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社交焦虑辅导个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小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社交焦虑辅导个案

叶维维

浙江省青田县城东实验小学

一、基本情况

朵是我们五(5)的一名女生。初见她时,给我的印象是清爽而又秀气,唯一让人震惊的是,她的眼神竟是那样的黯淡无光,从中我几乎找不到生命的热情,原本这样的年龄,该是多么的阳光灿烂,但从她身上我读到只是焦虑、冷漠、无奈

随着进一步了解,我知道朵在班级里几乎没有朋友,她总是独来独往,偶尔,抬头看看窗外。但是,她很在乎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成绩以及同学和老师的看法。成绩不好,但希望进步,可父母没文化,不能给予她帮助,她曾多次要求父母能帮助她找个家教,但是父母总是说她根本读不起来,不予理睬。再加上家庭条件不是很好,觉得很没面子,所以她从不带同学回家,也不让家长来学校。再加上父母老是吵架,她很讨厌父母。

二、诊断分析

(一)心理行为问题表现

见到她,我总是一阵心痛,原本享受快乐的孩子,现在只能独自流泪,我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审视她的行为,发现其在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主要是:

1.对别人的目光异常敏感。尤其是成绩比她好的,家庭条件比她好的女生,经常是别人看到第一眼,她便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了,然后就开始怀疑他们在议论她继而紧张、害怕。

2.感觉与别人合不来,有一种孤独感。无缘无故对某些地方很害怕,比如教室、家里。

3.她常常无端地在安静的环境发出惊人地大叫,一般都是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有时是故意的,有时是受了一点刺激。这样几次,班级很多同学对她都很"感冒"。

4.她总是觉得班级的男孩太调皮,女孩子爱吹嘘,整天只知道打扮,所以,平时总板着脸,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大家觉得她很难相处。

(二)心理分析

开始,我找她谈话,她的叙述和我的了解构成了基本认识,同时我向她以前的几位老师和她的同学进行了解。在不断的了解中,我的思路逐渐清晰了,她的问题也逐渐明朗起来:

1.她成绩不理想,想寻求帮助,但是父母用冷漠和放弃表示自己的态度。而这对她的打击是不仅是成绩上,更是心灵上的,致使她对家庭和自己都异常失望,由此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感。

2.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朵由于家庭的贫困和成绩的落后,"爱面子"的她,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受不了他人的议论,总觉得别人在说她,特别敏感。再加上父母的矛盾的不断激化,她特别担心父母要离婚,要强的她特别怕同学知道会取笑她,所以,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害怕和别人接触。在这强大的压力下,表现出一些反常的行为:猜疑、无缘无故发脾气、大叫等。而同学们又不了解情况,产生了误解和敌视,从而让她感觉不到学校温暖。在这种自尊和自卑矛盾的交织中,她变得越来越焦虑,紧张、害怕于是,她在家和学校的时候都感觉到自己是个边缘人。

3.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使她得不到成功的体验,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开始冷漠地对待身边的人,从而也开始封闭自己。

三、辅导流程

根据她的具体情况,我准备对其实施多渠道、综合性的心理辅导。

(一)第一阶段: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建立关系,情绪宣泄。

"来访者中心疗法",是由罗杰斯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人都有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所以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以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

在这个阶段,我对她实行无条件的关注,认真地倾听,尽量让她感受到我真诚的帮助,使她对我产生信任感,再一步步引导她,让她讲出对父母的情感困惑,对同学的认知困惑。而我并不做任何的评价。在讲述的过程中,她一边讲,一边哭,有时还出现短暂的停顿。在我的引导下她讲出了从小到大许多的困惑。

(二)第二阶段:运用"认知疗法",分析原因,改变认知。

"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第二次谈话,她脸上挂着一丝笑意,我知道第一次的情绪宣泄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咨询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应该积极的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根据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理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而并非事情的本身,从而帮助她做认知上的改变。我先给她讲了理性情绪的基本理论,在她听懂以后,再教给她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并给她留下认知作业。

(三)第三阶段:运用角色扮演,换位体验,改变行为。

第三次谈话,她说我讲的道理她已经想明白了,但是还是害怕别人的目光,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因此,我确定下一个步骤是运用行为疗法中的角色扮演法。第一回,我要求朵扮演她自己,而我扮演一位她的同学。我要求她尽量做到态度和蔼、语气中肯,可她总是特别的紧张,语气生硬,甚至讲话都结巴了。面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教给她有效的放松的方法。等她稍微镇定以后,我们互换角色,让她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就这样我们反复扮演不同的角色,帮助她循序渐进的练习各种情景。就这样,在内部的环境中,他已经学会了如何交往,而且有一定的心得。我鼓励她在现实中尝试和同学交往。

(四)第四阶段:制定社交计划,逐渐迁移,学会交往。

经过一段时间的角色扮演,在虚拟的内部世界,已经能自如和别人进行交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交往中,依然如履薄冰,顾虑重重,突破不了自己这一关。因此必须得为她制定一份社交计划。

首先,要告诉来访者,制定计划一定切实可行,不要定的太高,否则实现不了,就会丧失信心。其次,计划制定后,一定严格执行。再次,每天睡前要做到反思,今天的任务有没有完成,如果没有完成我应该怎么办?最后,和他共同制定计划,叮嘱她三周后再来。

三周后,我发现整个人开朗多了,眼神不在黯淡无光了,在学校,基本能够实现和人的正常的交往,她和父母的关系也开始有了转机。

(五)第五阶段:改变周边环境,理解关爱,和谐融洽。

由于朵的个性问题,老师和同学总是对她有一定的偏见,甚至是嘲笑,歧视。所以,我最担心的就是,在她努力改变自己时,有可能会遇到同学无意制造的"意外",导致产生不良的后果。

四、辅导效果

一段时间后,朵在同学中开始有了一些朋友,下课了,也不再躲在角落里画画,也会和同学们一起玩玩游戏。老师和同学反映,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敏感,那么自傲,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也比以前好相处了。本学期,开学第一天,她开心的告诉我,说过年时,他们一家人一起包三粉饺,特别开心,爸妈当着她的面保证:以后有矛盾一家人要坐下来一起解决,不再动不动就吵架。

五、辅导小结

我在本案例中师生双方先建立融洽的咨询关系,彼此信任的前提下,通过"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疗法"、"角色扮演法"、"制定社交计划"、"建立融洽的环境"的辅导方法,步步推进,逐渐突破自我,确保了辅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