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写作过程中生活化思维运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高中作文写作过程中生活化思维运用探究

洪瑜

玉溪长水实验中学  653100

摘要:众所周知,作文在高考语文卷面总分当中占有40%的分值,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语言匮乏、内容空洞、故事情节拖沓、表达情感失真的情况,进而严重影响了作文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在写作时,应将生活化思维与写作过程融为一体,并将个人的真情实感渗透到写作过程当中,这样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着重围绕高中作文写作过程中生活化思维的运用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作文;生活化思维;运用策略

1.引言

高中作文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作文当中的人物、动物、景物,甚至是学生表达和抒发的真实情感,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真实场景或者对生活真谛的一种感悟,因此,一篇质量上乘的优秀作文,必然经过了生活化处理,其创作灵感必然来自生活。基于这一理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当利用生活元素来搭建作文框架,利用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景、一情来丰富作文内容,进而创作出情感充盈、行文流畅、内容丰满、引人入胜的高质量作文。

2.生活化思维在提高作文质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1赋予文字生命力与感染力

如果作文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只是一些浮夸的辞藻,或者是不切实际的想象,那么,作文本身也将失去鲜活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比如在创作议论文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论点,引出了论据,但是却无法用一些鲜活的事例对论点进行验证,这种没有事实根据的写作方法,只会影响作文的整体质量,即通篇内容全是空洞乏味的理论表述,却没有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具体的事例。如果在创作过程中融入生活化思维,用现实生活当中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物对论点进行验证,那么,这种有理有据的议论文也能够充满生命力,读过之后也会被作文当中的事实论证部分所感染、所打动[1]

2.2有助于理性思维的快速成熟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正处在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学生在想问题与看问题时,极易产生一种独到的见解和观点,这对有效的解决各种问题将大有帮助。这种理性思维的形成恰恰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锻炼与培养的过程,而将生活化思维渗透到写作过程当中,则可以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力,帮助学生在生活当中更好的去处理一些日常琐事。比如每一位学生都有着丰富多彩的过往经历,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对这些经历稍做加工与整理,那么,学生将创作出一个又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每一个故事当中,这种说理与事实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提升自身的作文创作水平,并且,也可以促进理性思维的快速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面对各种现实问题时,表现得也将更加稳重、更加理性。

3.高中作文写作过程中生活化思维运用策略

3.1积累阅读素材,汲取生活养分

生活化思维的形成需要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支撑,在阅读各种书籍时,学生既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同时,也能够从书籍当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尤其在阅读一些国内外文学名著时,将收获更多的创作灵感。比如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和杂文,几乎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孔乙己、少年闫土、故乡、药、祝福、阿Q正传、狗的驳诘等著作,其创作灵感都来自于现实生活当中,读过之后,多数人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基于这一方面的认知,学生应当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接触更多的与现实生活题材相关的文学著作,这样,才能在阅读过程中逐步产生写作灵感,进而创作出更多的佳作。

3.2体验生活,提升社会实践力

在写作过程中运用生活化思维,需要学生的脑海当中能够存储更多的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如果学生每天只是来往于家和学校之间,而缺乏生活实践力,那么,学生创作出的作文内容也将与现实生活脱轨。因此,高中生应当合理安排好个人的业余休息时间,除了将精力用在学习上面之外,还需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平时,与家长之间尽可能的多沟通、多交流,进而从家长的口中获取更多的与生活相关联的信息。当这种生活化的信息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学生在写作时很容易将这些信息转化成为灵动的文字。比如在校期间,学生将参加的各种文艺及体育活动记录下来,在家期间,可以将自己身边每天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可以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转化成文字,这样一来,生活当中的这些场景和真实发生的事都会成为学生创作灵感的源泉[2]

3.3借助信息载体获取生活点滴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使得海量化信息直接涌入到现实生活当中,因此,为了获取更多的写作灵感,增强作文的可读性,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更多的生活化信息。比如时事资讯、体育动态、经济资讯、百姓心声等,这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化场景与信息,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使学生从写作瓶颈当中快速走出来。

3.4增加互动交流频次

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因此,学生脑海当中存储的生活化信息也存在明显差异,以至于在写作过程中,有的学生能够信手拈来,在有限的时间内创作出高质量的作文,而有的学生由于欠缺生活经验,写作过程也步履维艰,甚至绞尽脑汁也难以创作出一篇完整的作文。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在校期间应当通过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来增加互动交流频次,进而通过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生活经验,来充实和丰富作文内容。比如有的学生生活经历丰富,在交流过程中,其它小组成员可以这些丰富的个人经历转变成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然后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作文内容当中,这样一来,作文内容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作文质量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4、小结

高中作文的写作难度越来越大,对内容的完整性、故事性、真实性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应当积极运用生活化思维进行写作,将生活当中的真人真事真情感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以此来增强作文的可读性。同时,学生也应当养成一个擅于观察生活、擅于留意生活的好习惯,并将生活中的人物、场景、景象转化成为优美的文字,这对丰富作文内容,充实作文情感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军.生活化思维在高中作文写作过程中的运用浅析[J].作文成功之路,2021(33):62-63.

[2]邸成明.高中作文教学中生活化素材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0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