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基于OBE理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徐鑫鑫 ,肖永兴 ,张蓓

淄博市技师学院 255000

摘要:进行教育改革和课程资源的建设成为职业院校顺应时代背景稳步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该文立足“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将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入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设计,从定义学习产出、实现学习产出、评价学习产出、使用学习产出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为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OBE;在线开放课程;课程资源

引言

大数据、云计算、智慧校园等技术的兴起,使得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持续推进。为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的发展,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创新建设,实现行业企业的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同频共振是职业教育课程资源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OBE 指导下在线开放课程资源设计的理论基础

基于学习产出的OBE强调四个问题:我们希望学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为什么学生要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在OBE教育模式中,学生学到了什么和是否成功远比怎样学习和什么时候学习重要。

(一)教育目标理论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未能达到预期成效这一现象最早由欧美学家关注,而后 1860年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从知识的角度论述了教育规划目标论。赫尔巴特于1924年详细阐述了由教育目标逐步引导教学过程的重要性。1949年,泰勒原理更是深化教育目标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中教育目标的指导性。以上教育目标相关理论构成了OBE理念的根柢。

(二)能力本位教育

能力本位教育是围绕职业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组织课程与教学的教学体系。通过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这与OBE倡导的学习产出导向不谋而合。

(三)掌握学习理论

20 世纪,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教育发生变革。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随之诞生,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会教学内容,而只能决定他将要花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该项内容的掌握程度。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和适当的教学条件,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最终就能使绝大多数教学达到“掌握学习”的程度。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构成了OBE的假设支撑,也提供了很多思路。

(四)知识共享理论

知识与一般资产不同,它在交流和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才能体现价值。唯有通过知识的交流共享才把散布在各成员头脑中的零碎的知识资源整合。整合形成的知识资源又可以反馈到知识资源库中,形成知识资源系统。在此理念的指引下,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开放、包容、创新、生成的体系,构建过程中,增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能使知识得到充分的共享,促进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OBE理念下职业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优势

(一)建设目标将更加明确

OBE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先进教育理念。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以毕业要求和能力标准为起始点,将工作中的隐性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内容,课程教学从初始阶段就聚焦于最终的学习成果,要求所有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学习评价都以学习成果为基准来设计,从而达到能力内化与应用的目的。

(二)教学将更加灵活多元

OBE强调只要给每位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机会,学生都可以取得学习成果,但不一定同时或采用相同方法。OBE聚焦的是学生最终达成的顶峰成果,学生某一次不成功的学习,只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不带入其最终成果。OBE理念下,在线开放课程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开展学习,使得线上学习跟线下教学相比更加的灵活和个性化。学习评价将构建多元个性化的评价体系,而不是采用单一维度的知识记忆检测。

三、“互联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构模型的构建

“互联网+”的主要特征为构建基于OBE理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构模型指明了方向。OBE要求学生将掌握内容的方式拓展到具备解决开放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设计,要根据预期产出进行反向动态调整。

(一)定义学习产出

定义学习产出需明确、清晰地聚焦学习者应取得的核心能力与素养。依据学生、教师的具体要求以及行业领域动态的发展需求,及时快速的调整学习产出水平,同时,将所确立的学习产出定义进行细化,使其实现具体化、可操作化。

(二)实现学习产出

此环节主要是指依据学习产出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反向设计、生成课程资源。在线开放课程资源设计具体操作包括三个层级。

第一层是学习者和课程支持者。学习者是在线开放课程的服务对象和核心要素。学习者通过基本信息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理解、内化自学资源与活动资源,并输出学习产出。同时,学习者又是课程生成资源的创造者,促进自学资源和活动资源的迭代共生。课程支持者包括课程专家、企业人员、主讲教师和助学者等。课程支持者依据定义的学习产出决定并组织在线课程的基本信息、自学资源、活动资源和评价资源,在学习过程中起促学、助学、督学的作用,为其他在线课程资源提供保障。

第二层是基本信息、自学资源、活动资源、评价资源。课程的基本信息一般由课程专家决定,概括性地说明该课程的自学、活动和评价资源,学习者通过基本信息了解课程概况和学习进度。自学资源为学习者提供课程学习的核心内容。学习者可在学习过程中反馈需求和建议,课程支持者据此对自学资源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活动资源为组织和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活动提供辅助,活动资源的建设围绕学习者展开,在学习者视界的拓展和变迁中递进生成。评价资源主要用于形成性地评价学习者的学习产出,进而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第三层是学习产出。学习产出是学习者课程学习结束后实现的产出,由学习者、基本资源、自学资源和活动资源共同决定,由评价资源进行评价。

(三)评价学习产出

评价学习产出伴随着实现学习产出的全过程,可结合系统自动评价、学习者自评、互评、课程助学者评价等多主体、多方式开展,以便动态的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进行调整,更好的实现学习产出的效果。

(四)使用学习产出

学习者于学习、工作、生活中运用学习产出的过程。该过程既能直接检验学习产出,也能间接促进课程资源的优化。

由此可见,OBE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调动相关行业人员参与教育标准的制定和评估的积极性;清晰地确定了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该达到的预期产出;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估工具来发现学生的多样性,也促使学校发现自身与同类院校的不足。该模型明晰了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要素组成及其层级关系,体现了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结构功能化和系统生态化。

结语

在OBE理念的指导下,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将更加聚焦目标和结果,实施更加精准的教与学,促进师生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信息化能力的需求,也必将对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学生在线学习力、远程沟通能力和网络空间表现力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柏晶,谢幼如,李伟,吴利红.“互联网+”时代基于OBE理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构模型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7(1):64-70.

[2]郭倩文.基于OBE理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

[3]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