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力 有效开展幼小衔接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家园合力 有效开展幼小衔接教育

潘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第一幼儿园 8334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教育教学系统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变化,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社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家长的期望,对教学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教育要从小抓起,而学生如从小便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自身的任务意识,让学生能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之间得到一个很好的衔接,促进幼儿的健康身心发展,那么如何家校合力,有效的开展幼儿的幼小衔接,本文就此为论点,进行一个探究和浅析。

【关键字】家校合力 教学探究 幼小衔接

【正文】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幼儿,为促进其的健康发展,更应该对幼儿的心理产生更多的关注,对于刚刚离开幼儿园的幼儿而言,为避免幼儿进入新环境的不适应感觉,在步入小学之前需要有一个过渡阶段,来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平稳的度过幼升小这一阶段,还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合作起来,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研究和创新,来帮助和引导幼儿高质量的完成升入小学前的准备工作,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当下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家长对于幼小衔接认知不足

幼小衔接作为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过渡的一个桥梁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在现阶段的幼小衔接教育中,不难看得出来,有很多的家长并没有完全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价值,幼小衔接教育于幼儿园、家长、幼儿三方缺一不可,但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当中,家长对于幼小衔接教育的认知不足是阻挡幼儿更好发展的一块石头,很多家长将很高的期望寄托在幼儿的身上,深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念的熏陶,学生从很小的学习压力就很大,对于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没有过多的关注,导致了很多学生从小对于学习就有一定的抵触,并且难以融入升学后新的教学课堂。

1.2家校缺乏有效合作

现阶段,在幼小衔接教育的过程当中,还有一部分的问题在于家长和学校的配合不充分,很多的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只是为了让幼儿在进入小学初期能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在幼儿很小的时候便为幼儿报了幼小衔接班,并认为教育就是教师的事情,对家校合作并不理解,并且存在不积极不配合还理直气壮的将所有教育责任都推到教师的身上,不仅教师自身的压力会非常大,工作的难度也会大幅度的增加,而家庭教育对于每一个幼儿来说也是至关重要并且无可替代的一部分,如家长和学校无法有一个很好的合作,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二、家校合力的幼小衔接有效教育方法探究

2.1引导家长改变教育理念

上文在分析当下的幼小衔接教学问题中有说到,当下幼小衔接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教学理念理解不足,那么想有效的开展幼小衔接教育,首要的便是改变家长自身的观念,要知道家长在幼儿的成长教育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家长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对幼小衔接教育的成效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因此,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迫在眉睫。

例如:在进行幼小衔接的教育时,教师可以通过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来帮助家长转换观念,提升家长的认知,教师可以利用家校宣传栏,将一些家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通过宣传栏公布出来,这样,家长在每天接送学生上学等待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等待时间来阅读宣传栏中贴出来的内容,长久下来,哪怕家长对于宣传栏上的内容并不是特别上心,但是长久的积累下来,家长的教育观念也会在无形中发生变化,对家校合作的幼小衔接教育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

2.2激发幼儿小学生活的向往

很多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对新生活产生恐惧和不安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对新环境的未知而产生的心理作用,那么教师便可以在幼小衔接的教育中让学生提前对小学生活进行一个了解,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打消对小学生活的恐惧,同时让幼儿对小学新生活抱有一定的期待,教师便可以和学区小学进行沟通,组织幼儿及家长参观小学生活的一天,不仅可以在幼儿的心理建立一定的认知,同时家长也会更加的对教育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在进行幼小衔接中小学生活参观实践的活动里,教师可先对幼儿及家长进行一个小小的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及幼儿对小学的所有关注点,再策划出一个活动的开展方案,可以从早上开始,参观升旗、为幼儿讲解红领巾的由来,参观操场及各种体育设施及课堂设施和听课坐姿等等多方面,最后老师也可以为幼儿录一个小视频,让幼儿在家庭之中有家长陪伴幼儿共同进行视频的观看,这样也能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对于小学生活更具有兴趣,更具有期待。

2.3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在给幼儿进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给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知识、体会知识,提升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老师需要注意到在幼儿园时期同时也是幼儿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以及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和家长共同交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能拥有更好的接受知识的方式,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需要在日常进行培养的过程中给幼儿讲一讲小学期间的学习和幼儿园的学习有怎样的差异,这样就可以让幼儿在没有上小学之前首先对于小学环境有一个熟悉,老师和家长都需要用幼儿可以接受的方式给幼儿进行讲授,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幼儿需要在课堂上坐着听老师进行整节课的讲解,同时在课下也需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各种作业这样就可以让幼儿体现对于小学的生活有一个熟悉和认知,并逐步引导幼儿以小学生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就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整体的有效衔接工作,幼儿园老师在进行大班幼儿教学过程中,也需要适当地开展一些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例如笔者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开展了这样一个小活动,在秋天时让小孩坐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圈,然后老师问幼儿秋天有什么,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轮流的进行作答,有的孩子说秋天有落叶,有的孩子说秋天有南飞的大雁,秋天有月饼等,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可以有效的使幼儿的记忆力得到提升,可以让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通过这样幼儿喜欢的方式给幼儿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再比如笔者还会对幼儿进行一定思维上的引导,让幼儿观察秋天落叶的形状、纹理去思考一下,你认为你手中的落叶像什么?不同的落叶有怎样的区别?你手中的这片落叶摸起来有怎样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可以使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也可以使幼儿的眼界多于扩充,有效的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

除了学校的培养之外,老师也应该真正让家庭参与到幼儿的整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因为在幼儿园里老师是一个人面对全班的幼儿,但是在家庭里就不一样,家长只需要面对自己的孩子,因此在给孩子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会更加具有专注性,为此老师可以为了让幼儿提前的适应小学的学习,在家庭之中给幼儿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并且在班级群中告知家长需要辅助幼儿完成哪些作业,这样就可以使幼儿提前先适应有作业的生活,同时也能让家长参与进来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锻炼幼儿的专注力,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2.4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独立意识
     在幼儿园之中,老师会对自己班级的幼儿进行全面的照顾,甚至有一些幼儿自理能力不行,老师也会对其进行特别的关照,但是到了小学则大不一样,在小学之中老师不会真正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而是更多关注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幼儿园老师应该在幼儿大班时期就给幼儿进行一定的自理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的适应小学的生活,同时家长也需要和老师形成合力,在家庭之中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要再像小公主和小少爷一样,什么都不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做,让他们自己动手才能在拥有自理能力的情况下,更快的去适应小学的新环境,新生活。

【结束语】综上所述,家园合作的幼小衔接教育对幼儿的综合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家长和幼儿园一定要合作起来,为幼儿开展有效的幼小衔接教育,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各项成长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谢世明. 家园合力,有效做好幼小衔接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20.
[2]赵会静. 试析家园合作有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J]. 当代家庭教育, 2021(30):2.
[3]潘晶. 以"家园多元互动"为载体,有效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研究[J]. 好家长, 2019(32):4.
[4]范风华. 家园合作开展幼小衔接的新思路——从我班的"每周一曲"说起[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0.
[5]李翠文. 转变观念 形成合力 健康发展——幼儿教育中开展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J]. 学周刊,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