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管理对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失眠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程序化护理管理对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失眠率的影响分析

张羽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摘要】目的:评价程序化护理对子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程序化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风湿免疫科;心理状况;生活质量

正常群体的免疫力可以帮助机体抵御外界细菌和病毒的侵害,当有细菌和病毒侵入人体时,基体就会发出警报,动用免疫力将病菌清除。部分患者其正常免疫功能受到削弱,出现致病性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细胞异常活化增殖的情况,产生多种炎症因子,细胞因子和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开始攻击正常机体的组织器官,造成皮肤关节器官损害,引起一系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1]。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主要包括200多种,最常见的是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骨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疾病通常会伴有风湿骨痛和发热多器官受损等症状。对于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早诊断,早用药,尽量使风湿免疫患者的病情在发病初始阶段得到控制,诊断越早其停药越容易[2]。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越早的接受治疗其关节侵害的程度越低,采取规范化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缓解风湿免疫系统患者的病情,风湿免疫系统通常会导致多器官受损,对药物的反应也存在个体差异,临床表现多样,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在药物选择上应选择最合适,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本文通过对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旨在探究其对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平均年龄(52.77±2.34)岁,观察组25例,平均年龄(53.26±4.12)岁。

纳入标准:(1)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与感染;(2)患者精神异常。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程序化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汇报给主治医师,并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保证患者日常饮食清淡,多吃维生素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油,过咸,过糖的食物。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减少高血压的出现。为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用药指导,住院时的注意事项等,并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由于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及精神和身体承受着巨大压力,容易出现抑郁,烦躁,抵触等负性情绪,不利于展治疗。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当患者出现情绪问题时,应第一时间给予心理疏导,帮患者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包括洗漱,刷牙等等,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行动不便,因此应在患者洗漱间内放置防滑地毯,避免患者摔倒,为防止患者出现坠床危险,可谓患者病床旁增加护栏,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防止患者出现压疮。

1.3研究指标

对比组间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组间患者心理状况

对比组间患者心理状况,由结果可知,观察组心理状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组间患者心理状况

组别

例数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25

59.36±5.47

45.37±2.76

55.74±2.84

49.39±2.47

观察组

25

58.43±5.69

32.18±2.96

56.41±2.38

39.48±2.73

t

-

0.745

20.612

0.146

17.024

P

-

>0.05

<0.05

>0.05

<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组间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由结果可知,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比组间生活质量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躯体疼痛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对照组

25

53.69±2.36

54.96±2.14

58.64±5.98

79.25±1.84

74.36±2.36

观察组

25

62.55±2.47

63.97±2.25

68.84±5.06

85.94±1.48

82.67±2.51

t

-

28.240

30.651

10.834

17.693

20.888

P

-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临床上患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通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发热,肿胀或在晨起时和不活动时感到关节僵硬或严重食欲不振等情况.随着疾病的发展,症状往往会蔓延到患者的手腕,膝盖,肘部,臀部和肩部等,大多数情况下症状发生在身体两侧的同意关节部位。导致该类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产生炎症反应,使得滑膜增厚,最终破坏关节内的软骨和骨头。据统计,女性患有风湿免疫疾病的概率相较于男性群体较高,该类疾病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患者中,存在风湿免疫系统家族史的患者患有该类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大,长期吸烟,过度肥胖或长期处于二氧化硅等环境中的群体更容易患有该类疾病。当患有该类疾病时,还会引发骨质疏松类风湿结节,感染心脏问题,肺病等一系列并发症。常见的诊断该类疾病的方法可通过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类固醇药物和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生物制剂等。本文对风湿免疫科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通过对风湿免疫科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使其保持心情愉悦,增强自信心,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日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冬宾,陶丽华,徐婧,郭倩,李记,石连杰.新成立风湿免疫科5年住院患者疾病谱和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07):1075-1078.

[2]曾燕聪,李湘,黄双英,陈波.临床药师干预对肾内风湿免疫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成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8):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