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心理品质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3
/ 2

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心理品质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宋改芹,孙淑敏,马芳,缪亚红,马淼

河北省荣军医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干预对其心理品质及社会功能的影响价值。方法:针对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共计在2019.4-2021.7期间选取病例50例,应用抽签法实施分组,每小组入组25例,考察组实施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干预,一般组采取常规用药,观察指标:幸福感评分、社会健康评分。结果:考察组幸福感评分、社会健康评分均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干预可促进患者提升积极心理品质,改善社会功能。

【关键词】规范化小组;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干预;积极心理品质

伴随生物医学技术逐步发展,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逐步进展,临床研究当中发现单纯性药物治疗无法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实现社会功能改善,远期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认知行为治疗为现阶段心理治疗当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在其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次将针对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院内精神分裂症治疗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选择2019.4-2021.7期间入院的50例患者。此次为抽签分配小组方式,考察组中当中10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年龄21-45岁,平均34.85±3.04岁,一般组中当中11例男患者、14例女患者,年龄21-46岁,平均34.79±3.12岁,对于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软件分析,实施两组对比,如结果为P>0.05,则属于成功分组。

1.2方法

两组均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考察组应在治疗的过程中结合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干预,并向家属及患者讲解治疗的意义、方法,尽可能引导患者及家属共同配合参与,利用小组构建方式为患者进行认知干预,由一名主管护士进行授课,前三周每周进行一次,三个月后每两周实施一次,每次时间90分钟,结束后应实施医患讨论,患者及家属应进行治疗病情记录,并在治疗前、治疗后对于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进行评价。

根据认知理论原则为患者实施内容制定,第一阶段应每周实施一次认知行为治疗,构建和谐的治疗关系,为患者讲解治疗原理,并对于行为、思维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解释,倾听患者内心主诉,部分患者由于担心病情复发、受到社会歧视、长期用药等对自身身体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为患者实施错误认知、自暴自弃、遇事往坏处想、自身将不良感觉当成实施等进行纠正,并结合客观事实正确引导患者能够正确面对自身疾病。第二阶段为4~6个月,每两周实施一次认知治疗,实施疗效巩固。第三阶段应每1个月进行1次认真治疗,针对患者实施行为训练及认知功能强化。

1.3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指标:幸福进取者问卷评分(HEIG)中的幸福感评分,分值越高为患者心理品质越高,社会功能评分(SRHMS)中的社会健康评分,总分120分,分值高为社会功能好。

1.4统计学方法

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干预效果分析采取SPSS22.0计算,并采取(625685d385e6a_html_9f269c115ad06045.gif )对于幸福感评分、社会健康评分指标进行表示,t进行数据检验,如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备对比统计学意义,P>0.05则为无意义比对。

2.结果

幸福感评分、社会健康评分,循证组分数下降更加明显(P<0.05),见表1所示:

1患者幸福感评分、社会健康评分对比详情625685d385e6a_html_37a1330844544cdd.gif±S;分)

组别

例数(n)

幸福感评分

社会健康评分

一般组

25

3.74±0.41

74.31±2.32

考察组

25

4.56±0.37

92.38±2.24

t


7.4239

28.0163

P


0.0000

0.0000


  1. 讨论

临床研究中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具备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大部分患者长期社会功能障碍及预后效果不佳,一般与患者的认知受损程度相关。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权限一般取决于患者日常功能,相比于精神症状更加重要。同时,可预示功能性结局情况[1]

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利用认真行为治疗技术帮助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影像学研究中证明,认知行为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实施脑部功能改善,从分子生物学检角度分析发现,认知行为治疗在脑功能改变为分子水平改变,其认知行为治疗并非包治百病,但具备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心理治疗主流。明确的观点、行为、情绪可促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对自身的积极评价,并提升自信心,走向社会的主动性提高,更有利于实现患者及家属的社会接触,有效提供人际交往机会,使情感交流缺乏以及社会退缩情况减少

[2]

综上,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干预能够使患者提升积极心理品质,提高自身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李素荣,王轶虎. 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02):107-110.

[2]李素芳,邓红冬. 心理行为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3):4831-4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