包括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发展愈加迅速,在1970年就已经被国际传播学设定为传播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在高等教育中,不仅能传播学专业开展跨文化交际学相关课程,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专业体系都会设置预制相关的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不仅将各个学科的内容作为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各个许可的设置和构建提供支持和依据,也就是其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双向支持的关系。跨文化交际应该从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入手,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促进专业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发展,使学科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总的来看,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交际都存在跨学科的特性,知识的来源比较广泛,知识体系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在相关教材中,也会将“跨文化交际学”作为理论基础,并且归纳在“文化学”的范畴之内[2]。也就是说,跨文化交际学是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体系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虽然并非本体研究,但也是重要的理论支撑,汉语教师不仅要培育学生此类能力和素养,自身也要具备良好的文化交际素养。

  1. 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交际传播策略

  1. 学科融合,明确概念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学科,规划在“文学”门类之中,设置了“教育学”为基础的硕士、博士学位。跨文交际也不是独立的专业,但作为独立的学科,具有专门的学科体系。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侧重于基础知识、语言知识的学科设置,将现代和古代汉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还包括外语课程,造成学生对该专业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没用明确专业定位。对此,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明确学科专业的概念和特点,将文化知识放在首位,从文化认识、理解、认同三个角度出发,促进汉语言的对外交流与传播[3]。虽然跨文化交际传播重视能力的培养,但也要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要深入了解多元文化,才能确保教学的全面性。跨文化交际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专业之间有相似之处,都有广泛的学科来源。跨文化交际将传播学作为基础,结合人类学的相关内容,包括文化定义、文化与语言关系等等,跨越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领域,明确交际中的各项问题,为专业的构建和概念的分析提供更多依据。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文化”是基础的课程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对《中国文化要略》有一定的了解,对“文化”有多重解读方式,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充分了解“文化”的内涵。通过多元化、多角度地学习,深化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掌握各类文化内涵,进而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跨文化交际传播策略。

  1. 多元视角,深化理解

学生应该从多个学科、视角进行分析,对汉语国际教育要有更全面深入的认知。例如,在《对外语教育学引论》教学的过程中,教材中设置了“语言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内容,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说明。虽然关键内容存在相似点,但引用了多个学者的观点,采用了多个案例和不同的理论,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和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传播相关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语言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交叉,帮助学生构建复合型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可以将各个学科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在评价上,教师也要树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包括评价学生国际汉语教学有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与国际汉语教学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文字材料理解能力、书面语表达能力等等。学生不仅要掌握中国文化概论,还要学习西方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学等内容。包括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过程、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核心价值观等等。通过跨文化交际传播理论知识、方法概念的学习,深化学生对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专业水平有所提升。

  1. 拓展领域,提升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叉学科,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各个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重视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特长、发挥个性的机会。例如,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传播学的过程中,既要了解传播学的理论知识,也要学习跨文化交际的方法,深入分析“交际”和“传播”的概念,引导学生结合多个学科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深化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使学生可以将汉语国际教育与跨文化交际传播结合在一起,打破学术之间的藩篱,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成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应该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现状,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学科地位、课程体系、学科理论体系等进行分析,构建更加专业的教师队伍;掌握新世纪语言教育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世界汉语教学的特点,与其他语言、学科的内容、特征结合与对比,使学生的知识领域、能力水平得到有效地拓展和强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深入分析该专业的特点,将该专业与跨文化交际传播的内容、学科结合在一起,明确汉语国际教育的概念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国际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沛.论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J].传播力研究,2019(3):170-170.

[2]曲家辰.论汉语国际教育推广及发展中的问题[J].《文教资料》 ,2021(32):34-35.

[3]李林.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跨文化研究--评《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流理论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20(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