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文建明

兴安县第二小学 广西桂 林市 541300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深入改革,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而语文课程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语文学科的教育成为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学生的能力比较薄弱,因此课堂中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逐步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构建高效课程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来分析高效课堂构建的方法,以便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在新课标背景下,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需要教师优化配置教学资源,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打造出生动有趣、和谐开放的课堂。目前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优化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否高效直接关系到整堂课教学的效果,关乎着学生学习的热情,即:只有优化课堂导入,才能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知识的学习,进而积极思考问题,优化课堂效果[1]。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视频的观看中直接了解借箭过程,从内心深处更加敬佩诸葛亮。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又如:学习《晏子使楚》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导入课程,让学生在故事中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即:晏子是春秋末期非常有名的人,但其身高很矮,在出访楚国时曾因身高遭到楚王的捉弄,楚王让他从城门旁的狗洞进城,晏子知道后只用几句话就使楚王开城门迎接他入城,请问大家知晓晏子说了什么样的话吗?利用悬念的方式导入课程,有利于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设计疑问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想在新课标背景下构建高效的课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中巧妙设计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用思维行动锻炼思维能力。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行为具有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所以教师在教学环节可以通过问题的巧妙设置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学生学习的状态和结果进行检测,促使学生的思维与作答过程相对应[2]。以《两小儿辩日》为例,教师可以从课文内容出发,在课程导入环节设计疑问:两小儿是如何围绕太阳展开辩论的呢?由于学生尚未阅读课文,不知晓怎样作答,但通过问题能在脑海中初步奠定思维行为;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向学生讲授课文的含义,帮助学生解决字词等方面的阅读障碍,促使学生在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完成课文讲授后,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适时提出开放性的新问题:针对两个小儿的辩论,你更加认同谁的观点呢?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注重趣味教学

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另辟蹊径,采用趣味性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如情景教学法、故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语文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3]。以《操场上》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体育活动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些体育活动的名字,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育认知接力游戏”活动,当学生分好小组后引导学生记忆体育活动的顺序,按照顺序说出这些活动的名称,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或者是实施“你比我猜”的游戏,各组分别派出3位成员,其中1位进行动作的比划,另外2位猜测是什么体育活动,其他学生在比划时不能出声,否则就是犯规。这样的游戏教学能帮助学生获得乐趣、习得知识,构建充满趣味的语文课堂。

四、加强学法指导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还需要强化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只局限于引导学生理解语句和字词的含义,还需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自主解答问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落花生》为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在阅读中划分课文层次,对每个具体的情节进行认真分析,即:通过“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板书形式来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学习花生默默奉献、不求虚名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接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上述的线索来合作探究课文的中心思想,以此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创新教学评价

要想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该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积极创新教学评价,将教学评价的作用或价值加以充分发挥。具体而言,教师应该适当增加评价主体,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通过小组互评或学生自评等方式来弥补教师评价的缺陷,确保评价的多元化和客观性[4]。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激励性语言,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关心,从内心深处遵从指导;或者是对学生的评价予以虚心接受,认真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以此提高教学水平,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另外,教师应该适当丰富评价方式,即:对学生平常的学习过程加以评价,有机结合考试评价与过程评价,确保评价的合理性,让学生更加信服;同时及时指出学生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变化加以关注,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制定学习策略,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向,优化学习效果。

结束语:

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不只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实践的过程,需要教师立足于新课标要求,优化课堂导入,巧妙设计疑问,注重趣味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创新教学评价。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能力素质的发展,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玲玲.基于新课标下的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J].中外交流,2019,26(21):134-135.

[2]李曦.浅论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J].中外交流,2020,27(15):232.

[3]李瑞霞.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管见[J]. 新课程上旬,2019(8):186-187.

[4]杨文海.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研究[J].文存阅刊,2018(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