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管制中管制习惯的重要性与改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空中交通管制中管制习惯的重要性与改善对策

林灵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618307

摘要:随着我国航空运输领域不断的发展,空中交通安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空中管制人员管制工作的习惯性对空中交通安全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实践工作中管制人员应以管制制度为准绳,对岗位习惯养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自身不良习惯,提升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态度,同时国家应重视空中管制人员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进而使其降低工作失误,保证空中交通安全稳定的运行,为空中管制工作的高效化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空中交通管制中管制习惯的重要性与改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管制习惯;空中交通管制;重要性;对策

引言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保障飞机安全稳定飞行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工作习惯是防止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产生人为原因差错的基本前提。当飞行活动出现冲突或需要处置的特情时,空中交通管制人员需要保持冷静,根据空中交通态势和工作规范、标准,拟定科学完善的应对措施,从而减少飞行事故发生的几率,避免损失,这一系列活动都必然会受到管制工作习惯的影响。诸如情绪波动、工作压力变化、沟通不及时等诸多坏习惯极大地拉低了空中交通管制的水平。因此本文将着重就管制习惯在空中交通管理中的重要性加以分析讨论,期望可以为当前的航空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找出解决办法。

1.管制习惯的概念

空中交通管理的建立是保证空中交通安全的首要前提条件,而实施空中交通管理方法具体是指通过对现有空间,机场、航路等加以综合统一的交通管理手段,以便于科学合理地做好空间航空器飞行秩序的安排工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空间飞机的流量,从根本上缓解了空间拥挤现状。在我国,由于经济持续地蓬勃发展,因此民航运输飞机数量也随之快速增长,但是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飞机航路航线相对集中,纵使我国各地都建设有大规模的飞机场,但大部分的飞机还是集中于省会等一线城市,比如在北上广的航线上,就比较易发生拥挤的情况,这样过于密集的交通流量带来潜在飞行冲突的风险增加。并且,如果几个飞机场当中的某一家因为天气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出现飞机延误的话,可能会造成整条航路范围内的大量飞机延误,而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飞机运输中必然会出现更加严重的拥挤。空中交通管制员在运行工作中,需要随时高度集中注意力,常常需要在极短时间内,拟定出空中交通指挥策略,所以一个技术成熟的管制员,对于部分业务技术通常会形成一部分类似于肌肉记忆的决策经验,这甚至包括在持续高压力、高负荷脑力计算过程中的精力分配,这些特性被称为管制习惯

2.空中交通管制中管制习惯的重要性

空中交通管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内容,与地面的交通管制相比,对空间冲突解决的要求较高,管制责任较大。作为一名合格的空中交通管制员,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这将直接影响管制工作实施的效果。管制员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管制工作习惯,是保证空中管制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在空中管制工作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具体来讲,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实际上是一项带有系统性、即时性和技术性问题的工作任务,因此在工作执行管理工作过程中,将具体实施的管理调度规则熟记于心,并根据当前空中交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科学合理的分类和评价,同时有效的根据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内容和以往的实际指挥工作经历,针对当前具体情况发出具体实施的命令,处理当空前空中交通管理实际存在的诸多问题现状,以维护航空器航行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秩序。而管制习惯正是在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员在经过长时间的分析与选择过程中产生最下意识的动作、思维和语言,因此优秀的管制习惯可以很高效地协助管制员高质量地进行指挥工作,而不良的管制习惯也会导致工作过程中产生了判断失误动作失败、语言应用失败等一系列现状,从而导致了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面临着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3.空中交通管制中管制习惯的改善对策

3.1完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制度

对于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来说,管制习惯决定了管制工作开展的效果,良好的管制习惯能够针对飞行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做出准确的反应和基本操作,进而保证空中交通的安全稳定运行。我国航空领域不断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出行和空中运输工作的效率,管制人员养成良好的空中管制工作习惯,能够实施规范化的操作,但是管制人员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需要以制度为准绳,尤其是管制工作行为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SOP)的。因此,制定科学完备的空中管制工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管制人员才能更具制度要求和规范实施标准化的操作,提高工作的整体效果,降低操作失误发生的几率,为空中交通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3.2培养管制人员控制压力的习惯

要想方设法提高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素质水平,引导管制人员合理调控工作压力,提升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能力和水平。首先,民航要督促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妥善处理压力问题,不因压力太小而松懈,也不因压力过大而急躁,并将此当成一种习惯,长期保持下去。当空中飞行活动一切正常时,空中交通管制人员要牢记管制规则和管制要求,牢记自己的使命,不可放过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其次,空中交通管制人员可以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模拟练习培训,对空中飞行活动出现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由此锻炼和检验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素质水平。在面对空中特情时,管制人员要努力控制紧张、恐惧的心理,根据管制工作规范,采取正确的特情应对措施,并使用标准的通话和用语传达给各个相关部门和人员,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带来的损失。因此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不能因为压力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并逐渐养成控制压力的好习惯。

3.3加强管制指挥的配合与提醒

空中交通管制员在工作流程中,还必须加强与各个单位和同组内人员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加强对彼此职责范围、工作规范和职责内容的严格限定,以做好在管制工作流程中互相作业的协调和指导,并尽量减少在整个管理流程中个别疏忽的情况发生。

3.4强化管制意识训练和培养

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除了要进行积极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岗位能力训练等,还要重视空中管制人员管制意识的培养。在管制岗位实践工作中,由于管制人员缺乏科学正确的管制意识,在工作中出现不同环节的失误,影响空中管制工作的有序运行。管制人员缺乏科学的工作意识,导致在工作中出现怠慢,工作情绪和状态松懈,进而出现管制差错问题,加大了空中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此外,对管制人员管制意识的培养还能够提高管制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管制部门通过积极的合作共同完成管制工作任务,进而使管制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面对突发问题时,能够集结团队的智慧和力量,高校的解决管制突发状况,保证空中交通的安全运行。

结语

总之,良好的管制习惯是保证空中飞行活动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素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管制人员应养成良好的管制工作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管制工作能力,进而面对空中交通管制中突发的各种问题能够更加有底气,高效的开展航空管制工作。

参考文献

[1] 石鹏飞.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 中国航班, 2019(21):3.

[2] 蒋守金. 空中交通管制中管制习惯的重要性及改善策略探析[J].  2020.

[3] 杨嘉钰. 管制习惯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重要性分析[J].  2021.

[4] 刘洋. 管制习惯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重要性[J]. 中国航班, 2020.

[5] 文韬云. 管制习惯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重要性分析[J]. 中国航班, 2020(5):2.

[6] 洪彬瑜. 管制习惯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重要性研究[J]. 中国航班, 2020.

作者简介:林灵(1981.12),男,汉族,四川省广汉市人,本科,工程师(专业技术九级),从事空中交通管理工作。

课题项目: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科研项目“基于云技术的学院空管运行管理系统”(ZJ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