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取餐   快乐进餐-----幼儿自主用餐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自主取餐   快乐进餐-----幼儿自主用餐初探

柳会芸

玉溪市新平县第一幼儿园  云南玉溪  653499

摘要:午餐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幼儿的用餐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幼儿由原先教师统一分配午餐,幼儿进餐的方式,转变成了幼儿自主取餐,自主进餐的形式,并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让幼儿文明取餐,快乐用餐,养成自主收拾餐具,爱惜粮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自主、用餐、取餐、

午餐环节是幼儿在园进行营养补给的重要环节,保证午餐的有序开展,对于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有重要的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在幼儿一日活动安排中要关注幼儿的自主性。因此从传统午餐管理中的统一指令到鼓励自主的改变,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用餐。

1.选择适合幼儿的配餐用具。

首先从餐具入手,选择了适合幼儿盛饭、盛菜、盛汤的小勺子,放筷子和小勺的篮子,装水果的盘子,饭碗,菜碗。高度适合孩子们的小桌子。还配备了小推车,盛菜的专用小盆,让幼儿能自由、自主、自如的取餐。

2.自主取餐,建立良好的秩序。

原来我园的午餐一直都是由老师推着装着饭菜的餐车,到每班统一分配,而孩子们则在一旁无所事事的等待。后来尝试两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在备餐时,我们教师改变了传统的就餐模式,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先将小手洗干净,在指定区域端好小碗,自行盛饭菜。如果没有吃饱,我们会鼓励孩子进行再次添饭菜,并及时表扬:“你今天可真棒!吃了两碗饭呢!”同时也可以鼓励其他幼儿进行添饭。

3.共同制定班规,有序取餐。

每个孩子都是班级的小主人,俗话说的好: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和孩子们一起商讨自主取餐的规则,孩子们各抒己见,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红红说:“我们去吃快餐的时候都是排队的,所以取餐也要有序排队,不允许插队”,龙龙说:“不能挑食,不能喜欢吃的多拿,不喜欢的不要,要尽量有的都吃一点”,乐乐说:“饭和菜不能浪费,要爱惜粮食”。就这样我们的自主用餐的公约就出台了,我们将全班幼儿分成六组,幼儿依次排队进行取餐,为了避免消极等待,盛饭盛菜同时进行,饭菜都吃完后再来盛汤。幼儿基本上都能够根据幼儿园的时间安排,主动地参与自主取餐中,有序的取餐制度使得全班上下形成了一股良好的取餐氛围,孩子们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4.快乐用餐,营养均衡。

创造和谐温馨的就餐环境。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和有效地利用环境影响幼儿。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就餐环境,多给一些就餐时间,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充分表现出对幼儿的尊重,体现了幼儿教育的开放性。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餐前互动环节,让幼儿在餐前通过互动游戏和交流,如在就餐前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认识一下今天吃的什么菜,有哪些营养,对身体发育有什么好处,这样一来不仅能促进孩子们的食欲,还增长了孩子们的知识面。

5.充分发挥值日生的作用。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到自主用餐管理中来,教师和孩子共同商讨每个星期不同值日生的分工活动,如有的小值日生负责组织幼儿的取餐活动监督排队,有的值日生监督幼儿的纪律,不能大声喧哗,有的值日生负责收拾整理餐具,还有的值日生负责监督有没有浪费现象等。每个值日生都各负其责,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的高。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的责任心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取餐进餐也特别有序。

6.家园合作,营养就餐。

幼儿自主用餐的秩序比较好,自理能力也比较强,这是值得表扬的。但是,在就餐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挑食严重,有部分幼儿对于自主用餐中不喜欢的食物是抗拒的,教师在幼儿挑食上的管理比较薄弱。仅仅是口头上说一说,很少会真正要求幼儿去吃那些不喜欢的食物,这就使得挑食问题更加严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能力。”幼儿会比较明显地出现挑食情况,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长们对于幼儿挑食问题的处理,往往比较两极化,有一些家长会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挑食与否。或者仅仅是告诉孩子不能挑食,却没有采取措施矫正挑食问题。所以我们充分利用家园专栏、班级微信群等向家长宣传,自主用餐重要性和教育价值,提倡家园一致的理念。真正做到幼儿、家长、教师的有效互动。我们要求家长在家里吃饭时尽量让孩子自己盛饭,自己收拾餐具,就餐时做到不挑食,多吃蔬菜。幼儿实际上是知道挑食不好的,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采取一些比较可行的方式方法。比如,医患游戏等,让幼儿扮演医生,或者扮演因挑食而出现某些疾病的病人。如因为过多吃肉导致肥胖的患者,因不吃蔬菜而出现便秘的患者等,让幼儿逐步认识到挑食的危害,自觉地改正问题。采用故事、游戏等符合幼儿心理的模式,激发幼儿对不喜欢食物的兴趣。在吃饭时当孩子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可以先鼓励他吃一点点,让他对事物产生兴趣,以后再慢慢的增加用量。

7.爱惜粮食,杜绝浪费。

幼儿用餐中也存在一些浪费的情况。“幼儿自主盛饭菜”刚实行的时候小朋友特别高兴,每位小朋友都盛满满的一碗饭,一碗蔬菜和荤菜,就连不爱吃蔬菜的小明也不例外。可是,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仍是“残酷”的。等笔者巡视了一圈回来后发现小明碗里的饭菜一动没动,就问小明:“你怎么还不吃呢?”小明又开始皱着眉头说:“我不爱吃绿色的蔬菜。”笔者挑了一根青菜说:“小明你吃一小口,如果觉得不好吃那就不吃吧。”小明凑上去抿了一下马上吐了出来说:“不好吃!”笔者只能把蔬菜都挑走,剩下的米饭和肉肉没过一会小明吃完了。一连几天,每到盛饭的时候,小明都会盛很多的蔬菜,但是端到座位上就开始东张西望,小手东摸摸、西摸摸,没有一点要吃的意思。也有一些幼儿会剩饭,并且是经常性的剩饭,这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对于幼儿用餐浪费食物的情况,应该让幼儿了解食物来之不易,并且逐步体会到节约之美。采取一些故事、表演等方式,将经典的悯农或者其他有利于幼儿理解食物珍贵的一些故事演绎出来,让幼儿通过演绎去理解和珍惜食物。也借助一些游戏,让幼儿知道劳动的辛苦与劳动的美。比如,借助开心小吃店游戏,让幼儿通过体验游戏过程体会食物的形成过程、珍惜劳动者的付出,也塑造典型,对于不挑食、不浪费的幼儿,给予小红花等奖励,鼓励幼儿学习榜样,自觉地减少挑食和浪费问题。

自主就餐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分餐方式,幼儿从“被动的等待用餐”转变成为“自主取餐用餐”,培养了幼儿自己动手拿餐具、盛饭菜、端碗盘、品尝食物、送餐具、维护卫生等能力,从而享受、体验自主午餐的整个过程,这极大地改变了孩子们的吃饭状况。自助午餐活动,将生活活动寓于一日教育之中,让幼儿的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自主用餐的实践活动,提升了孩子主动为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孩子们很喜欢自主进餐,吃多少盛多少,杜绝浪费,光盘行动,也节约了时间。让孩子真正做到自主取餐,快乐用餐。

参考文献

[1]王莉.幼儿用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 (9).

[2]吴美华.幼儿园自主午餐管理策略初探[J].教育观察,2016 (12).

[3]杨兴国,汪岩.午餐童趣--幼儿午餐文化浅议[J].上海教育科研.2010(10).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5]《幼儿园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