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

张永光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邮编: 266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运输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在众多城市交通工具中,地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速度逐渐加快,地铁工程建设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不过,怎样有效对地下车站防水依旧是目前地铁施工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其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质量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地铁施工整体防水施工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为确保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效果得以达到预期,文章主要从多个方面针对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管理措施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与分析,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铁施工;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资源与环境压力的大背景下,绿色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为了尽可能降低城市交通压力,缓解车流量日益饱和,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各大城市纷纷启动基于地铁为主的交通建设项目。地铁车站在建造过程中时常发生渗漏。渗漏的根本原因是混凝土开裂。地铁车站在建造时会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实质是机制自身。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差异而导致的应力应变以及混凝土整体所有质点之间形成的约束,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反映在表象上即为混凝土开裂。因此,使混凝土实现机敏控制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而材料的控温机理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要。

1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

1.1盾构管片渗漏原因

在地铁盾构工程中,通过施工控制发现盾构管片存在环缝、纵缝渗漏以及螺栓、吊装孔渗漏等多种形式。结合地铁盾构现场记录进行观察总结,可以推论出管片渗漏的主要原因大致如下:(1)管片质量缺陷。因为管片生产问题而出现的性能质量缺陷,在生产管片期间,若密封沟槽的混凝土存在气泡,就会在管片拼装结束后导致地下水绕过密封垫,并从气泡留下的孔洞渗漏出来。(2)止水条脱落。管片若在拼装期间出现碰撞问题,就容易造成止水条脱落、断裂等问题。止水条缺陷将会导致密封垫无法发挥出应有的防水能力。(3)盾构管片注浆缺陷。在盾构管片衬背注浆时,若管片密封条贴合位置松动,就容易在管片顶端出现积水的情况,此时,密封垫压实薄弱的位置就容易出现地下水渗漏。(4)掘进推力不均匀。在地铁盾构掘进时,若掘进推力不均匀,就会导致盾构管片出现受力异常情况,严重时将会导致管片裂纹、断裂问题的发生。而在掘进困难时,过大的推力同样会导致管片产生裂纹并出现水渗漏的情况。(5)前进反力较弱。地铁盾构期间如出现反力不足的情况,就将会导致盾构管片接缝受到影响,接缝密封性下降将会导致管片渗漏的情况发生。反力不足问题通常会在始发、到达掘进的阶段,在盾构机正面土压力较小时,前方提供的阻力就会大幅下降,当前方反力止水条无法满足盾构机所需压力时,就有可能因为反力不足而影响止水胶条的密封性,进而出现盾构管片渗漏水的情况。

1.2客室车门

地铁采用电动双开塞拉门,漏水点主要集中于车门顶部中间、顶部拐角两个位置,车门上部通过安装于门页上部的密封胶条与安装于车体门框上的压条接触配合进行密封,车辆运行过程中雨水经由车门胶条与车体压条间隙进入车辆,导致客室进水。从车门密封结构、进水路径分析,进水主要原因为:密封结构设计不合理;密封胶条来料质量问题;安装密封尺寸不合格。

2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优化

2.1地铁车门防水优化

基于车门进水原因分析,采取如下优化措施:①优化车门密封胶条,顶部胶条由片状更改为中空的气囊结构,中间护指胶条由对称式更改为公母配结构。②编制《门扇胶条外观姿态判断标准》,用于检查并确保胶条来料质量合格。③编制《车门密封性检测规范》,用于规范车门安装操作工艺,确保门页安装密封尺寸合格。

2.2地铁盾构机施工控制

在地铁盾构掘进过程中,线形管理就是通过测量系统来掌握盾构机的位置、姿态信息,然后通过将信息与设计轴线相对比,以此来找出盾构机在运行期间的偏差值,通过动态调整的方式来让盾构前进曲线尽量迎合设计轴线。盾构管片的结构特征决定管片安装时存在惯性,若盾构掘进轨迹曲度过大,就会在监理过程中发现盾构尾部轨迹与盾构管片轨迹相交,这样有可能导致管片难以正常安装,此时便只能够通过放松管片螺栓、添加垫片的方式来进行纠偏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纠偏调整时要注意对纠偏量进行控制,避免因为一次纠偏过多而影响到地铁盾构工作的正常运行。

2.3贯彻落实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保障全过程监督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为进一步加强对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建议施工单位应该联合监理单位针对防水施工技术流程的落实问题进行全过程监督与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可利用信息化监测技术对施工现场作业流程落实情况进行动态把握。如可根据数据反馈结果对现场浇筑速率进行合理控制,减少混凝土浇筑失误问题。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应该深刻意识到自身岗位职责的重要性,严格按照以防为主、多道防线、综合治理的原则要求,对防水施工技术内容进行深入贯彻与落实。如果在现场施工作业期间发现人员施工操作行为不当或者其他问题,管理人员必须追究其个人责任,并加强对其的严惩力度,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2.4优化地铁防水材料的应用

要想保证地铁防水材料应用质量达标,就应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与控制,注意科学有序地施工,重点监控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并及时处理。在挂设对立面防水卷材时要在材料平展松弛的状态下固定,并且搭设简易的通风凉棚,避免强烈阳光照射;在具体铺设时,要控制好基面平整度,注意彻底排气,消除下部空鼓,摊铺受力必须均匀,铺好后及时压实、整平;针对防水层特殊部位要使用细部作法,例如阴阳角圆弧过渡处理要与设计要求、施工要求、验收规范等相符;在铺好防水层后,绑扎钢筋前要检查防水面外观,并立即修补破损处,绑扎钢筋时注意预防防水层被破坏,需要焊接时也要保护好防水层,然后再次完整检查防水层;浇筑混凝土时,要将浇筑好每一层混凝土加强捣固,促使防水卷材和混凝土完全粘结,此外还需要注意按照墙体或者底板所要浇筑的混凝土层总厚度进行分层浇筑,预防发生防水卷材空洞或者钢筋移位等问题,保护好防水层;此外,还要加强施工现场防水材料保护,坚持文明施工,尽可能减少对防水材料的浪费和污染。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保障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作业效果得以达到预期,建议现场施工人员应该主动承担起自身的施工责任,坚持按照质量优先、安全治理的理念原则,对地下车站防水施工作业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其中,现场施工人员应该着重针对地下车站防水施工作业期间所涉及到的风险问题进行提前识别与预防管理,以防止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效果难以达到预期。除此之外,在防水施工技术的选择上,建议施工人员应该主动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渗漏问题具体成因,选用科学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相信在全体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地下车站防水施工作业质量及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杨立伟.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探究[J].四川水泥,2020(3):337-339.

[2]潘南江.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2):32-33.

[3]杨骏.完善地铁实体工程防水质量评定及验收标准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