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初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浅析提高初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王芳

山东省阳信县劳店镇中学 251802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对初中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提高和完善初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创新初中教学管理策略。基于此,初中学校和教师必须认识到加强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不断探索实现教学管理创新的对策,以保证初中教学管理的稳步发展。本文将对初中教学管理进行探讨,并分析提高初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学;教学;有效性

引言

教学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班主任作为教学管理者,通常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通常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初中教学管理通常过于死板,模式相对单一,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应注意及时更新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管理氛围,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积极创新课堂管理方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提高综合素质。

1、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也紧跟时代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创新。首先,要打破传统的专业设置方式,整合校内师资力量,统一调配,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其次,要改进学校和院系的管理方法,强化院系教学管理的主导地位,明确责任。最后,建立科学有效的学分制,规范考试考核制度,加强管理,加大力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教育水平。

2、有效疏导学生心理

初中生更注重对个性的追求,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有一定的认知。但由于初中生缺乏生活经验,容易被不良思想误导,加上强烈的逆反心理,厌学的学生会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产生影响。班主任在进行初中教学管理时,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在全面研究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探索,提出优化和改进教学管理的建议,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管理的效能。

例如,总有一些中学生喜欢在课堂上恶作剧和说话,这不仅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还会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教师批评学生或者给家长打电话,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也达不到问题的根本解决。班主任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并以此为依据,找出学生喜欢在课堂上恶作剧或说话的原因。通过深入了解和与学生的积极交流,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故意做出这些行为是为了获得老师的尊重和关注。因此,班主任积极与各科老师沟通,给学生充分的课堂表现机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老师给予的尊重和关怀,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遵守课堂纪律。鉴于此,班主任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不足给予指导,并关注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学生积极服从课堂管理。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为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学习能力都不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基于此,班主任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和学习掌握情况,进而科学设计教学,因材施教,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讲解,学生被动记录”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引用新的教学模式,如微课、多媒体教学等。此外,教师要平等管理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创新开放的教学管理,为学生创造宽松舒适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比如,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班主任可以举办一些主题班会或者实践活动,比如角色扮演阅读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阅读小组,一部分学生读旁白,一部分学生扮演角色,一部分学生负责配乐,把每项任务落实到个人。学生在朗读的时候,班主任观察他们的表现,我们会发现哪些学生性格外向,哪些学生统筹能力强,哪些学生动手能力强。基于此,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来促进教学管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小组合作与教学自主活动

在初中教学管理中,自主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开阔学生的视野,锤炼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学自主活动是体现教学活力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初中教师可以引导教学团队自由承担教学独立活动,给团队发挥的空间。活动策划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比如课外活动,教学兴趣小组。在自主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需要明确自主教学活动的初衷,小组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并将选择的主题向教师汇报。教师同意后,小组将策划活动方案和活动实施流程,提交教师审核。通过后,小组将组织教学成员开展活动。活动结束时,小组需要对活动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对学生进行评分。

由于自主教学活动由学生负责,学生往往选择自己更感兴趣的话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组织活动,这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同时,为了激活学生的主动性,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开展活动,分组比赛。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每一组学生都会尽一切努力选择自己的主题,设计方案,完成任务,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在这种自主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学生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5、健全教学管理激励机制

激励教学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管理体系中应加入一些激励制度。班主任作为教学管理的领导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他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总的来说,一个班主任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有耐心,才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同时,班主任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激励制度。激励制度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以身作则来感动学生,使学生在主观上对学习产生兴趣。另外,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学生,找到每个学生的优点,并根据这些优点选择适合学生的发展模式,多表扬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必要时,班主任可以用历史人物作为榜样激励学生。历史人物的传奇事迹受到初中生的追捧,其主要作用如下。首先,它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对于初中生来说,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很多时候做事情带有主观色彩,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班主任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历史人物的优点,不自觉地模仿。其次,有一定的感染作用。大多数初中生都喜欢历史人物是正面人物,因为正面人物的品质很高,可以在具体的事情中表现出来,对初中生起到一定的感染和激励作用。

6、重视信息化管理创新

在当前信息社会的背景下,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信息管理在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创新应用。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电子档案。通过电子档案,可以快速了解和更新学生的状态和相应的管理策略,让教学管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每个学生的行为都可以量化。通过量化,可以更清晰的反馈学生当前行为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对策,让信息化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比如设置教学的网络共享空间,让学生上传一些生活观察,建立讨论空间,让教育管理契合当下社会环境。同时,也为学生表达自我意识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网络空间,使德育和心理教育有了一个互动的平台。另外,在教学管理上,要注意中学生沉迷网络、过度使用手机的情况。班主任需要在管理中加强思想教育,与家长做好沟通,培养正确的信息技术认知和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使信息管理健康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学管理创新需要全校乃至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响应新课改中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团结协作,营造良好的学教氛围,全面加强教学管理基础建设,充分发挥理念创新的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不断提高初中教学管理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1(22):107-108.

[2]陈福.优化课堂  激发学习——浅谈初中教学的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1):20-21.

[3]李淑辉.如何在初中教学中巧用现代信息技术[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