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思政课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如何在中职思政课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王健

日照市科技学校 276826

摘要:当前,我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并且把工匠精神作为职工素养的重要一环,这和中职教育阶段思政课的教育理念高度重合。所以,在中职阶段的思政课堂中融入工匠精神,是符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对今后的工作有比较强的教育意义,本篇文章立足工匠课程在思政课中的具体结合情况,提出了在思政课堂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方式方法,为思政课堂能够更好地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思政课教育;工匠精神

目前我国社会中,对工匠精神的崇尚和追求依然是比较普遍的,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我国中职院校的教育课堂中,显得十分有必要,这样可以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敬业奉献的精神,可以在毕业之后更好地融入到单位的工作中,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这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现阶段我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对技术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技术人才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然而在当前中职院校中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往往在市场上是比较抢手的,因此在思政课堂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技术方面的突出人才,以更高的标准严于律己,敬业奉献。这样在中职院校中,不仅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应用的技术水平,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对今后建立职业道德素养,也是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的。

二、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准确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

当前中职院校主要的教学内容是针对高中知识的学习,并且同时开展专业技术方面的教学。而在中职教育阶段,学生刚刚从初中毕业进入中职院校,对学习之外的实践知识了解的还不够深入,但是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所以在中职院校的思政课堂中去融入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形成有较强的引导性。让中职院校的学生对工匠精神有全面的了解,可以培养出道德品质优秀,职业素养过硬的技术人才,这和时代发展的潮流是相吻合的,将思政课堂的内容同工匠精神,二者联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今后适应岗位的过程中,以更高的职业素养来严格要求自己。由于当前的职业种类比较丰富,不同的职业内容对工匠精神的体现也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的,所以需要结合职业来进行具体的教学。在思政课堂中开展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对职业道德规范的初步认知并且在思想上形成高度的重视,这对于今后的技术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营造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较强的探索欲望,是需要培养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来促进形成的当前中职院校,在思政课堂中弘扬工匠精神,可以首先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这样可以在无形中转化成为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思政课堂的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避免一味的单方面教学,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是不可观的,要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和性格特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让学生对思政课堂的内容有认同感,加强工匠精神的感染力。比如说,教师在课堂开始的环节,可以使用多媒体影音来播放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特别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奉献的行业标兵们。通过观看纪录片的方式,为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敬业奉献的榜样。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工匠精神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教师队伍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高师德。试想如果有位教师对自己都不能严格要求,在工作中存在诸多懒散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去弘扬工匠精神。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带领学生们去学习工匠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时刻以工匠精神的要求来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以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对待自身的教学工作,教师的言传身教往往比课堂上讲书本上知识的教育效果要好很多。教师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结合热点话题,根据学生的喜好,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到思政课堂中。例如可以根据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行业或领域中的突出人才来举例,或是用当前比较热门的电视剧中的人物,来给学生们讲解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这样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通过弘扬典型人物,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四)将工匠精神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中职院校的教学内容除了理论课程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实践的课程。一般而言,理论课程相对比较枯燥无聊而实践教学比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就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将思想政治课堂的内容进行实践化,比如可以采取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思政课堂内容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同时还可以将学生带入岗位中去了解职业素养的形成,让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政教育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严谨踏实的职业观,无论是在思政课堂中还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都能通过工匠精神来影响学生对待工作与生活的态度。

综上所述,弘扬工匠精神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潮流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在中职院校的思政课堂中,积极有效的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让思政课堂的教学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技术过硬、人品过硬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贺伟.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73-75.

  [2]葉春林.浅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84.

  [3]赵颖.网络环境下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4):139-140.

  [4]孙静.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01):72-76.

  [5]徐文越.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效衔接中的问题导向[J].社科纵横,2016,31(03):14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