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教学研究

1赵俊婷,2赵宏伟,3张玉华

1济南历城一中 

2 中环认证(上海分公司)

3济南理工学校 

摘要: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在现代社会,我国仍然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现状不够理想。因此,地理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愈发突出,也成为目前的教育重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目前的学科内容选择更为有效的引导方法,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理念,让学生未来能够运用自己所学为我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所服务。基于此,下文就围绕着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内容教学的实施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按照教材要求为学生导入一些不同理论知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将地理和生活进行有效的衔接,让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去解决一些不同的问题。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围绕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全面的构思,采用有效的教学引导方式,推动教学工作的高质量进行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内容教学的实际益处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内容在教学中占据了比较明显的地位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比如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之前的学习中主要是研究教材内容,他们可能认为地理学习没有太强的现实意义但是在推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时,教师能够立足于现阶段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来学生进行分析在这一环节中,能够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在学生了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之后,他们还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生态学知识来解决一些来围绕着现阶段我国的环境保护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在此情形下,能够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储备更多优秀的人才力量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探究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内容教学的实施措施

在高中地理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推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内容教学工作的高质量进行,教师必须要结合目前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教学工作的高质量进行。有此,下文就围绕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内容教学工作的实施提出几点可行建议

(一)发挥技术优势,了解环境保护现状

对于很多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在高中阶段所接触的一些学科内容较多,所以有些学生可能将重心都放在了学习成绩的提升上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不够了解,没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甚至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学生还做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因此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内容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就可以针对于一些背景内容进行导入如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去进行观察,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还不够了解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实际引导,在这一环节中,如果教师采用说教或者是灌输式教学法,可能教学的说服力不够强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发挥现代技术的实际优势,来增强教学的说服力比如在教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内容时,学生需要了解到我国的环境问题还有环境污染情况,如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还有大体污染等,并且需要了解其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可以提前去搜集与之相关的一些视频资源在收集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并非一味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相反,教师可以通过一种直观对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我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之前以及在遭受环境污染之后的视频。通过这种直观的对比,能够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有更为深刻的学习感触,能够为了守护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在此情形下,能够增强教育的说服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和感悟

(二)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实施效果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主要是在课堂上来引导学生针对于一些不同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并且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特定的地理问题但是在这一环节中,整个课堂教学仍然呈现出了一种理论化的趋势所以教学的实效性不够强。因此,在推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内容教学时,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书面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那么学生很难深入地去掌握一些重要的学科内容。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可以及时转换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不同的地理实践中在实践阶段加深学生的学习感触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的实践方式第一是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去完成生态环境调研活动,如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学校周边的某一块区域作为调研对象,在调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去观察周围环境的实际特点以及在周围环境中是否有一些不同的环境问题,研究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特点在学生进行观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去拍照和记录,然后在课堂上

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着周边的一些环境问题来进行讨论,比如学生可以围绕着目前环境问题的出现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一些解决建议,启迪学生的地理思维再比如教师还可以利用暑期时间引导学生去完成大型的社会实践,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环保部门中去进行观摩学习,并且能够承担相关的环保志愿者角色,能够和一些专业的人员进行学习,去进行体验和尝试,了解如何有序推进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这样的教学实施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地去分析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并且在提高自身环保意识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宣传力度,用自己的一些亲身行为去影响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共同为建设和谐、环保社会而努力,以此推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内容是教学中的重点为了推动教学工作的高质量进行,教师需要立足于现阶段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能够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有效的引导策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主动承担环境保卫者角色。

参考文献:

[1]邢海虹, 杨梅. 基于乡土资源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20):3.

[2]陈露.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环保教育的渗透[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4):2.

[3]朱有禄.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