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选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选用策略

王毓涛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及阅读方法的指导,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近年来,群文阅读成为阅读模式中的一种新型模式,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依据类别、主题、学生兴趣爱好等进行群文阅读文本的选用,从而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文本。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开展群文阅读,做好群文阅读文本选用是首要条件,本文以此为研究论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索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的选用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选用;选用策略


群文阅读以语文阅读课程为基础,通过把握阅读教材或文本的典型特征,如文本体裁或主题,组织归纳学生能学到或读到的一些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拓展认知。群文阅读模式主要发挥语文课堂的主导作用,将更多的内容纳入阅读,增加学生的认知空间,使他们能够活跃思想与感知。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教师应重视并恰当利用群文阅读的优点开展教学,突破传统阅读课堂中的一些局限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促进阅读能力提升为目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让课堂语文阅读变得更具效果。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价值意义

部编版语文教材有两个关于阅读教学的创新点。一是在阅读教学方面实施“三位(“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一体”的教学结构;二是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并建议老师们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因此,群文阅读的开展,符合部编版语文教材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群文阅读对小学语文课程来说,的价值意义,具体来说包含如下几个方面:其一,群文阅读是课内单篇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桥梁。群文阅读模式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对课内文品读的同时,也可以延申到课外文,让学生对文章阅读有量的提升,也能从内到外知识的拓展,从而有质的飞跃。其二,以群文阅读的有效推进,促进课堂阅读课程化。让教师在文本选用上不再局限与书本,让课堂阅读变成课程化,并有广阔的阅读文本可以选用,从而对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培养有更直接的作用。其三,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实践,帮助学生成为阅读时的主人,让学生转化自己的角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选用现状

结合自身的教学过往来看,现阶段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开展情况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在群文阅读文本选用上缺乏学生视角观。未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文本的选用,从而导致一些文本内容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亦或超出学生的知识范畴而造成学生阅读无法理解,从而造成群文阅读的效果不佳。

其次,在群文阅读文本选用上缺乏目的性。只追求统一,却缺乏规划设计。学生对群文的文本内容进行阅读,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要点传授,只有这样,学生阅读才能有的放矢,教师也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但现阶段,这个方面的问题还亟需改善。

再者,在群文阅读文本选用上未做到精选文本。导致推荐阅读量过大,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品读比较,以至于群文阅读模式只作为一种模式出现在课堂上,并没有实现它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选用策略

群文阅读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已经引入了群文阅读的概念,强调“单元整组”阅读教学,以课内文本为主,增加课外阅读,“一篇带多篇”,以增加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量。要想成功的开展群文阅读,选材至关重要。教师一定要熟悉教材,与备选文本进行有机整合,而且能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选取对应学生能力的篇目。在小学阶段,群文阅读选文应从轻巧入手,降低阅读难度,旨在让学生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把握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去自觉去印证主题和发现“议题”,为以后学习和生活中的阅读打下基础。

  1. 从学生学龄特点出发,选取对应学生能力的篇目

群文阅读文本的选用要求教师对学生与文本都有足够的了解。选文的依据首先是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质以及此学龄段应拥有的阅读能力目标。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课程学习当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基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所选取的阅读篇目必须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教学《坐井观天》时,可以提供给学生《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等几个故事。学生在阅读后能发现几个故事的共同点(都是有趣的故事、故事中都包含一个道理……),并且愿意自己再去搜集阅读相关的寓言故事。

事实上,群文阅读模式也不局限于篇目,对于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在识字识词、语句积累中都能够渗透群文教学意识。

  1. 从部编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出发,整合课内外阅读篇目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在以应用文、记叙文等实用文为主体的基础上,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从单元的组元方式来看,以文学体裁编排的单元占有一定的比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现代诗歌等。还有以文坛巨匠鲁迅组织单元、以作家作品组织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组织单元等。群文阅读文本的选用便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性、层次性的归纳选用,不随意盲目地罗列某一主题。要根据文本特征合理选择与规划,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语文阅读的具体方法。

拿神话故事来说,神话特点鲜明,能引发学生兴趣。阅读神话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部编版小学语文选取的神话故事有《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盘古开天地》等,再结合《巨人伊密尔》《诸神创世》等素材,让学生比较阅读中西方神话,不仅能让学生在好奇心下更好的投入阅读,还能让学生从文本中感受中西方文学的差异。

再如,《鸟鸣涧》中王维借动态景物“花落”“月出”“鸟鸣”不仅反衬出山涧之空灵、静谧,还使山涧焕发出生机,同时表达了内心的宁静、闲适,以动景衬托静景,动静相映。教学完《鸟鸣涧》,笔者拓展阅读《山居秋暝》《鹿柴》,通过诗歌组群阅读,让学生对“反衬”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这种群文阅读的方法,学生再学习古诗时,也会有意识地用先前习得的诗文进行比较,从而自读自悟,提高学习效率。

  1. 根据文本特征,从“轻巧”出发,精选文段或篇目,甚至是生字词语

在选文上还需要注意文章的长度控制,长度短小的文章更易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既节约了阅读时间,又能使学生在老师的要求和方法指导下读得更细致,真正获得“读出来”的阅读效果,而不是由老师“带出来”的。在这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合理选择相应的文章形式,注意将短小的文本内容为学生展现出来,提升学生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基本认识。

比如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字整合教学。如:将结构相同、部首相同、形状相近、读音相同的字,分类罗列,再进行比对,理解记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语文园地中也渗透了这种方法。如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也、他、她”时,根据汉字部首表字义,让学生从部首所表示的不同意义上去把握字义,联系之前学到的“地”以及背过的古诗《小池》中的“池”,将课堂内一课中出现的生字延伸到一组生字,甚至延伸到课外。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识字方法,养成了良好的识字习惯,就能快速增大学生的识字量。

如果利用群文阅读模式,能在短时间内阅读完,并在课堂上可以进行阅读心得分享,从中领悟相应的知识点内容,进而引发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深入性思考,这将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有效增加学生思维的活跃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注重群文阅读的文本选用实施策略,才能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发展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进行群文阅读文本选用过程中需要把握对阅读课文的全面分析,注重扩大学生阅读思维的空间,如本文的研究中所述,让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让学生通过阅读达到知识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慧娟.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选文策略[J]. 中外交流, 2018, 000(032):161-162.

[2]杜小琴.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选用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

[3]钟少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选文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2):108-108.

[4]陈惠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之材料选择策略初探[J]. 考试周刊, 2020, 000(031):17-18.

[5]王雪.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选文策略探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13):79.

作者简介:王毓涛,女,1989.12、汉族、天津静海人、本科、小学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