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探究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

田素芳

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  547500

摘要:课程标准确定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为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应重视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的梳理与应用。课上传授学生批注方法,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强化,体现批注与阅读之间的关联。基于此,本文率先总结批注式阅读的教学价值,而后侧重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批注式阅读是让学生在指导下进行阅读,课堂对所学文章进行注解,以此保证课堂阅读学习效率。批注式阅读对于学生而言,更能提升阅读效率与效果,因此教师应对学生传授“批与注”的方法,体现批注式阅读的重要价值。

一、批注式阅读的教学价值

关注批注式阅读的教学价值,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应用。因此,策略探究前本文率先总结批注式阅读的教学价值。第一,批注式阅读可提升学生深思能力,阅读教学环节将教材内阅读文章的优势兼收并蓄,将庞杂信息快速高度整合。学生在批注的过程对文章中心主旨剖析,最终提升学生的深思能力[1]。第二,批注式阅读教学可实现学生思维的强化,阅读教学环节应建立立体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发展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教学环节教师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教授学生批注方法,最终在素养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思维的强化。第三,批注式阅读教学彰显教育本质,阅读教学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将不同阅读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促使学生养成阅读习。自觉运用批注式阅读思维,学生学会有效的阅读方法,在素质教育核心理念的推动下,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彰显语文教育的本质内容。

二、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提升批注式阅读的认识程度

让批注式阅读深度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师应提升对其的认识程度。基于此,下述内容侧重两点进行总结。第一,构建能力培养型的阅读课堂,小学阶段是学生批注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实际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借助教材的编写优势,按照单元内阅读文本知识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强化学生批注阅读的习惯。课堂上让学生形成知识的串联,科学利用不同批注方法,让学生积累辩证思维,最终在教师的推动作用下,构建出能力培养型的阅读课堂[2]。第二,提升阅读教学的趣味,教师认识程度的提升关系到批注式阅读的落实效果。但在此前,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批注式阅读教学核心内容是对内容的“批释与注解”,学生通过教师创建的不同活动,在阅读环节进行文本内容进行深思与批注。有效提升阅读课堂的趣味性,在教师认识意识的保障下,让学生接受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授课环节重视全体学生的感受,采取积极有效教学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完成阅读课堂教学趣味性强化,实现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全新形式的构建。

教学案例一,部编版教材《将相和》一课学习时,为全面落实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备课环节教师转变理念,研究批注式阅读的优势。课上教师让学生先快速阅读全文,而后对不同的问题独立进行注解,完成注解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生词读音的提问,检查学生初步注解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学生兴趣出发让学生独立完成批注,最终在意识与模式的保障下,高质量完成本节课阅读内容的学习。

(二)明确教学目标与批注方法

在教师具备正确的认识观念后,为让学生掌握批注方法实现能力的提升,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并传授学生批注方法。第一,明确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基础目标中增加批注式阅读教学目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标的指引作用。将教学目标落实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让批注式阅读存在设计感、兴趣感、意义感等多层面的价值,有效促使学生通过批注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完成创新阅读课堂的构建,为更好地将其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师应尤为关注教学目标的明确[3]。第二,传授批注方法,在目标明确后,教师应详细的教授学生批注方法。学生阅读过程,教师应教会学生注的位置,如眉注,在阅读文章开头进行统一标注,总结文章中心主旨。夹注,边读边进行标注,将自己不同的地方圈出并进行注解。尾注,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结尾进行注解,强化本文全部内容的收获。

教学案例二,部编版教材《松鼠》一课学习时,课上教师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并利用“眉注”的方式让学生总结生词。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需要强化的知识利用夹注的形式进行记录。完成重要内容的讲解后,教师让学生利用眉批的形式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探讨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其他学生批注阅读的好习惯,实现自身批注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建立合理评价机制

提升学生对批注式阅读的关注度,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最终保证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案的科学落实。第一,提倡过程性评价,针对学生批注过程所运用的方法进行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同时关注眉注、夹注、眉批、旁批等方法的科学运用。第二,科学运用评价法,学生在进行批注式阅读的过程,教师应善于利用表扬等正面的方式,采取此种方式让学生科学完成批注,使学生能力得到进步。第三,重视终结性评价,每一节课后教师检查学生批注完成的情况。对批注方法运用不合理的学生进行指导,改变学生对批注式阅读的认识程度。对批注方法运用科学的学生进行表扬,让每一节课的终结性评价作用到学生身上。

教学案例三,部编版教材《桥》一课授课时,教师让学生采取批注的方式将文章进行段落与主题划分,完成划分后带领学生学习课程目标。本节课授课任务结束后,教师采取客观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自身不足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批注式阅读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最终学生在我的客观评价中实现批注方法的积累,完成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批注式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更具有应用价值,学生在对阅读内容批释、注解的过程中,可强化文章主旨与重点的理解。未来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应科学研究学生批注方式,重视阅读课堂氛围营造,让学生在兴趣机制保障下进行批注,实现综合能力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晓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18):66-67.

[2]安丽.浅谈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2(19):106-108.

[3]朱明霞.批注式阅读教学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J].小学生(上旬刊),2022(0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