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

张丽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田家炳中学 072350

摘要:思政课程是思想和政治方面的引领,其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实现认知和情感的结合,可以很好地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深入教学改革的目标和进程,更加高效地发挥出学科教学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快速前进。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政教育;融入策略

引言

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思政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思政教育不仅要在思想政治学科中落实,还要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发挥多元共促的作用。数学教育也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中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育人资源,与德育教育融合,形成科学的育人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数学课程思政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要如何实现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这些都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坚持中改进和加强思政教育”的指示,努力做好数学课与思政课的协同。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思政教育和学科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以往的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往往功利心很重,片面追求升学率,更加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这样的培养方式已经不再符合新时代全课程育人的格局和目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能够进一步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的教育目标,也是牢牢把握教育政策、跟随时代步伐的重要途径。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内容抽象、逻辑性强、知识点繁多等特点,教师要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之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教师应当加大对高中数学中的思政元素的挖掘,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思政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令其知识素养与人格素养同步提升。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在“双新”背景下,高中数学新教材更加凸显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历史,数学教师应该深人挖掘蕴含在新教材中的“中国数学”元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比如,在二项式定理教学中,教材专门安排了“数学探究:杨辉三角的性质与应用”。在探究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对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有了深入的认识与探索;另一方面,也就是更重要的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我国对二项式系数的研究要早于欧洲500年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高的,是值得我们自豪的。这样的“中国数学”元素在新教材中随处可见,只要教师用心挖掘、有意渗透,就可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设计练习题融入爱国教育素材

在学习函数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广富林地区位于上海市松江大学城附近,是三国时期东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2019年,考古队在广富林古墓群中发现了大量陪葬器具,包括礼器、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求解:1.已知生物体死亡后其体内的碳14会有规律地衰减,约经过5730年便衰减50%,根据这个规律,写出生物体内碳14含量f与死亡时间x的关系式。2.某考古队对出土的动物残骸进行了碳14检测,发现残骸内的碳14含量约为初始量的48.5%,问这些动物大概距今多少年?这道自编题目体现了中华历史之优秀,文明之深厚,学生在探索习题答案的同时,有效增强了文化自豪感,起到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三)立足科学智育因材施教

以“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间的关系”的教学为例。课程伊始,教师可以先展开课堂提问,通过几个数学问题来初步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对数函数是否属于基本初等函数范畴?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前面学习过的函数有什么异同之处?它的定义域和值域又有怎样的规律?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思考和学习教材内容,有效活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接着,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指数函数引入对数函数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学习指数函数时的方法模仿学习对数函数,尤其要对其图像和具有的性质进行仔细推敲。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组,每组设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并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单,将其作为校本作业的核心模块,引导学生开展互助学习,以此有效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四)加强课外实践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在学习了“统计”相关的知识后,我们能够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某药品在广告中声称,一个疗程见效,两个疗程康复,那么这些广告语的可靠性如何呢?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这种差异也会使我们在使用相同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康复的程度各不相同,所以,这些广告语的有效性应当与数据样本的采集基数及群体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广告中没有对详细数据进行标注,则说明该广告语存在夸大的成分,并不具备实际效果的可参考性。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我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及法制意识就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我们也能够及时给予身边的人正确的参考意见。

(五)引入数学家故事培养思维品质

以“二项式”为例,课上教师可适当引入相关数学家的历史故事。比如在课上为学生讲解“杨辉三角”。“杨辉三角”,又称“贾宪三角”“帕斯卡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欧洲人帕斯卡是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的,比杨辉要迟393年,比贾宪更迟达了600余年。可以说“杨辉三角”是我国古代数学的杰出研究成果之一,也是最为杰出的数学故事典范之一。得益于我国古代数学家孜孜不倦、求真务实的数学精神,才能够早于欧洲数百年发现“二项式定理”,能够把二项式系数图形化,把组合数内在的一些代数性质直观地从图形中体现出来,是一种离散型的数与形的优美结合。通过上述知识讲解,学生可以得知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历史故事,明确我国数学在世界数学中的地位,进而可以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强大动力,并且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结束语

高中数学课堂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应该从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地挖掘数学教材以及知识点之中的德育素材,并将这些素材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不仅学习到数学知识,也掌握其他的能力,比如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善于思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与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能够为他们日后的进步和发展铺路。

参考文献

[1]杨美.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8):174.

[2]潘自发,陈文略.课程思政如何有效融入数学课堂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43):8-9.

[3]钊亚萌,孟秋.高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辽宁青年,2020(17):65.

[4]罗成英.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06.

[5]武丽莎,朱立明.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生成机制与培养路径[J].数学教育学报,2021,30(4):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