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通便方联合腹针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益气通便方联合腹针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孙春花    ,王秀平  ,东全山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810599

【摘要】:目的:分析益气通便方联合腹针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110例。用数字抽签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应用益气通便方联合腹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获得临床整体有效率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85.45%,P<0.05。结论:气虚型功能性便秘通过益气通便方联合腹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起到本标兼顾的作用,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身体机能,也减少了病情反复的风险。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气虚型;腹针;益气通便方;症状积分

功能性便秘可分为出口梗阻型、结肠慢传输型以及混合型,指的是非器质性病变诱发的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疾病发生和年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联,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非常大,也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我国中医多种治疗手段证实对便秘的改善效果显著,体现了操作简单、患者认可度高、安全性高等优势。研究分析了益气通便方联合腹针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110例。将110例患者用数字抽签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内有患者55例,有29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61~77岁,中位年龄(68.29±4.35)岁;病程1~4年,病程均值(2.15±0.73)年。对照组内有患者55例,有30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61~78岁,中位年龄(67.16±4.01)岁;病程1~5年,病程均值(2.23±0.75)年。将两组患者各项基础信息相互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选择乳果糖口服溶液(国药准字H20110266,雅培公司)和多潘立酮(片剂,国药准字H10910003,杨森制药),应用方法:乳果糖口服液,以每次15mL的剂量口服,每天用药1次;多潘立酮,以每次10mg的剂量饭前30min口服,每天用药2次。

治疗组予以益气通便方联合腹针治疗,具体方法:

1.2.1益气通便方 ①方内药物包括:30g白术、16g生何首乌、15g黄芪、10g太子参 、10g丹参 9g松子仁、9g柏子仁 、9g瓜蒌仁 、6g枳实 、5g当归尾 、炙甘草 3g。若患者存在夜尿频多、腰膝酸软加10g熟地黄、10g肉苁蓉;若存在口臭口苦加3g玄明粉、12g玄参;有肝郁状况,加10g香附、10g青皮。②用法:帮助患者准确配伍药物,加水煎制流汁200m,分为早晚两次空腹用药。

1.2.2腹针治疗方法 穴位选择足三里、上巨虚、曲池、支沟、天枢等,先对施针部位进行消毒,再予以针刺,得气后施以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手法,30min的留针,每天治疗1次。

两组患者均完成28d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治疗后病情变化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标准如下:患者治疗后基本那个保持2d排便1次,排便过程通畅,便质软润,显效;患者治疗后平均3d排便1次,排便时偶有不畅,便质相对软润,有效;患者治疗后每周排便次数基本没有改变,或基本无排便,无效[2]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对于计量资料x±s予以体现,t值对独立样本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体现;χ2检验;统计学软件应用SPSS21.0软件;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患者获得临床整体有效率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85.45%,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5

40

14

1

98.18%

对照组

55

29

18

8

85.45%

3讨论

便秘在我国老年人中发生率在15%左右,便秘的发生常能引起腹胀、纳差等不适,也会让患者情绪烦躁,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肛肠疾病的发生风险,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猝死风险[3]。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治疗临床多采用导泻和胃肠动力促进类药物,能够促进症状一定程度缓解,但并不推荐长久应用。

祖国医学对便秘的诊治经验丰富,多种手段对便秘治疗的效果获得了患者的认可。气虚型是老年功能性便秘常见的证型,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感受外邪是引发便秘主要原因,气具备温润和促进机体功能的效用,气能生血、生津,而气虚会引起机体运化失常,同时气会导致津液不足,使大便较难软化,健儿使得大便难以依靠大肠能力推出[4-5]。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治疗的重点在于益气健脾、润肠通便。研究中将益气通便方联合腹针治疗用于治疗组,益气通便方内的黄芪、白术有培本通便、益气健脾的功效,利于强化胃肠蠕动,同时能够促进肠道滋润;太子参能润肺生津、健脾益气;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能补气、润肠;何首乌能滋阴养血、补益气血;枳实能通便、行气;丹参、当归尾可祛瘀行血;炙甘草可调和药力。针灸具备调节脏腑阴阳和气血经络的效用,通过对相应穴位的刺激,能够对肠道神经系统相关神经递质起到良性的调节作用,还能为胃肠激素的分泌产生刺激作用,进而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

综合研究结果和讨论,证明气虚型功能性便秘通过益气通便方联合腹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起到本标兼顾的作用,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身体机能,也减少了病情反复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亨林,朱伟强,祁娜.自拟益气通便方灌肠治疗老年环形混合痔术后便秘50例[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1):58-60.

[2]金燕,祝炳军,周梅英.益气通便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4):88-90.

[3]王培森,王建民.益气健脾通便方联合针刺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肺脾气虚证35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6):69-75.

[4]许甜,丁义江.探讨针灸与骶神经刺激治疗慢传输型便秘[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2):131-133.

[5]易小军,黄姝,倪建俐.加味六磨汤联合针灸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J].吉林中医药,2018,38(3):339-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