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有限空间开展大课间活动——浅谈我校大课间的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利用有限空间开展大课间活动——浅谈我校大课间的开展

蔡玉璇

潮州市湘桥区铁铺镇笔山小学  广东潮州  515632

摘要:随着当下小学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逐渐重视,除了要在文化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要在重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除了在体育课上通过教师的系统指导对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与有效开展的方式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主动运动、锻炼身体的习惯。而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则可以通过开展大课间活动吸引学生的运动兴趣。有鉴于此,以本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为例,对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大课间活动;展开策略

引言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中,强调了身体健康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且对提高国民整体的健康水平提供了标准。而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对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除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外,还要通过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养成积极运动的良好习惯,让其对提高自身健康水平重视起来。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同样属于体育教育的相关内容,因此在进行过程中,需要借鉴体育教学开展中的经验,并将其与学校空间有限的实际结合。以本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为例子,通过对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的分析,提高大课间活动对学生体育活动能力的积极影响,旨在为有类似情况的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提供有限借鉴。

一、活动组织要有序快速

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在本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不但包括所进行活动中每个学生所需的场地、参与活动的人数,还要注意活动的时间安排。既要保障大课间活动不耽误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还要让学生通过大课间活动得到充分的身体锻炼。因此在活动组织中所需要的时间就要尽可能的减少,包括列队、入场、分散、集合等,都要尽快做好。

有关列队集合的问题,可以通过每周的升旗以及各个班级的体育课进行练习。在平时的升旗以及体育课程中,将各班级的列队集合速度与质量进行比较,并对列队速度快,纪律良好的班级进行着重表扬与奖励,如颁发奖状或流动红旗等,让各年级各班的学生在遵守纪律方面进行正向的竞争,从而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中能够重视活动中的纪律,听从教师的指导和安排。在活动前做到快速有序的集合,在活动结束后能够做到有序撤退,从而减少教师在活动中维持纪律所需的时间,让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大课间活动。

二、做好正式活动前的准备运动 

在进行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本人发现,许多学生在活动中总容易受伤或者感到疲惫。这除了一部分学生缺乏应用的锻炼之外,还有没做好活动前准备运动的原因。即便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在进行体育活动前教师也是要组织学生做好准备运动,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伤害。而考虑到本校空间有限,在准备活动的选择与开展中,应尽量避免人均占地面积大的活动。

在本校大课间活动的准备活动开展中,主要以体育课程中的准备活动为参考,例如原地高抬腿,四肢的伸展运动等。让学生在准备活动中能够锻炼到身体的每个部分,从而减少活动中的肌肉拉伤问题。此外,本校还安排了站军姿的环节,让学生站军姿的过程中锻炼坚韧不拔的品质,且站军姿所需要的空间不多,能够满足本校活动开展的实际条件。通过有效准备运动的进行,学生在接下来的锻炼中所受到的伤害减少,大课间活动的锻炼效果也更加明显。

三、集体跑步:提高大课间活动效率

作为一项普及的运动,跑步能够锻炼学生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让学生身体机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集体跑步活动是大多数学校的不二选择。而本校在开展这项活动时,考虑到活动场地有限,安排不当则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因此在集体跑步中更重视学生的安全,使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大课间的集体跑步活动。

一方面,在跑步顺序的安排中以班级为单位,按照年级进行排列,使各班的跑步情况能够一目了然,以便进行管理。另一方面,由于集体跑步中有不同年级的学生共同参与,因此不同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都要考虑到,跑步的速度既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要根据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的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使集体跑步活动中的危险降低。此外,在进行集体跑步的过程中,各班的老师以及体育老师都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动向,使意外发生时能及时处理。

四、花式跳绳: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除了跑步之外,本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还开展了跳绳活动。跳绳所需的空间不大,且具有趣味性,因此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在跳绳活动的开展中,也要注意对活动进行变式,使其对学生的锻炼效果得到提升。

在进行跳绳活动前,教师会带领学生进行绳操运动,既可以作为跳绳活动的准备运动,又能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在本校跳绳活动的安排中,考虑到活动空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列队前后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教师在安排位置时依据学生人数和操场面积计算定点,以保障学生在固定的位置进行运动,维护活动中的纪律。在跳绳活动的进行中,需要斜站着跳,才避免绳子互相甩到。且教师会与学生一起,进行单绕跳、垫步跳以及快速跳等,通过跳绳花样的不断改变,使跳绳活动变得更加有趣的同时,增加教师与学生在活动中的互动,使大课间活动对师生的发展产生更深刻的意义。

五、做好活动的收尾环节

在以往的大课间活动中,收尾环节的活动几乎没有被重视。大课间活动的选择往往都比较剧烈,消耗学生大量的体力,如果不能在这之后安排一些舒缓的运动调整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不但会影响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还会增加学生身体状态恢复的负担。所以本校再大课间活动结束后,还会安排一些平和的运动收尾,以帮助学生做好身体机能的恢复。在这些运动的选择上,应以调整学生的呼吸以及四肢的伸展运动为主,我们在运动中播放的音乐是《如果幸福就拍拍手》,结尾的运动也是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做动作,简单的拍手运动能让学生减少运动中的疲惫感,在运动的过程中对身体机能进行调整,包括四肢和呼吸等,从而更好地迎接接下来的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中,通过本校的活动实践认为,在大课间活动的选择上,要以本校可用活动面积以及的学生人数为基础,保障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课间活动。在活动开展前首先要做好热身工作,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伤害。此外,在活动进行中,还要注意对活动进行多样化的变式,并积极地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投入地进行课间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大课间活动在进行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学生众多,因此要保证活动中学生的纪律性,让学生在有序的活动中充分锻炼身体。

参考文献

[1]王兰芳.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探究[J].田径,2022(06):73-74.

[2]王成平.推广花样跳绳进入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创新尝试[J].拳击与格斗,2022(02):70-72.

[3]李佳锡.校园文化视域下小学大课间活动的活力创新研究[J].体育风尚,2022(0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