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研究

马欣欣

吉林建筑大学


摘 要:本文借鉴了已有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阐述了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研究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总结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与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就业市场的逐步规范和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正全面走向市场化。现行的就业制度和环境,一方面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正确认识我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改革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显得尤为迫切。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属于高校教学中最重要的工作

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因素,就业率与专业设置、专业课教师职业发展及学校的社会声誉等方面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离不开在校期间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与培训。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满足未来的工作要求,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关系社会的稳定发展

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大学生是实现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学生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高校实现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可以强化我国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而且能够很好的促进高校教育深化改革。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随着大学生自主择业制度的实施,为了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缓解就业压力,高校开始关注并逐步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而国外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得到完善并趋于成熟,他们在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开展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以及就业指导理论研究方面都对我国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具有较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当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中存在不足如下:

1、就业指导的理论基础较弱

就业指导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用来学习和指导工作的理论多数是从国外引进,就业指导工作仍处于借鉴阶段,也就是复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做法,但由于中国有自己特定的国情,在经济发展阶段、文化理念以及制度运行的环境上与西方发达国家都存在着差异,需要有适合自己的理论支撑,单从这一点看,就业指导任重道远。

2、就业指导的力度薄弱

就业指导的思政教育的内容不够全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校往往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方面的教育,只是基础的对学生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导致学生对就业问题不能够全面的认识与把握。

3、就业指导机制比较僵化

就业指导服务内容比较单一,主要包括就业政策解说、组织就业双选会、以及求职技巧教育等。面对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部分高校还停留在以讲座、报告等利用传统方式进行就业教育的阶段,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方法与新途径,关注大学生就业。

三、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构建与优化策略

1.优化就业指导队伍

学校一方面可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使就业指导教师能接受全面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并能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获得职业指导师资格,持证上岗;另一方面,有选择地让企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就业指导过程中来,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指导学生就业。

2.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构建就业课程指导体系。一是设立就业指导课教研室,一方面负责管理规范该学科的日常教学工作,负责就业指导课程的计划和组织实施,负责该课程教学检查和测评;另一方面,组织人员编写就业指导的教材,帮助任课教师规划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二是要明确教学内容。对于就业指导的教育教学必须明确以下几点教学内容:就业政策的指导;就业法规的教育;就业理论的传授;就业观的教育;择业知识技能教育;就业心理的教育;就业信息网络的构建等等。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就业指导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多采用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有条件的可以深入到企业一线,用生动的事实来指导、感染学生。四是加强课程教学的质量监控和保障。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度来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组织课程教学的考核考试测验等

3.健全就业指导工作机制

逐步建立完善规范的校、院系、年级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健全各级就业指导的领导机构,规范就业指导人员的行为,建立健全就业指导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学校、院系及年级就业指导机构的指导作用。高校要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特别是运用现代化信息网络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给予重点扶持;要将就业指导的教育教学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作为必修课从大一起开始分阶段安排授课内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保障就业指导工作充分、高效开展,帮助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职业竞争中显示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校发展总体规划内容,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社会发展形势下,尽最大的努力完成相关教育工作,并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与之匹配的高校毕业生人才,这是高校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现实的需要,最终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许晓辉 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A]

综述·专著 2019年第29期:18-19

[2] 王淑萍 隋文臣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问题研究 [A]

就业指导 2012年第8期:38-42

[3] 白雪祺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 [J]

才智 2019年第28期:112

[4] 董英山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A]

山西科技 2019年第2期:73-76

[5] 高晓琴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 [A]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18-120

[6] 李琳 论当下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A]

智库时代 2020年第13期:74-75

[7] 华幸 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A]

西部素质教育 2018年第7期:101-102


项目编号:XYB202081 吉林建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