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满意度提升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初中音乐教学满意度提升对策研究

王沫雪1,冯颖1

1.天津市物资贸易学校,天津 300384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音乐课由于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同时承担了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育的重要职能,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根据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教学满意度提升对策。

关键词:音乐教学;满意度;提升对策

一、引言

音乐课程的美育教育功能以及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为社会各界所熟知。教学满意度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一些研究发现,对教学满意度认可程度较低的学生更容易引发学业成绩低下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主体,考察初中生对音乐教学的满意度,并提出提升初中生音乐教学满意度的若干对策。

二、初中音乐教学满意度提升对策

(一)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开展差异教学

由于不同性别学生身心的显著差异从而导致初中生对音乐教学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在音乐课堂中的性别差异不仅仅只体现于音乐教学满意度,大量研究显示:不同性别学生对于音乐这一学科的认知差异广泛存在于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业自我效能感等诸多心理因素中。基于这一情况还需要音乐教师关注不同性别群体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于男生音乐学习兴趣进行深入了解,以满足不同群体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将学生不喜欢的作品进行精简,同时补充学生喜闻乐见的教材以外的学习内容,致力于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美育教育的主要平台。

初中生年龄多为12-15岁,虽然心智仍然尚不成熟,但是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认知能力,其个人兴趣倾向逐渐稳定。而初一年级学生的生活没有较重的学业负担,因此将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化具有现实基础。通过本研究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一些家长基于种种目的对子女开展了课外音乐培训活动,但是由于男生无论是身体柔韧性还是音准等方面均不如女生,因此男生接触的音乐学习活动较少,其接触的音乐作品则多以流行音乐为主。音乐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将教材以外的内容进行整合。

(二)构建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由于不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具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导致初中生对音乐教学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平衡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长期性、探索性的工作,而对于音乐初中音乐课堂来说,想要缓解地区差异则需要音乐教师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前提,以提高经济文化水平较为落后的周边城区初中生的文化审美为目的,构建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其对音乐教学的认可程度。

对于本研究中天津地区来说,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因此天津地区文化具有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风貌,津沽文化丰富多样,是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周边城区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将津沽文化引入到课堂中,例如“津沽秧歌”这一具有独特文化艺术传承的艺术门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建立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具有人文历史的特征,不仅符合新课标对于音乐教学的要求,同时也使音乐课堂成为发展学生美育的特色平台。

(三)引入多媒体教学

初中生对音乐教学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家庭收入差异,这是由于低收入家庭背景下的学生由于长期以来未能够接受相当程度的美育教育,而导致其学习需求水平的降低,从而提高了这部分学生对音乐教学满意度。基于上述情况,则需要音乐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音乐素养的同时,提高信息应用能力与音乐整合能力,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综合提高具有不同音乐基础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自新课改以来,教育部门强调在基础教育环节中需要将信息技术大量的应用于课堂中,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音乐教师也应基于这一要求,改变音乐课堂教师教、学生唱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这一形式引入到音乐课堂中,使学生的注意力从教材转移到丰富多彩的课件中。具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往往对音乐教学满意度较低,这是由于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不同音乐培训机构均十分注重自身师资力量。与经过市场化检验的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相比,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则多有赖于学校组织的针对性培训,在这种此消彼长的趋势下,势必会导致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学习满意度的降低。因此在音乐教师引入以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丰富的信息教学手段的同时,还应注重自身音乐整合能力,以增强学生音乐体验、欣赏音乐、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为目的。

(四)自主提高音乐教师综合教学素质

初中生对音乐教学满意度与音乐教师教学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根据本研究在初中生对音乐教学满意度对初中生音乐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其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经验更能够向学生呈现出符合其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因此,对于一般校音乐教师来说,自主提高音乐教师综合教学素质是摆在一般校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其中包括:(1)提高自身文化基础知识及表达能力;(2)提高自身音乐素养;(3)系统化专业知识结构。

随着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初中生向外界学习知识、自我发展的渠道十分丰富,尤其是对于“00后”的初中生群体来说,“00后”学生眼界更为宽阔,一般校的音乐教师应当根据“00后”学生特征,思考音乐教学与社会、人文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片面呈现教学内容,而是应将音乐课程所具备的美育功能通过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呈现,而只有具备较高文化基础知识的音乐教师才能很好的,将历史、文学等其他知识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将音乐教学内容赋予新的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表演。

参考文献

[1]孙懿坤.关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思考[J].艺术教育,2022(01):75-78.

[2]孟楠.国际化视野下音乐教育发展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2021(24):183-184.

[3]李蕾.幼儿音乐教育中激励性语言与学习满意度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2(0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