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音乐的积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音乐的积极性

 ,林玉玲

南安市霞美第一小学  362302

摘要

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小学生大脑的快速发展,音乐对儿童认知能力提高的作用越发明显,但大多数小学生对音乐课兴趣不大。为此,本文分析如何激发小学生积极学习音乐。以及音乐老师如何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改进教学方法,帮助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使课堂教学效率倍增,最终达到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兴趣;教学内容方法

介绍

音乐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但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发现,很多小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是却不是很喜欢上音乐课。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从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和课堂表现。而开设音乐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1.音乐教育的目的

音乐给人以审美享受。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诗《琵琶行》中形容音乐之美:“粗弦如雨霏霏,细弦如情人低语。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玉盘上大大小小的珍珠坠落。” 音乐是一种通用语言,它既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表达感受,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优美的音乐给心灵带来最美好的享受,让人轻松愉悦,给人以启迪。对于小学生来说,激发他们积极学习音乐的目的,并不是要让他们成为优秀的音乐家,而是要激发潜能,促使大脑快速发展。

2.兴趣是激发热情的关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学生会失去热情,甚至对音乐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应该把学习音乐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发现要学什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所教的东西,这样他们才能更主动地学习音乐。

3.多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学习音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3.1 激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的求知欲

3.1.1从故事开始

由于大多数孩子都喜欢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先讲述教授歌曲的背景故事。讲完故事后,他们会更加渴望学习,并且会专心学习这首歌。比如,我在介绍二年级课本中的歌曲《小红帽》的时候,我请了一位学生上台,给全班讲了小红帽的故事。故事讲完后,我给他们总结了故事,告诉他们勇敢的猎人救了小红帽和她的祖母。我们要感谢猎人,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同时,也要提防被恶人欺骗。然后我播放了这首歌,发现学生们都在认真地听着,思考着。用这种方法开课可以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现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1.2 从游戏开始

大多数小学生都很活跃。引入有趣的游戏的新课程也吸引了学生。他们不仅对学习这首新歌充满热情,而且能感受到音乐的情感,欢乐的气氛一直持续到这堂课结束。课堂气氛活跃,有助于提高课堂表现。

3.1.3 从问题开始

小学生的思维通常是动态的,他们的思维不受任何固定模式的限制。在介绍新课程时问他们有趣的问题,也可以增加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当我教小袋鼠给二年级的学生时,我问他们:“你去过动物园吗?” “你在动物园里见过什么动物?”当袋鼠被某人养大时,我让他们勾勒出他们脑海中袋鼠的形象,并试着想象袋鼠跳跃的方式。然后我开始教小袋鼠这首歌,然后让学生们用袋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歌。这使得课堂非常活跃,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3.1.4利用视听媒体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师可以使用配合音乐的现场视频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比如四年级《龙舟竞渡》的音乐欣赏,我是这样设计课件的:通过一段视频展示了龙舟竞渡的场景,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江边欢快,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整个视频都以歌曲《赛龙舟》作为背景音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时,我讲了这首歌的背景故事,帮助他们欣赏。得知五月初五举行龙舟比赛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学生们对这一场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增加了对龙舟赛场面的兴趣,学生们在这堂课上学得非常投入。由于热情的提高,学生们全班投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了歌曲,体验了音乐的美妙。

3.1.5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任何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因此,举办音乐朗读比赛、合唱团、管弦乐队,以及独奏表演,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视野,培养音乐天赋。音乐教育者可以定期组织有趣的课外活动,提供展示自我和展示音乐才华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这些活动而不是被动学习。例如,即将到来的儿童节将是儿童才艺表演的好时机。音乐教师应组织活动,让学生在歌唱中庆祝自己的节日,享受音乐的乐趣。

3.2音乐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音乐老师优美的歌声、富有表现力的表演和生动活泼的讲课,给学生们带来了审美上的享受,促使他们热爱学习音乐。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发现音乐教育的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2.1 使用独特的组织教学策略

音乐课应采用独特的组织教学策略。以我的教学实践为例,我没有使用“开课”、“老师您好”等传统的问候语,而是在钢琴上演奏相同的旋律来开始每一堂课,引导学生听到音乐后恢复秩序的习惯。下课的时候,我还弹了一段钢琴曲,唱着“同学们再见”,学生们跟着旋律回答“再见了,老师”。学生们可以通过练习这个策略,在全班发现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的乐趣。

3.2.2 树立师生平等意识

教师永远不能将感情发泄在学生身上。学生虽然年轻,但有尊严,他们希望老师能像父母一样热情,但不喜欢老师用命令的语气说话。所以我们应该使用“我可以吗”,“让我们想想…”这样的语言。这样,教师不仅尊重学生的想法,而且鼓励他们思考和思考积极学习。总而言之,教师要发展亲友般的关系,营造平等、民主、互动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表现出关心和微笑,让他们感受到课堂的温暖,让学生变得更加主动向老师学习。

结论

一位中国古代教育家总结说:“如果一个教师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那么这个学生就根本不想学习。” 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只有当学生对自己要学什么产生了好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时,他们才会主动、愉快地学习和思考。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续热情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所有音乐老师都应该全力以赴准备好每一堂课,为音乐教学创造更好的环境,把不同种类的音乐带给学生。

参考文献

[1]范会珍.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 读书文摘:中,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