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美——小学美术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理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劳动创造美——小学美术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理念探究

谢秋丽

濮院茅盾实验小学  314502

摘要:在小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美术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艺术技能、艺术审美能力,而且要把劳动文化与美素素养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美激发学生的劳动,让学生通过劳动来发现美,使学生全面地参与到艺术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劳动;教学

小学美术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劳动素质。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为人类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财富,而艺术又是劳动所创造的。中国古人的智慧,如圆明园,西安的古城墙,大佛寺的建筑之美,到各种精美的瓷器,漆器,铜器,书法,绘画,剪纸,都是劳动人民的心血。艺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要提高学生的这种素质,最好的办法就是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艺术教学中去,把艺术课堂变成学习乐趣的源泉,从而促进学生的劳动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在劳动中感受创造美

正所谓,十年树人,百年树人。劳动是道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从学生的行为入手,采取各种教育手段,使儿童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中华民族是最热爱劳动的民族。劳动对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也是很有效果的。在劳动过程中,有时要求学生用手去做,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左右手,又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美术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理念策略

1在鉴赏中体会劳动的艺术价值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鉴赏是不可或缺的,老师可以多搜集一些与劳动相关的作品,或是带着同学们去画廊参观与劳动相关的作品,让学生阅读后,归纳出作品的特征,欣赏艺术,提高艺术修养,提高劳动意识。比如浙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在《我们爱劳动》这门课开始前,老师可以选择《初踏黄金路》这个与劳动相关的艺术作品,并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到工人的生活之中,体会到他们的辛苦,学生置身其中,不仅可以感同身受的领会到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学生置身其中,不仅可以感同身受的领会到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也能够领悟到农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成果。由于所选择的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老师也能透过网路搜寻与劳动人民相关的生活图片,使学生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作品,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与对生命的美好憧憬,进而加深对劳动的认同。

在小学版画教学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版画艺术展、实物鉴赏。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下载著名的版画艺术品让孩子们欣赏,引导孩子们进行版画创作,让幼儿对版画进行评估,,提升受教育者表达力的同时展现其对美术的认知,加强孩子的美术素养。在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教师要把自己的劳动技能与艺术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再通过不断的实践,使其达到更好的效果。劳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作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实际上,拥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容易做出较好的艺术作品。通过对劳动的渗透,可以优化课堂教学,使单纯、趣味的艺术活动更具深度,有利于学生思维、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把艺术知识与劳动技术相结合,把劳动精神和劳动技术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劳动技术水平。因此,在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中,把劳动教育融入到“实践”之中,是探索艺术课程和劳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2在创作中体会劳动的艺术魅力

在小学美术课上,最常用的一门课是绘画。绘画不仅是最基础的艺术操作,更是劳动人民劳动的最直观的反映,学生们可以用画笔、墨、纸、砚、水彩等作品,都是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美术课上,老师不但要向同学们讲解绘画的技术,还要通过他们所用的各种绘图材料来向他们解释劳作过程,从而使他们了解劳动之美。比如,老师在教学《我们爱劳动》时,可以将课文与同学们的劳动成果相结合,向同学们展现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光辉业绩;工匠们一心一意地为人民服务,辛勤劳作的场景;用他们的画笔,把这些感人的景象,用画笔把它们描绘出来,展现他们的劳动激情和快乐的劳动过程,使他们感受到劳动的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国家认同和自豪。亲手做一件艺术品,让其体会到劳动的美。

美术课是小学美术课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做手工作业时,不仅要动脑子,还要有身体上的配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头颅协调性。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比如,当学校的艺术节庆到来时,老师就会安排同学们去布置校园的艺术作品。首先,引导同学们熟悉校园,根据节庆的不同,选定适当的场地,再设计不同的场地,比如在学校的广场上建一座拱形的大门,再在拱门上悬挂一块写有劳动节日主题的横幅,并在那里张贴海报,说明如何参与。从校门出发前往主场馆,可以在每一个十字路口和拐角处设立一块指示前往主场馆的路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废弃的物品来进行布置版画,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创造时,要注意观察,思考,创造,寻找素材,制作。

3在和谐教学氛围中激发劳动兴趣

小学生对外部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探究和好奇,具有强烈的模仿和广泛的兴趣。在小学版画的课堂教学中,应更多地与学生的自然特征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创造力和动手动手的能力,同时重视课堂的趣味性,在把艺术理论转换为实践时,应给予学生们更直观、互动型的教学体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就好像浙美三年级下册《生动的表情》的课程一样,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自行组织小组。将学生的自然表情记录下来,再进行版画的制作。通过对孩子们的作品的鉴赏,可以感受到其他同学是怎样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热爱。还可以把家庭成员作为自己的创作的元素,把家庭成员的劳动表情记录下来,让他们的表情在作品中充分体现。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老师要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上来。在学生的协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能力较弱的学生,老师要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引导,要多给他们一些激励,让他们有更好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把劳动教学与艺术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已经在艺术教室里普及开来,它不但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而且也在无形之中对他们的劳动能力和素质进行了锻炼。同时,手工课也逐渐成为一门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课程,使他们对劳动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乐于通过劳动来获得知识。

三、在美育创造劳动价值

我们的教育家老舍曾说过:“劳动可以改造人的性情。”劳动教育应该贯穿于美育的全过程,它的作用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还表现在课外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从心灵上感受到劳动人民的伟大。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单元的校本课程。这种校本课程把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单元作品展也是一种故事性的展示,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劳动欲望,从而为以后的劳动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打下了基础,有助于学校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使艺术教育更具开放性,使学生热爱劳动,提升劳动素质,拥有健康乐观的身体和精神。

参考文献:

[1]洪雪婷.传统文化融合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9(30)

[2]韦帆.小学版画教学中培养受教育者美术素养的尝试[J].好家长,2018(50):188-189.

[3]诸红.关于小学版画教学中培养受教育者美术素养的尝试探讨[J].时代教育,2018(10):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