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方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方法策略

王荣

陕西省商南县试马镇中心幼儿园 726300

中国《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品质基础,以幼儿的身体、智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幼儿园教育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度过快乐有意义的幼儿时代。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影响幼儿的正常健康发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小学化”的影子太多,危害明显。首先,它会直接影响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幼儿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此时他们的智力发育还没有完全发育,幼儿通常非常活跃,注意力难以集中。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些幼儿园安排了更长的课程。例如,孩子们需要和老师坐一个小时甚至一个半小时来学习一门学科。这不仅对幼儿非常困难,而且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做法。

(二)伤害幼儿的心理发展是孩子爱玩耍的天性,但在小学的幼儿教育中总是让孩子去学习,完成很多学习任务和小学生,比如写作、计算等,他们被剥夺了玩耍的权利,因为他们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等都达不到标准的小学生,他们往往觉得很难学。这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感到抑郁,进而逐渐变得害怕学习、讨厌学习,导致厌学,损害孩子的心理发展。

二、针对“小学化”教育误区的具体对策

(一)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小学问题的解决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多了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家长之间的沟通,为家长普及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从而从源头上防止小学现象的出现。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了解小学的危害,避免急功近利的现象,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比如,一些幼儿园老师开展了相应的亲子活动和班级活动,鼓励家长在周末和平时闲暇时间与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在与学生玩耍、交流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增进双方的感情,对孩子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消除小学的问题。

(二)规范幼儿园管理提高关爱教育水平为预防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要加强幼儿园管理制度,特别是民办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学前班检查,按照《指导意见》内容进行抽样调查,制止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加快幼儿园教育教学全球优化,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完善幼儿园评价体系,分类管理,管理办法落实责任,逐步将幼儿日常生活纳入幼儿园教师的量化考核,每学期组织按工作计划两次调查检查,组织孩子开展各项活动,倡导幼儿基本活动在游戏中,结合个人活动、区域活动、团体活动和团体活动、游戏、参观、时间等活动进行调查,探索和操作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组织和教师使用外出,邀请多种形式如听讲座、评价、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并将结果分为幼儿,并将结果纳入教师学期考核。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感,将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带来活力。

(三)加强幼儿园教育监督为改进公办民办幼儿园教育工作,教育管理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教育政策,全面评价和评价幼儿园管理教学质量,积极肯定好,及时指出和监督问题整改。因此,要更好地规范和引导幼儿园教育工作步入正常轨道,防止“小学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幼儿教育管理、监督、评价指导政策。在严格执行制度的同时,要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长期性,积极推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让孩子有更好的童年。

(四)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合作,预防和纠正幼儿园和小学的发展趋势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环节。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幼儿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要使这一阶段的教育更加有效,必须使这一阶段的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要防止和实现小学生早期教育的正确趋势,作为幼儿园,必须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合作,大力弘扬正确的幼儿早教理念,努力赢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同时,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为家长创造更多的了解幼儿教育的机会。通过有效的多方合作,有效预防和纠正幼儿教育的趋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五)注意幼儿与小学的联系是否合适幼儿园教育应坚持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适宜性。教师应指导孩子做好生活准备等方面的工作。要提高孩子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规律的能力,要加强大班幼儿在坚持、时间意识、自主性等方面的引导,适度提高要求。引导孩子们参观小学校园,进入小学课堂,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对小学生活有一种向往。在大班后期,适当设置一些学科课程,重点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口头表达能力、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引导孩子逐渐了解、熟悉和热爱小学学习生活。

幼儿的全面发展应该从童年开始,但不是让他们在幼儿时期学习一些小学知识。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孩子接触小学教学知识,让孩子享受童年的乐趣,防止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合理地为孩子进行教学,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