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工会参与“三全育人”工作的创新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工会参与“三全育人”工作的创新实践研究

谭,芳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53

摘要:新时代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赋予新内涵,担负着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三全育人”理念对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全新要求。高职院校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助力学院全面完成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正确认识工会育人定位与优势,积极探索实现促进“三全育人”有效发挥作用的路径,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实力。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

课题研究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工会委员会2022 年全省教育系统工会调查研究立项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工会参与“三全育人”工作的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YGHKT2022103)的成果。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总要求,开创新时代高等教育建设新发展局面。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高校工会在党的领导下,结合工作的性质与特点积极参与,将“三全育人”的重任落到实处,开拓新路径,谋划新发展。深入分析工会在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中的组织体系优势、教育引导优势、宣传动员优势。从基层推进、工作机制、作用发挥、人员参与等层面进行调研,梳理归纳工会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践中的不足。提出高职院校工会参与“三全育人”工作的创新实践四重路径。党建引领顶层设计;制度创新规范育人;队伍优化强化师德;育人实效学生参与。

1高职院校工会参与“三全育人”工作的优势

1.1组织管理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前学生的发展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要求。因此,在高校中大力提倡“文化育人”,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指导。高职院校工会工作是高等学校在党的执政地位和作用下,针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一些基础性的推动工作。工会可以将全体教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且作为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已经成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是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重点。为了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高水准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作为纽带,工会作为高职院校展开建设工作的一个强有力补充。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广大的工会基层组织,从观念上对教师进行引导,以切实的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三全育人”工作的重点是“全面”,而高职院校工会则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调动整个学院的一个机构,依据自身的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优越性,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体制。并且还可以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现状,设立不同的委员会、教师动员会、提案议会、监督委员会和教代会等。每个部门都配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工会还可以依靠组织管理的优势,“上传下达”贯彻党的领导方针,监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内容中,强化高等职业院校和党组织、校内各个部门、教师与学生、党组织、党支部干部、党员、校务管理层等多方面的联系。在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施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工会都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给予处理,可以为党委提供决策性的数据支撑,为“三全育人”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教育引导方面。立德树人是实施“三全育人”的基本条件。“立德树人”最重要的就是“立德”二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明确的指出,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使命,就必须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树立创新精神,强化“育人”教学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工会是一支具有思想水平较高,专业知识和实践基础过硬的教师队伍,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文化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工会还能够通过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工会的育人工作展开民主监督和综合考核,能够不断的提高其本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党的基层引领,为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打下思想认识的基础。高等职业学院工会的育人工作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充分利用工会的引导作用,找到切入点,积极推动教师道德的发展。以德促新,在“三全育人”中,指导教师还需要考虑根据专业特点,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不断探索在文化教育、专业技能教育中应该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以此来加强教育教学的适用性和目的性。

1.3宣传推广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已经被应用与各个领域之中,高等职业学院工会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工会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公示栏、大礼堂等各种有形的传播场所,还可以利用网上传播来拓展宣传推广的渠道。比如学校的官网网站、校园论坛、贴吧、校友交流群、微博等平台来拓展工会的影响,强化对于工会的认知,积极宣传和推广工会的管理工作,同时,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介的优势,打造线上线下的营销方式。在“三全育人”工作中,能够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全面的、覆盖比较广泛的网络系统,并且在系统中还可以整合海量的网络资源。利用工会与师生之间的联系,可以开展定期的宣传讲座、参观展览等宣传教育活动。此外,可以由各级党组织牵头,自主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并以各种方式对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工会和得奖单位予以表彰。树立榜样力量,以表率进行示范,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参与中增强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强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扶持和监管,不断拓宽其覆盖的职能监管范围,让“学生会”和“工会”能够相辅相成,不断完善学校的环境建设,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氛围,借助网络+的工作模式,来提升育人的工作效率。

2高职院校工会在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基层组织管理有待加强,指导力度未能落实到位。“三全育人”工作中,工会在基层的工作中还不均衡,一些基层的工作环节比较薄弱,未能注重“三全”。没有真正落实好基层工会的领导作用,没有发挥出工会的力量。一些工会人员在工作上和服务上还存在不足,主动作为的问题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要在持续加强服务,提升广大教职工幸福感上下功夫。但部分基层工会工作积极性不足,职工的组织结构与其职能不匹配。在工作的革新上,要不断提高工会的工作水平,就要激发工会的工作热情,提升职工队伍的综合能力,改进工作作风和服务方式,增强基层组织的团结意识。为此,高职院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基层组织的管理问题,加强工作的指导力度,明确工会组织的建设方向。

2.2工作机制需要建立健全,责任考核体系过于片面。部分高职院校工会管理工作中对于一些体制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没有落实到位,一些制度在制定后就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很多情况下都是“走表面程序”,缺乏实质性,监督力度薄弱,没有健全的制度实施工作责任制,问责不清,不能真正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为了发挥出工会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首先就应该注重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加强考核,严格问责,建立和完善工作长效体制。很多现状问题都是由于现行制度有待完善,或者是条例有待规范而引起的,制度执行力度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制定了何种制度,前提条件时要确保实施和执行,如果没有严格的实施,再完美的体制也不过是一个形式,没有任何实际的价值意义;如果执行不力,就会造成监督不力,监管失效,那么,这个体系就会如同虚设。为此,工会必须将强化监督作为一项制度建设的重点,健全管理制度与奖惩责任机制,强化监督,发挥出外部检查和内部监管的双重作用,为“三全育人”工作优先做出表率。

2.3工会重点偏离育人实况,三全效果有待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工会是一种广泛的、综合的团体,为广大职工做好工作是工会的职能所在,并且工会也是一种纽带,可以加强高职院校全体师生之间的凝聚力。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工会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保障教师合法权利与利益纠纷等问题上,而对其实施育人的效果中还存在着不足。如何有效地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发挥出“三全育人”的本质作用,是当前高校工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但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利益冲突。工会是学校与全体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纽带,不仅起到上传下令的作用,还要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好基层的工作,要协同“大家”,统筹“小家”,处理好在利益分配上的冲突,要做好调整和优化,调动师生从学校的整体出发,从共同的利益出发,主动投身学校发展和文化建设中,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因此,工会要以“竭力至诚,以为职工服务”为宗旨,积极建立服务职工工作制度,为广大师生办实事、解难事。

3新时代高职院校工会参与“三全育人”工作的创新实践研究 

3.1强化工会自身建设,提供育人组织保障。高职院校工会要在党委的带领下,加强政治性、群众性、实效性,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党的根本目标,要发挥带头作用,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思想,和全体师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坚决抵制和防止机关化、形式化、享乐化、娱乐化等不良风气。积极帮助管理层按时组织好职工代表大会,主动登记和上报,针对“三全育人”推进工作要提出建设性的问题,并且提出专业的处理意见,协调各个部门共同解决难题。各级工会要主动服从党组织的领导,要及时请示上级党组织,要把重大问题报告给上级党组织,如实地反映现实问题,并提出工会立场下的看法和建议。通过开展党建工作“我为全体师生做好事”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管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工会在党建工作的桥梁和纽带的功能。

帮助党组织从广大教职员工中挑选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推举其担任工会领导职务,以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其领导班子的建设。要做全体师生的良师益友,做好教师队伍的骨干培养,做工会队伍建设的能手,做负责协调关系的专家,做关心服务教职工的榜样;要时时刻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勤奋、踏实地完成工会的本职工作,不断努力,拼搏进取,去赢得全体教师的信任。并且还需要重视教职工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积极进行安全教育、文化教育、健康教育,定期对教职员工进行身体检查,组织卫生保健活动。还需要密切注意教师的心理状况,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和掌握教师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实质问题,调整情绪,化解教学上和生活上的矛盾,让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计,把学校的规范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工会要强化学校民主管理,确保教师有权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有权了解学校的重要事务。要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教师不断转变工作方式,增强管理和服务的观念,不断提升工作的执行力和效能。

3.2重点聚焦课程思政,创新育人工作模式。在全面贯彻和执行新时期高职院校座谈会的要求下,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真正的提升“德育”的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本校内的师资力量,切实履行好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责。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探索知识传递与价值引导同步发展的有效路径,将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充分发掘各种课程所包含的思政教学要素和思政教学的作用,不断推进全体教职工的育人机制,力求形成“全面思政”的教学模式。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培养一大批具有“政治教育”作用的示范性通识的专业教师,发展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的系列课程,总结出一套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活动,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育与评估机制,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创造“精品课程”,立德树人,树立三全育人的良好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与互帮互助的平台。

工会可以组织“劳模在校园”、“工匠精神竞赛”等活动,建立劳模创新工会小组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劳动精神。以“劳模”、“榜样”、“工匠”为核心,以“双创”为目标,以“校企”为平台,开展以“双创”为中心的“创新人才教育”。通过产学研合作、支部基层建设、校企合作等方式,实现了互利双赢。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工会要进一步强化团队之间的协同,深化科研的交流,促进科研合作。探索校企党建和工会共建工作,建立党支部和工会组织对接机制,积极探讨,共建创新理念,服务意识,增强全体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工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三全”的教育效果。以先进典型案例的评选等方式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在实践教育和文化教育中的渗透,让基层中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可以在文化育人中发挥出榜样作用。深挖优秀的实践经验,集思广益,争做“智多星”,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成才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发挥工会教育的桥梁作用,构筑同向发力的党员队伍,构建一个协作的教学系统,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

3.3深化学院综合变革,全面履行教育职能。工会要从整体上提升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综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全面推动高校德育制度建设设置,持续完善三方面的教育体系,构筑课堂内外相三位一体、线上与线下、校内外相结合的三全育人模式工作模式。以“三个全面”为核心,加强“全”教育。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教育,通过优秀模范的评选,宣传教职工的先进模范,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以为人师表为榜样展现,以育人工作为基础,努力奋斗,创造一流的双师型教育团队,深化学院的综合变革,全面履行教育职能,使全体教师的思想品德、专业素质、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开展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调动全体教师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校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还需要坚决贯彻好党委的带领,按照规定,配合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做好教育职工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认真完成服务工作。以全体教师为对象,加强对教代会的教育,深化对教代会的认识,努力提升教代会的整体水平,展开民主管理和内部监督。加强各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交流,要有创新的突破思路,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发挥好教代会的作用,强化科学性的讨论与综合,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建立协调建议的协调机制,保证每项建议都能落实,每件都能得到落实教师和学员身上,提高对于高职院校工会工作的满意度,从而做好“三全育人”工作。

4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高职院校工会参与“三全育人”工作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工会在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基层组织管理有待加强,指导力度未能落实到位,工作机制需要建立健全,责任考核体系过于片面,工会重点偏离育人实况,三全效果有待全面提升等。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强化工会自身建设,提供育人组织保障,重点聚焦课程思政,创新育人工作模式,深化学院综合变革,全面履行教育职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高素养的应用人才。也要在工作中实践,不断理论升华。为同类高职院校工会参与“三全育人”工作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赵雪琛,李九丽,李元稚,李斌.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工会在育人工作中的定位及实现路径研究[J]. 科技风,2021(31):174-176.

[2]马婧智闻,丁希忠,郭一萍.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工会在育人工作中的定位及实现路径研究[J]. 知识经济,2020(07):129-130.

[3]鲍博,张文平,贾水库,孟兆磊. “三全育人”视阈下高校后勤工会的地位与作用——以北京科技高职院校为例[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20,35(03):36-41.

[4]刘文宇,伦嘉言,范静. 框架分析视域下“三全育人”政策的演化与推进建议[J]. 现代教育管理,2020(09):14-21.

[5]王岩,冯爱玲,高晋蓉. 如何发挥学院工会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 作家天地,2021(08):187-188.

作者简介:谭芳(1974-),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