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坚果剥壳机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1

小型坚果剥壳机设计

翁元法 郝绘坤 【 通讯作者】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7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机器的参与。坚果作为重要的经济产物之一,在全国植物种植面积占70%,坚果籽总产达170~190万吨。坚果收获后,首先需要将坚果脱粒,过去坚果脱粒基本上是采用手工脱粒,劳工强度大,劳动效率低,刚收获的坚果如果不及时进行脱粒,坚果盘就会腐烂,这样就会给农民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设计一种坚果脱粒机,在坚果砍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干,然后将坚果利用脱粒机使坚果籽和坚果盘分开,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开发和利用都有相当可观的市场,科技的创新也更很好的开阔了市场。

关键字:坚果剥壳机;剥壳机构筛选机构

引言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坚果脱粒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目前对坚果脱粒机的需求量很大,生产前景广阔。近年来国内很多企业加入了生产行列,使得竞争加剧。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产品开发手段的完善和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必然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做大的做强的一个重要法宝。

以往企业在设计坚果脱粒时往往靠经验积累,其特点是适用性不广,而且有时往往不可靠。在使用中,现有的坚果脱粒机普遍存在脱粒效率低,碎籽率高等现象,造成了人工成本高及可靠性低这一结果,也没有为广大坚果农户带来更多收益。在设计方面,由于设计手段限制,整个坚果脱粒机结构不合理,可靠性比较低,维护不方便。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坚果脱粒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1 研究概述

坚果剥壳机工作原理是:坚果剥壳机在进行坚果剥壳时,利用剥壳轴体回转运动的齿条与底筛之间的间隙相配合, 使坚果粒拖下(剥壳轴体上的齿条和底筛之间的揉搓作用. 将坚果籽脱离坚果盘,并借助其他的机械机构将坚果籽和坚果盘分别从两个不同的出口排出机体之外,循环剥壳,不断的进行填入- -剥壳一出机体。根据工作原理研发出坚果剥壳机工作连续可靠,减少人为操作。设计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具有 拆卸方便诊断方便,维修养护费用低,配件更换方便,大大节省人力降低生产成本。

2 小型坚果剥壳机主要机构设计及工作原理

2.1剥壳机构

剥壳部分主要是由剥壳轴体、底筛、半圆型上盖组成。坚果盘在剥壳滚筒和底筛之间进行剥壳,将已脱下的坚果粒从底筛的缝隙漏下,落到下滑板,由仓口排出机体之外,空盘借助于滚筒上的螺旋排列的剥壳齿的螺旋推力和螺旋导向作用,由入料口的另一端(即出料口)排出机体之外。

62a2d954ec0f9_html_49609f6dd0b7be25.jpg

图1 剥壳机构结构

2.2筛选机构

筛选部分主要是由底筛完成,无论是工作时还是安装时,底筛是固定不动的。坚果剥壳之后,再将坚果籽经过底筛,从底筛的缝隙漏出,顺着斜滑板滑出机体之外,目的是将坚果盘和坚果籽分开。

62a2d954ec0f9_html_9aa365a98387998.jpg

图2 筛选机构

2.3整体机体

机体是由左机架、右机架、出料口、下滑板及稳定结实的主机梁组成,机体是坚果剥壳机的主要支撑,他承担着剥壳机的主要重量和动力、负载和力矩,因此它的设计是许强不许弱的部分。机架的两部分要各自稳定,而且相对固定,以便做到机械在运转过程中不会产生晃动、歪斜,造成人身危险,因此为了机架的坚固,此坚果剥壳机的设计采用三毫米厚的角铁制成。 且总体的装备设计如图3所示。62a2d954ec0f9_html_f4a318d958a9fcd0.jpg

图3 总体装备图

3 结束语

本设计的研究就是为了解决农民坚果剥壳难的问题,使剥壳机能在农业方面有更大的作用。但由于本设计在国内外研究还不够成熟,所以在数据上还不能完全确定。例如坚果盘的的大小,坚果籽颗粒与坚果盘黏合的程度,在坚果水分达到什么程度时最易分离。经过计算和理论分析,箱体满足强度要求,能够承载各部件的重量和支撑各部件完成预定的工作要求。轴的设计计算,经过理论的校核,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轴承的选择符合寿命要求,V带轮的选择,符合转速和功率的要求,键的选用符合要求,此机型可以实现对坚果剥壳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志勇.我国向II葵成产存 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M], 河北种子站,2002.

[2]安玉麟.中国向日葵产业发畏的问题与对策[M],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内蒙古,2004

[3]王继良.5KT-0.5型向日葵剥壳机[J],农牧与食品机械,1992 (3): 32.

[4]王卫国.饲料粉碎粒度最新研究进展[J].北京:稂食 与饲料工业2001,11

[5]李良藻、汤楚宙主编.农产品加工机械[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6]无锡轻工业学院主编.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M]北京:中国轻工业版社,1993.

[7]李济宾.播种机组行走的方法[J].河南农业, 199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