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下的山水绘画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下的山水绘画探索

蒋烨

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 要:老庄之道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核心之一,主张“出世”,崇尚自然之道,追求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其中“无为”、“天人合一”以及“中和”等核心思想给予我们无限的思想养分,让我们的历代文人画士在艺术的创作上有了更多的可能,并给予他们强大的精神力量。本人通过山水国画的学习来感受充满魅力的老庄之道。

关键词  无为  天人合一  中和   逸格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庄子》,主要阐述的是技与道的关系。上面的所谓“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使得庖丁从技术上获得享受,而这种由技术所换来的精神上的享受,却并不在技术的本身。这需要庖丁放下对技偏执的追求,不被技术所束缚,从而真正的享受解牛的自在和乐趣,庖丁的这种技外见道和庄子所提倡的道不谋而同。

老庄所建立的最高概念的“道”的目的是要在精神上与道为一体,而所谓之的道则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无为、天人合一、中和等这些都是道学中核心的观点。无为并不是字面上的无所作为,它强调的是一种自由的活动,不强调最终的目的和结果,采用更开放性的思维和行为,没有束缚的程序和框架,达到一种无限的状态从而真正做到自我解放。天人合一是探索人与自然的最佳状态,西方文化强调科学,强调“主客分立”,而我们强调天人合一,运用一种统一的立场看待人与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能够达到天人合一,我认为专注和开阔是关键。人在专注的时候,是与世界融为一体的,那种忘我的状态好像就能够触碰世界的终极,时间在那一刻瞬间可以凝固成为永恒。开阔则是让我们不再拘泥于身边的人和事,把焦点放在更大的自然和世界的对象中,在这个强大的磁场下,纷纷扰扰也不再成为问题。中和更像是一种指导方法,“和”是指事物的多样统一或者对立统一,是矛盾各方面的统一实现;“中”则是指处理事物矛盾的一种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是实现统一的方法和途径,两者紧密相连,相互交融。“中”应当是在不平衡中寻找平衡,掌握好度,运用“中”的方法就一定能够达到“和”的境界之美。

这些哲学性的观点直接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艺术发展特别是最为中国绘画主流的山水画,成为了中国山水画根本性的支撑。看到了山水画的艺术本质,接下来我由内向外剖析的学习变得更加清晰。我主要是通过“看”、“辩”和“用”这三个方面进行学习。

首先“看”主要是学习山水画发展的脉络和看相应时代的画作,纵向地学习能够更加完整清晰地了解。山水画最早出现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其中以东晋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最为代表。最早的山水画论是宋炳的《画山水序》,他在庄学的熏陶下,隐逸山水之间,寄情于名山胜水,并将他消纳于绘画当中,山水画的出现让庄学之道在艺术上得到了落实。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长卷,他成为了青绿山水的开创先者。唐代王维以诗入画,首创“破墨”山水,独创水墨山水一派,后世董其昌将他列为“南宗”之首。 五代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时期,中国水墨山水画趋于成熟,以荆浩和关仝为代表了雄伟壮阔的北方画派,董源和巨然则代表了秀丽柔美的南方画派。其中荆浩的山水画论著《笔法记》是唐代山水画创作经验的总和。 北宋延续和发展了五代的山水画,从而达到了新的高峰,主要代表的画家有李成、范宽和郭熙等,其中郭熙的《林泉高致》标志着山水画理论进入成熟阶段,该论著系统总结了山水画的方方面面,对后来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南宋以画“边角之景”而著名的画家主要代表是马远和夏圭。边角景构的特点是,画面有大量的留白,简洁洗练,给予观者更多想象的空间。这和五代、北宋的绘画风格迥然不同,是艺术家大胆的突破和全新的尝试。宋画求真、元画尚意。元代山水画与宋代山水画相比更注重写意,不求形似,将个人情感借助山水展现出来。明代的山水画继承和发展了元代的山水画,注重笔墨意趣,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清代的文人画和院体画相互碰撞又相互融合。其文人画中被奉为“正统”复古派和“反正统派”共存并进,既有冲突的一面,又相互影响。看的要广,拉长脉络,同时也要看深,相应的理论著作必不可少,其中《笔法记》、《林泉高致》、《苦瓜和尚画语录》及《中国艺术精神》当为首用。

“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这段出自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很好地诠释了如何“辩”。首先为逸格定位,“最难其俦”,是绘画艺术最难达到的艺术境界,只有勇于突破日常条框、注重内在修行并努力找寻自己独特表达方式的杰出画家才能胜任。因为一般画家墨守成规,保守固执,终日在规矩方圆之内一味地追求外在的形象美。而逸格能使人够忘却技巧,让心从技巧中解放出来,在技中近乎道也。若要达到逸的高度,这对艺术家自身有着极高的要求,他要求艺术家通过独有的绘画语言精简地概括其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一种悟的体现。作为欣赏者和学习者我们也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和思考才能辨别画作的内在本质。我们通常对一幅画作的构图布局,造型表现及色彩运用等方面作为评判的标准,其实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画面的气韵,气韵会带动我们的直观感受。气韵生动是谢赫六法首要内容之一,它是画面的气息,体现出画面中的生命力。气韵是无形的,无形亦是最难把握的,它是画家内在气质的表现,也是艺术鉴赏过程中艺术家与观众的桥梁。作为学习者我需要观看大量的画作和相应的书籍,并带着思考进入生活,在生活的实践中感悟,有思考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有了这些基础自然便有了识辩的能力,而有了识辩的能力我会寻找更具优秀品质的作品供于学习,良性循环,相互促进。

“用”虽然在这里是最后一个环节,但绝不是最后一个行为,在“看”的过程中我就需要实践,通过这个实践有了心得和体会才能更好地“辩”,在“辩”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我需要通过临摹来学习山水画的基本表现语言,我选用的芥子园画谱,其中的卷一到卷四的内容是我临摹重点的对象。沈周的山水画多取材身边的江南风光,与我的生活环境多有相似之处,所以我接下来的写生会参考他的画作。当然我也对元代倪瓒的画作颇有偏爱,或许是他那空灵的气质深深地吸引我,画面疏简,意境荒寒空寂,留白的位置给予我无限遐想的空间。当代画家陆俨少的画作也给予我许多的养分,无论是他不同寻常的构图形式还是自然挥洒的笔墨。遵循师法自然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理念,接下来我需要接受自然的熏陶,在山川流水中寻找怡然自乐,在笔墨中遗忘自我。古今结合,通过临摹学习加以写生实践,从而体验中国山水的魅力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