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概念的高职生植物组培课程教学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基于翻转课堂概念的高职生植物组培课程教学实践                 

朱秀蕾,叶红玲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农林与服装学院,安徽安庆 246003)

摘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不同与传统的课堂模式,而是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为主,课上以老师提问、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这种方法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的互动性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将这种方式运用于植物组培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1.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是指教师不再像传统课堂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学生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发布的视频讲解,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师生角色发生互换,传统课堂信息传授阶段是通过教师讲,生听来实现的;吸收内化阶段由学生课后通过作业、复习等活动自己来完成。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效果不佳翻转课堂打破了原有的学习流程,重新建构学习流程信息传授是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发布的视频、PPT,进行测试等活动完成;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来完成。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学生知识内化和吸收。

(2)课堂时间重新分配,传统课堂里,课堂时间由教师掌控,并且大部分用来都是教师进行知识讲解,满堂灌,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内化知识。在翻转课堂里,学习不再受时间限制,课前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学习,直至掌握所安排的内容。课内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师生、生生互动探究。

(3)教学目标有所改变,翻转课堂不但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知识的建构和内化,它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观看视频预习、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课内时间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教师答疑等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交流与合作能力等

2.构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课前观看教师发布的视频、PPT为主,课上以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和实际情况提问、学生根据课前的自学进行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具体教学过程可分为课堂前自主学习”“课堂中知识内化课堂后总结反思几个部分[3]。然而,大部分的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性比较差,这就造成课堂前自主学习课堂后总结反思很难完成,所以笔者提出对于高职学生的翻转课堂教学可以将这三个教学过程全部在课堂上完成,然而这种方法也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的压力也明显增加,是否能够在规定的课时数内完成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该课程总计教学72课时,理论教学课时占24课时,实践教学课时48课时。植物组培技术对学生总体要求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能识别常见的污染、褐变、玻璃化等现象掌握组培培养方案设计程序和器官培养要求掌握组培各流程环节与技术要求通过参观组培实验室,掌握组培实验室的场地选择和厂房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配制母液、培养基的制作、使用无菌操作技术,能熟练掌握培养基母液和激素母液的配制,并且能够独立完成培养基的制作和高压灭菌锅的使用,还要掌握通植物材料无菌接种技术通过个体植物组织培养的训练,掌握一整套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如掌握外植体的选择,材料的消毒灭菌,无菌接种,继代扩繁,生根培养,出瓶驯化移栽等技术通过学习组培快繁生产与管理,培养学生具有成本效益分析、生产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以植物组织培养的项目二“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为例,具体介绍。本项目将分10节课完成,其中理论教学4节课,实践教学6节课,每节课的时长40分钟。

第一步是进行理论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在学习通发布“MS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的PPT课件和短视频。课堂中,教师先介绍MS培养基的主要成分、配方及特点(40min),接下来在教室的多媒体电脑上播放MS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的短视频(20min),播放完毕后让同学们分组讨论(20min),进行组内试讲(20min),然后请学生课堂讲解(20min),接下来教师进行提问(20min),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进行总结(20min)。

第二步是进行实践教学,教师课前准备:在学习通发布“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实操视频和实验内容。课堂中教师先叙述本次实践操作的目的(10min),然后是同学们集体观看实操视频(20min),播放完毕后让同学们分组讨论(20min),组内试讲配制MS固体培养基的流程实操方法(20min),然后请学生分组模拟操作(120min),接下来教师指出错误操作(20min),最后学生提交自主设计一种植物的培养基配方,教师进行点评(30min)。

以上教学时间安排只是初步的计划时间。翻转课堂主要是将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所以在具体的课堂实施时,会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安排课程时间,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上课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也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增加相应的文献材料,参考资料等供学生学习。

4.翻转课堂的成效和检验

传统的授课方法的成绩评价是以总成绩=平时成绩30%+实践考核成绩30%+理论考试成绩40%,这种计分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翻转课堂的计分以总成绩=个人表现20%+组内表现20%+实践考核成绩30%+理论考试成绩30%(表1)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降低了理论考试成绩的百分比,增加了平时成绩的形式和百分比,有效提高了翻转课堂的互动过程和学习效果。

通过翻转课堂这种教学形式的实施,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增加,同学们之间有了更多的相互讨论机会,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降低了对学习的焦虑,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也促进了学生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对比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效果,笔者发现发现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其学习态度和理论考试成绩、学生的评教分比传统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由于翻转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分享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专注精熟学习及更高层次能力的学习,所以翻转课堂可以引起学生较大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且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讨论及学习,彼此成为学习的好伙伴,教师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成效。

5.结语

本文介绍了笔者采用翻转课堂概念在植物组培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从笔者的教学经验和量化的指标分析,翻转课堂的确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以优化个别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综合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该课程做进一步完善,后期还需要和其他授课教师积极沟通,使翻转课堂不仅在植物组培课程上得到运用,还能推广到其他课程的运用,从而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林,温涛,张玲.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助力与动力机制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9,44(3) :156‐162.

[2]KING A .From Sage on the Stage to Guide on the Side [J].College Teaching ,1993 ,41(1) :30‐35.

[3]马献力,刘汉甫,李芳耀,等 .翻转课堂在 《物理化学》 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J].教育教学论坛 ,2017(6) :23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