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风意蕴——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实践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2

小学语文,诗风意蕴——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实践探析

虞玥珊

义乌市江东第一小学  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而在悠远绵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的辛苦血泪和智慧成果积淀而成了诗词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进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时期,传承历史文明、赏析诗词意境美、创新诗词新样式不仅是炎黄子孙的历史使命,更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关键所在。古诗词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小学又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艺术审美的基础阶段,因此,积极探索小学古诗词教学有效性以及显著提升小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就意味着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语文应用能力、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作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审美观和人生观的重要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然而,对于学习方面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自控能力较为薄弱、学习能力尚未发育完全的当代小学生而言,小学时期的诗词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了大量的网络文化,尽管可以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但也对中国传统古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严峻挑战,更加剧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为此,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以及古诗词课程的学科特点来变革以往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修养。

(一)信息化情境设置,提高课堂参与感

与作文教学、拼音教学等教学内容不同,古诗词教学更加侧重感性内容的讲授,也就是说,古诗词教学更加侧重对学生理解和体会古诗词深层艺术魅力的引导。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设备)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课堂教学的正常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辅助教学功效。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苍白晦涩的诗词语句进行图片、音频、视频形式的呈现,可以对学生的各项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从而使古诗词教学更加形象具体。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仅是对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打破,更与小学生对万事万物的猎奇心理和对图片、视频等形式教学内容的较高关注度相吻合,因而可以起到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作用。

比如在讲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江南春》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来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以更好地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春意盎然、草长莺飞的江南春景,使小学生的思维视野得到有效拓展,以强化小学生对江南春景的印象,体会作者杜牧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就需要以教学课件的形式来向学生介绍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杜牧在这一阶段的生平经历,并引导学生体会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掩映于迷蒙烟雨中的、金碧辉煌的、屋宇重重的佛寺所呈现出的深邃感、迷离感,以对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形成更深刻的认知。

(二)戏剧性剧本创编,增强教学形象化

与初中学生相比,小学生的理性思维尚且处于发育阶段,相对于以理性的角度来理解诗词内涵和作者复杂情感,他们更容易在一种形象化、直观性和具象化的情景中获得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为此,语文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规律,对抽象复杂的古诗词进行戏剧性剧本创编,进一步强化小学六年级古诗词教学的形象化,同时使小学生在亲自参与剧本创编、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对所学古诗词的特定背景、特定情感等形成更深刻的体会与认知,同时,对古诗句进行创编的过程也就是小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艺术鉴赏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诗歌借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见的神话故事来抒发女子的离别相思之情,而为了使诗歌教学活动更加形象和生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结合所观看的牛郎织女影视片段,来对诗歌中男子与女子的临别场景进行创编和再现。通过这种戏剧性的舞台再现,小学生会更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同时也可以发挥自身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来对诗歌内容进行二度创作,以补全诗歌的留白部分,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对诗歌情感内涵的深刻体会,进而为诗歌鉴赏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使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功能得到真正发挥。

(三)趣味性游戏教学,营造和谐性氛围

小学生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群体,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同样具有鲜明的感性色彩和诗意韵味,通过教师的教育艺术将二者有机融合,必定能够收获预料之外的化学反应。然而,在单一化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僵化的课堂氛围并未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对古诗词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造成了本质伤害,使得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与意识均无法获得有效培养,为此,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渗透趣味性的游戏教学理念与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融入游戏,借助游戏的互动性带动学生的学习,使小学生能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内加深对诗词的理解、记忆,强化其对诗词意蕴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阶段,教师就可以采用这种“游戏+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来在一种趣味性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对诗词的记忆。具体来讲,教师可以以《夜宿德江》中的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为起点,让学生结合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词来参与诗句接龙游戏,或者,教师可以给出诗句的上半句,让学生们主动举手来回答下半句,或者给出下半句,让学生回答上半句等。无论是哪种游戏方式,小学生都会保持极高的参与积极性,与此同时,这种“游戏+学习”的方式也实现了学生古诗词学习状态由被动向主动的过渡,对于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四)形象化背景导入,加深诗词理解

中国古代诗词的创作往往是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在特定时代的生活境遇、情感情绪的文学再现,所以说,现代化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以及小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必不可免地要与古诗词的创作背景相联系,因为只有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作者的中心情感。

除此之外,诗人的生活经历、个人喜好、政治遭遇等都会对其创作的诗词内容有影响,甚至是直接决定了诗人的创作风格、语言特点等。而现代化技术手段和设备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丰富教材中有限的背景交代,可以补充更多与诗人相关的基础信息,使诗人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学生与诗人、与那个特定时代之间的距离也得到了无形的缩短,更近一步来讲,也为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整体艺术性等方面有更多的依据和参考。

结束语

总之,作为人类文化得以存在和流传的重要形式,古诗词是古代仁人志士高尚道德品格、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思想等精髓的高度提炼,因而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学生丰富自身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瑰宝的重要渠道。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科学的眼光、理念来分析古诗词内涵、规范古诗词教学,使之成为语文教师培养当代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古诗词文化素养、汉语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有力武器,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董佳国.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8):61-62.

[2]林清华.若使枯燥化精彩,须得精研细打磨——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中华少年,2018,(1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