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尽心竭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润物无声,尽心竭力

王海燕

青岛市崂山区石老人小学 266100



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当班主任18年了,一直默默践行一名教师的初心和使命,尽心竭力地做好学校交给我的每一项工作、和风细雨地引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下面将我的班主任育人故事总结如下:

一、用责任来促进学生发展

“教书育人是世间一部很大、很沉的词典,责任和爱心是这本词典最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班主任更感觉到责任重大,有一次我们班里郭佳鑫爷爷病危,家长急着要回老家,但又觉得带孩子回家3天的话会落下课,非常纠结,我就赶紧打电话跟婆婆商量带学生回自己家住了三天,帮助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婆婆知道孩子喜欢吃肉,就变着法的给孩子做肉吃,最后孩子都不想回家了。后来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提起王老师,我们有说不完的话,大家都非常喜欢她;因为她对我们的爱实在太多了、太深了,老师的爱胜过了我们父母的爱,老师对我们太负责了……"童真细语里流露出孩子们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二、用大爱去感染学生心灵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的确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因为爱,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因为爱,让一个个单纯而真实的孩子懂得了爱,也懂得了回报爱。在教学中,我总是怀着爱心,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发自内心的去爱他们。这样我和学生间的关系也变得很融洽。在我的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才,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可爱。

我们班有一名同学叫李小欣。 他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搞小动作,“恶作剧”,不认真做作业,专横跋扈、欺负弱小。每天不是任课老师就是学生或者家长向我告状。于是我多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但是他就是“顽固不化,屡教不改”。大家都认为他“思想品德恶劣,不可救药!”我没有放弃,用爱去感化他。首先,我与家长、任课老师沟通,小欣一有闪光点就及时给予表扬,创造每一个机会让他去参与集体.让同学们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小欣缓慢的进步。有一次他主动找我谈话时说:“老师,刘朔同学在我读不懂题意时,给我讲解了,我很感谢他,现在我们都成好朋友了。”我从心里感到高兴,鼓励他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了。老师真替你高兴,继续加油!"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学期下来,小欣身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一举由原来一个调皮捣乱、打架生事的捣蛋鬼变成了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三、用宽容来鼓励学生上进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言行中体会到了真诚的关爱,他们会以自己的最大努力来珍爱自己、回报老师。尤其是对差生,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关心、帮助和宽容。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叫王小可,不仅特别懒,而且十分顽皮。譬如,上课趁老师不注意剪前面女生的头发;下课捉虫子吓唬胆小的同学,抓一把沙子洒到同学的脖子里……,简直是“罄竹难书”啊!怎么办呢?我反复考虑,决定暂时不对他采取“大动作”,先来个“冷处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可一直静静地等着我的“暴风骤雨”,但我却偏偏不表现出任何的愤怒和厌烦,相反,在平时的接触中,我总是用微笑的眼神去亲和他,宽容他。虽然他每天的作业仍是“原地踏步”,但我却格外认真地批改,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并在作业上作出书面讲解。一直就这么“冷”着,看得出来,他从一开始的纳闷,到后来的侥幸,再后来便出现一点失落的情绪了,感情上有向老师靠拢的迹象。一次学校春季运动会上,小可是班上的体育健将,他在这次运动上报的两个项目都拿了冠军,为班级争了光。我利用这件事在班会课上好好地表扬了他一番,这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都上来了,而且看得出来,孩子对我很信任,很尊敬。我觉得时机成熟了,可以找孩子谈谈了,经过几次的谈话,小可的坏毛病少了,尤其是数学课上,再不像以前那样心不在焉的样子,而是聚精会神地听讲,每次看到他眼中渴求知识的目光,总是让我感动不已。宽容学生是教育的艺术,爱的体现,也是教育的需要,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四、用执着来让学生佩服

教师只有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工作,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样才可能给学生表率,成为学生的模范;才可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受到感化,让他们尊重教师、欣赏教师,对教师的教育心悦诚服.我在教育管理中一直践行一个字“勤”,坚持打“持久战”班级管理无小事,事事关心,让学生心理感受到老师的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形中影响,约束学生,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性,从中受到熏陶,深知为实现远大目标要执着地去追求.

春耕秋收,润物无声。未来的日子里,我立志在教育岗位上不懈的努力,尽爱岗敬业之职分,用爱心普写教育章程,让青春永远照亮学生的光明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