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钳工实训”课程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职业学校“钳工实训”课程改革研究

姚正杰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技师学院

摘要:职业院校是社会实践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中实训课程是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渠道,机械类各个专业的职业学生,钳工实训是最基本和必要的训练课程。在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背景下,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钳工实训”课程需要进行改革。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钳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对职业学校钳工实训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期许能够促进“钳工实训”的转型升级,以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对钳工技能的需求。

关键词:职业学校;钳工实训;课程改革

大部分机械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都要接触钳工实训课程,当学生在钳工实训课程中学习之后,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专业的实训可能能够培养学生实际的钳工操作时发,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长期的实训中动手操作,学生关于机械知识的思维才能够逐渐的培养出来。由于实训课程具有较大的劳动强度,且操作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就导致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对实训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呈现出积极性过低和耐心不足等表现,所以对职业院校的“钳工实训”课程改革研究迫在眉睫。

一、钳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对钳工实训教学不够重视。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钳工实训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笔记哦啊高,且具有较强的劳动强度,理论性比较低,所以在教师简单的讲解过后,很多学生认为没有实际操作的必要,就造成了学生对钳工实训教学不重视的问题。由于学生对钳工实训课程存在错误的认识,没有意识到钳工实训对自己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就导致很多学生对钳工实训教学不重视的问题。

二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欠佳。职业学校的“钳工”实训课程改革效率直接和教师的专业能力挂钩,然而当前大部分钳工专业的教师专业能力都欠佳,钳工实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那么也就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比较高,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对钳工知识都是零了解,缺乏经验的学生就难以制作出完美的成品。教师只关注理论知识的灌输,很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钳工制作,自身也缺乏钳工时间的经验,所以并不具备实训教学的能力。因此,一些职业院校是通过聘请一些专业的钳工实践人才来教学实训课程的,然而这些人在教学方面也缺乏经验,课堂教学较为随意。可见两种钳工实训课程都在影响着其教学质量,学生难以实现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实训学习。

二、钳工实训课程改革策略

(一)优化师资资源

学生在钳工实训课程中主要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影响,大部分的钳工教师都难以满足钳工实训的教学要求,对此需要优化师资资源。首先应该引入双师型的技术人才,不论是教学能力,还是钳工方面的技能水平,都是比较高的人才便是双师型人才。对此,职业院校在招聘钳工型人才时,需要严格的把控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保证招聘到的教师教学能力、教师道德、专业技能水平满足教学要求。另外职业院校也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加深教师对钳工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升教师的钳工技能水平,保证教师能够有效的对职业院校“钳工实训”课程进行有效的教学。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来举办讲座,让教师能够接收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让教学优异的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其他优秀学习的钳工实训课程教学的先进实践经验。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钳工实训的课程发挥作用还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只有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之后,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沉浸在学习状态中,这样才能够发挥钳工实训课程的效用。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教学,当教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有较大难度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教学,多媒体设备可以将复杂的理论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不仅可以减少钳工实训的难度,同时还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钳工实训课程学习的兴趣。当教师在教学较为枯燥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营造一个比较轻松和有趣的氛围,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可以沉浸在钳工实训课程的学习中。多种教学方法教学的模式的灵活使用,可以弥补钳工实训课程内容的缺点,且可以进一步的发挥钳工实训课程的优势,所以教师必须学习多种教学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背景下,职业院校的钳工实训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由于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效果直接与学生和教师挂钩,那么在改革的过程中务必从这两方面着手。首先职业院校应该优化师资资源,在招聘教师时,应该着眼于教师的整体素质,保证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都能够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其次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钳工实训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钳工实训课程的效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龚雯. “对接”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7.

[2]解晨宁. 职业院校钳工技术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 科技风,2020(28):178-179.

[3]邱宗轩.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与高职现代钳工人才培养[J]. 湖北农机化,2018(1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