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化研究

李开梅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龙泉路西段 678000

摘要:在开展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育的整体效果,干部教育培训学校等教育单位不能仅关注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的传输,同时还要注重领导干部对教育内容的内化与固化,这样才能避免党性教育浮于表面。本文在研究中强调了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内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从关注内在需要、激发实际体验等多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化水平。

关键词: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内化;体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领导干部在党性的培养与塑造上也面临重重的挑战。环顾领导干部所处的现实环境,处处充斥着权力、金钱的诱惑与考验,一些领导干部也在发展中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腐化问题不断加剧。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党在形象上的维护、党群关系的构建,更阻碍了我党的廉政建设与长远发展。对此,我党也提高了对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党性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保证其针对性、实效性,还需要注重教育内容的内化,即引导领导干部将党性教育融入到自己的价值观念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现对自身思想、情感、行为的有效控制。只有实现对党性教育的内化,才能真正提高这一教育工作的整体效果。为了实现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化,本文提出可以从内在需要的深化、体验感知的增强等多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在需要

需要指的是主体对于客体的一种主观态度,并表现为不同的心理倾向。为了推进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化,需要较高的党性修养来满足领导干部的需求,从而实现社会的价值,最终让领导干部主动产生遵循党性原则的心理倾向,并形成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强大动力,而在此过程中需要调动领导干部个体的认知,对此,首先,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在需要与社会发展,相匹配,否则就会阻碍良好党性的塑造,另外,领导干部党性内在需要日渐强烈,其自觉性就会不断提升,更会主动接受党性教育的内化,内化的速度、程度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尊重每个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需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整体关注水平。

而党性教育则需要尽可能贴近领导干部的需要,精心安排党性教育的内容、形式,捕捉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以此来引起领导干部的强烈反响,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领导干部参与到党性教育实践之中,达到这一教育工作开展的目标,另外,很多领导干部的内在需要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即缺失自身发展、参与教育的目标。对此,干部教育培训学校可以在把握基本需求之上,有意识地对干部党性内化的需要进行引导与激发,使得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化需要呈现出层次性的特点,即在已有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能够自觉对党性教育的内在需求进行调整,主动参与到阶段性的党性教育之中,实现自身在思想体系上的动态发展。

二、增强并满足领导干部的情感体验

体验是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真实感受、深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情感。在体验的支持下,活动开展的意义才能得到提高。体验是主体的主观感受,具有感受直接性、独特性等多个方面的特点。体验一般需要通过个体亲自实践才能产生,且是一种反思性的心理过程。在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内化的过程中,体验的触发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化领导干部的党性体验,必须调动领导干部真正参与其中,增强“自我”的感受与理解,这样才能形成联动性的体验与情感上的反应,以此来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感悟。另外,领导干部一旦获得某种体验之后,就会在无形中成为一种情感积累,内化成为坚定的潜意识。

领导干部的情感体验需要深入到主体的真实生活中,把握他们在思想发展、实际工作中的困惑。尤其是在党性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领导干部引入真实的社会关系、客观情境之中,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化的资料,为增强领导干部的情感体验创设生动真实的氛围,这样才能全方位地触及领导干部个体的心灵,让他们在整体的带动与感染下把握党性教育中的情、理。只有增强了领导干部在个体上的情感体验,其才能加深对党性的整体认同感,从而心甘情愿地加入到党性的塑形之中,形成较为稳定的个体倾向。

三、提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内化的体认度

通常情况下,体认指的是体验的选择性结构,也是从心理上对结果产生的认同。体认与体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前者是在体验内化、情感消化以后的认知深化,对于深层次意识的激发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开展党性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情感的,需要在尊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深化体认的过程,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排斥党性教育的现象,主动接受其中包含的思想与信息。

从领导干部的实际生活来看,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念、个性思维、人生经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得他们对于党性的价值判断也各有不同,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党性教育的反思、过滤与整合。只有保持党性教育与领导干部在现有认知结构上的一致性,这一教育才能自然融入到现有认知结构之中。对此,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需要尊重领导干部原有的认知结构,根据具体情况来设计安排党性教育的相关内容。如果领导干部的个体知识结构以经验层面的知识为主,教育内容也需要偏向情感化、经验化;如果是以理论化的知识为主,则党性教育需以理性化、哲理化的内容为关键。

四、提升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内化的固化水平

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在内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的现象,其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针对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既要注重内化,也要实现固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引导领导干部不断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表现,在此基础上作出新的行为反应,实现“替代性强化”。即领导干部在党性教育中会受到他人的引导,当他人的党性行为获得正强化后,领导干部在思想意识上也会得到激励。

同时,领导干部的党性固化还需要贯彻落实于社会实践之中,通过实践工作的开展、个体行为的践行,如果其能够获得正强化,那么其党性就会被保留下来,自觉形成一种行为标准。与此同时,那些获得副强化的行为也会被逐一排除在主体意识之外。通过这种反复性的实践,领导干部能够在加深主体认知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党性进行不断的检验、修正,固化为一种个性与品质,直接作用于个人的行为习惯。这也对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个人认知、思想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党性教育的基础上,在党内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从而形成正面性的引导、带动。

五、发挥领导干部元认知的调节作用

党性教育的内化需要领导干部不断加强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即通过构建元认知体系,不断实现对自我行为、思想发展的监控。如果缺少元认知的支持,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化水平也会不断降低。

对此,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鼓励领导干部加强自我检查,了解自己在思想与知识的内化上有无出现偏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矫正、控制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内化活动的开展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在党性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挥元认知的调节作用,带动领导干部不断反省同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管控约束,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党性教育在内化上的整体水平。

结论

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化需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不断交互,这是一个动态化、渐进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干部教育培训学校需要加深对领导干部自身发展需要、体验认知、思想固化、元认知内在规律的分析,以此来对党性教育的内容、模式等进行灵活的调整;同时,干部教育培训学校还需要突破原有教育理念,注重开发经验性、理论性、哲理性教育等不同形式,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实现领导干部在情感体验、思想认知上的逐步深化,这样才能积极探索出促进党性教育内化的有效模式,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成实.党校要增强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40(04):40-43.DOI:10.13964/j.cnki.zgsxswdx.2017.04.010.

[2]周文彰.如何加强领导干部党性教育[J].党政论坛,2011(07):4-9.

[3]何丽君.领导干部党性教育的内化途径[J].理论探索,2011(01):52-54.

[4]赵振宇. 深化党性教育规律认识 推进党性教育改革创新[N]. 中国人事报,2009-11-16(001).DOI:10.28127/n.cnki.ncrsb.2009.00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