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分层有的放矢--谈小学数学分层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8
/ 2

合理分层有的放矢--谈小学数学分层的研究

徐瑞珍

福建省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363000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发展到了新阶段。许多教育专家在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力图推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转变,让学生在基本实现全员数学素养的提高。小学低年级的数学也是非常有逻辑性的,所以面对这样严谨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上不去,自然就会觉得数学很难。所以小学的数学教师,在教授低年级数学的时候,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培养数学思维,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且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够化解潜在的问题,提高个人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主要从小学低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实践策略展开探索。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实践探索

引言:对于学生来说,小学的学习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是最主要的基础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老师应该给与最大的关注,因为小学是养成未来学习习惯最重要的阶段。如果学生在低年级就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受益终身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中,成绩至上的原则下,让很多人被成绩所困扰,分数低的学生自信心被严重的打击,对数学的学习抵触心理严重。此时老师就应该采取合理的分层教学法,让学生们感受到公平的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目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情况

(一)学生数学学习状况不统一

一个班上的学生数学学习程度不一样,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会提前学习高一年级的课本知识,对于教师上课所讲的知识觉得过于简单,所以就不愿意听讲,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连该年级学习的课本知识都学不透彻,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低下,没有任何提高。如果教师用相同的教学方式教授知识,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程度不一样,不利于学生数学的学习。

(二)班级人数较多不能顾及全部学生

因为小学数学教师较少,所以一般班级都会以大班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一个教师上课教授的学生多有四五十个,就会出现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大部分数学教师仅仅是运用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讲课只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并没有任何互动,学生也因为班级人数太多,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教师注意不到自己,所以就会分心做其他的事情,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不高。每堂课程时间40分钟,教师为了赶进度不得不加快速度讲解课程内容,所以不能很好地明确学生数学学习的了解程度和学习情况。为了能够抓紧课程的教学,教师就会继续讲课,不能顾及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

(三)教学进度不能掌握

现在小学的学习压力不断加大所以小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之后还会参加其他的培训机构,提前预习课本知识,这就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会拉大,面对学生之间巨大的差距,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教学进度,所以也不能保证每个学习情况一致。为了能够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教师就会按照教学任务的要求去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一小部分教师会顾及到学生学习程度不一样,所以就会有计划性、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部分学校也会按照成绩高低分配尖子班、普通班,这十分打击学生的信息,对数学教学极其不利,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平衡程度。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分层教学辅导的实施策略

(一)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

分层辅导的教学实施目标是保证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辅导实施的核心,也是教师明确作业分层辅导模式的关键。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作业辅导开展之前归纳总结教授数学章节的内容、重难点知识、应用方向、作业原则等,制定出符合不同学习需求、作业需求的作业完成目标。这样,依托作业完成目标就能构建教师的作业辅导教学目标,分层辅导的教学实施就具有针对性,且不同层次的辅导也能保证质量。

比如,小学低年级数学中《100以内的加法》的相关数学知识,教师需要明确出“100以内加减法”的重难点知识在于“计算正确率”“验算方式”“计算原则”“退位原则”“减位原则”“100以内加减法的生活应用”等。教师在设置分层辅导教学目标的时候就需要明确,分层辅导教学实施之后部分学生可以掌握“计算原则”“退位原则”等、部分学生通过辅导可以完成“10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辅导培养自身的计算能力、口算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根据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进行分层评价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都是按照一个评价标准,从而导致教师对于学生的真实学习和掌握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对其进行划分,然后根据所划分的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相对应的评价体系标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后根据评价标准对自身知识的掌握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能对其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具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下一阶段的课堂内容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以二年级小学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人教版)为例,教师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将其以难易程度分为三个部分,如最基础的乘法的认知,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什么是乘法,乘号应该怎样去写,而对这一内容的评价标准则为学生是否对乘法具有正确的认知。第二层级为5以内乘法口诀,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将乘法等式进行形象地展示,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促进其更好地对乘法口诀进行记忆,而这一内容的评价标准则为学生对5以内乘法口诀能否正确的掌握。第三部分则为乘加乘减,让学生对乘法口诀进行运用,因此这一部分的评价标准就为学生对5以内乘法口诀的运用能力。而学生通过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根据教师制定的评价标准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与教师进行探讨,从而有效的提升自己对表内乘法这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结语:低年级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对小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需要在设定教学目标上分层,还需要在预习、练习时科学去分层,才可以帮助存在个体差异的小学生深度理解和吸收数学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并积极去思考和探索,进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严复武.探究通过分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85.

[2]张明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2,(02):142-144.

[3]黄春宜.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教育艺术,202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