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小组合作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浅议小学小组合作学习

楼丽花

                  义乌市春华小学   3220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进行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体现。

关键词:小组合作 意义 过程 策略

随着教育事业的推进,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的出现则正好弥补了这个需要,它的出现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凸显了出出来,既能培养相似的合作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认知能力。不过,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备好每一堂课,尤其是交给学生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包括需要他们合作完成的任务和思考的内容,给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任务,还要掌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已经开始我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非常注重小组之间成员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团队合作学习中去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如下优点:1.锻炼小组成员间的默契,合作学习能力,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2.小组之间会形成良性竞争,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3.会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达到互帮互助,增进友谊的目的;4.能够更好地完成各种教学目标。因此,开展小学合作学习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学习模式,并没有固定的套路,在教学实践中,我是从这几方面入手的:

1.注意小组成员编排的科学性

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成员的组成既要考虑到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又要考虑他们原有的性格、情感特征等非智力型的合作基础。其分组方式采用异质分组,在学习成就与学习者能力方面同时我们还在积极地对分组的形式加以尝试与优化,而不局限于固定不变的分组模式,比如有时为了营造竞争的氛围,尝试按男女生进行分组,有时为了合作的密切按兴趣进行分组,也有时为了合作的便捷按座位实施组际合作形成大组等多种做法。

2. 创设恰当的情景

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小学生还是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好学、天真是他们的天性。我们观察每一堂课的教材可以发现,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这样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正所谓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例如五年级下册中“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本来枯燥的小数和分数,创设了王国这样富有童话色彩的情境后,学生就很轻松进入到学习中去……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3. 明确学习任务

组内成员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可以分为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甚至是专提反对意见的“反对人”,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同时,也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当然,这些任务必须要严格参照教学目标进行,不能脱离轨道,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尽可能使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以达到教学目标的目的。

4.活动探究,合作

一个任务抛下去以后,就要立即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的最主要的过程,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应该参与进去,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每个人完成自己的责任分工以后,同组成员相互交换意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例如:还是五年级下册中的《星期日的安排》这一课中,讨论分数混合运算这个过程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每个人都是有发言的,利用旧知探究新知,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浓厚,很好地完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这样,小组合作的优势就非常明显!

5.交流、评价

小组合作的最终环节就是交流评价。通过交流评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效率。当然,交流评价也是有要求的。要求学生要用口语尽可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和小组的意见,也还要能够评价出其他组同学的学习成果。这个环节,是体现孩子们口语表达能力的最好的一个环节,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教师要以鼓励为主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评价。在教师作出评价是要突出整个小组不突出小组中的某某学生。从而使孩子们在合作中更好的成长,在集体中不断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还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肯定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有一些成果,但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表达能力好的孩子肯定表现机会更多,那么相应的,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就会失去一些表现的机会,容易出现优等生占据整堂课的情况,从而导致班级两极分化严重。如何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以后去进一步探索!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长期处于教学一线中,,我始终相信,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实践、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通过课程改革的积极引导,小组合作学习一定会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新课标》2011年版;

2.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3.《教育心理学》,程功、陈仙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4.《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钟启泉、崔允漷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