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企业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创新

李严萍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730050

摘要:新形势下针对企业的资产投资,国家实行“抓大放小”,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逐步减少,但是,一些中大型企业还在不断扩大规模,固定资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这样,势必就给在固定资产管理环节本就薄弱的企业增加了新的管理难度。基于此,本文就企业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创新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创新;

1 企业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涵及目标

1.1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涵

企业固定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可供企业长期使用并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资产。如企业的建筑物,包括办公用房、职工宿舍,交通运输工具、文体娱乐设施、生产设备等。无论是经营性固定资产,还是非经营性固定资产都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企业拥有的实物资料,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单位价值达到一定标准、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实物资料。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指企业代表国家对其固定资产行使所有权、管理权,以及对固定资产的占用、使用和处分等行为的监管职能。固定资产在企业的资产结构中的占比很大。固定资产管理具体包括计划、预算、购置、验收、使用、处置等全过程,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企业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控手段,以实现国有固定资产的安全稳定和增值。

1.2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目标,一是确保科学配置固定资产。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配置标准、目前的固定资产存量、固定资产使用绩效细化固定资产配置预算。二是确保有效使用固定资产。企业应保障和维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及完整,防止固定资产损毁及流失,确保固定资产得到有效维护和使用。三是确保规范处置固定资产。有效遏制随意处置固定资产的行为,防止处置环节发生固定资产的流失。四是确保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到位。企业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系,以及对固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监督机制,与内部监督、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相配合,确保对固定资产的监督到位。

2 企业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隐形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

对于一些隐形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首先,国家针对创新项目以物质形态无偿调入、社会捐赠以及下属单位合并划入的固定资产等,这些大多都有固定资产实物,但有些却没有账目反映,实物虽然没有被立即使用,但长期滞留账外或被外单位借用,也导致固定资产明细不清。其次,企业内部对房屋拆迁、设备报废、资产的调出未及时核销,职工流动和离退休人员对管理的实物不交接,单位分离划出资产不调账;房改政策实施后,有的企业将房屋已出售给职工多年,但没有及时进行产权变更,也没有进行财务账核销,导致该账目长期滞留于账面,使相关的管理部门不清楚所有的固定资产数目。有些企业在账面上虽然反映了固定资产的价值,但却没有详细记载资产的数量和具体内容,这样,无论是资产管理部门还是企业会计都无法确认资产数量的多少以及资产价值,从而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使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标落实有一定的困难。

2.2 固定资产管理手段:缺乏多元和更新不快

固定资产管理手段不完善,信息标准化、精细化程度低,不能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企业整体的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标准化差,管理者便无法整合全部的重要经营信息,导致企业决策效率低、效果差,此时的管理很可能无法满足日常固定资产在增加、使用、退出环节的管理目标和需求。

3 企业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创新策略

3.1 建立固定资产基础信息体系

固定资产基础信息是资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前提。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固定资产盘点、位置分布、实物图片、价值分析等需求确定资产卡片要素,在此基础上多角度满足企业财务核算及财产管理需要。在固定资产信息构建过程中与物联技术充分融合,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系统生态化的管理。站在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的角度,从前期的项目规划到中期的设备台账、资产卡片以及设备档案进行对应,形成设备自始至终的固定编码身份信息。基于设备固定身份基础上,开展设备资产联动形成固定资产编组,构建固定资产组态建模,同时设备信息形成在建项目、日常管理、业务流程运转和报表数据分析的基础,相关管理自动连接设备身份信息,最终实现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为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基础信息体系的基础性作用,应坚持“好用、实用、适用”的原则,搭建管理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从而实现固定资产管理规范与效率双提升的效果。通过规范固定资产基础信息,解决资产信息不完整,无法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资产状况的问题。在制度作支撑,信息化为手段,优化资产管理流程,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实现资产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有效监控。通过系统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实现资产情况按不同需求进行多维查询、分析、预测的目的,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数据。通过建立固定资产基础信息体系,统一资产管理标准、口径、流程,建立行业资产管理信息库。统一资产管理基础数据,全面准确反映固定资产总体状况,最终实现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3.2 完善固定资产业务核算体系

固定资产业务核算体系基于固定资产价值实现的目的,基于固定资产财务和数据整理、分析结构和智能化模型的建立,形成完整的固定资产业务核算体系。形成完整的固定资产业务核算体系将固生命周期中可能发生的所有业务分类、整合并形成系统性的结构模型。按照分析要求从各业务系统提取数据,各单项功能融入到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业务模型中,实施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核算、分析和监控。

3.3 打通固定资产决策生态链

打通固定资产决策生态链就要全面整合固定资产基础信息、固定资产业务信息、固定资产分析体系管理信息,结合企业的运行发展状况、行业趋势等定性信息,测算固定资产目前的总价值、设备成新率、设计产能、实际产能情况以及产品的市场状况、需求结构等定量信息,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提供分析和决策支撑,形成企业科学决策的长效机制。

3.4 加强管理切实做到账实相符

财务部门是固定资产核算的主管部门,要强化财务人员的专属职能,确保实物管理与财务账目的高度统一和吻合,并形成管理职能与财务账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第一,要建立固定资产电子卡片,尤其是在固定资产的新增、验收和资产的处置环节,对于新增项目或废旧资产的处置都应该及时清查核对,保证标签、实物和台账一一对应,确保账目和实物相符,降低资产流失的风险。第二,将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对账工作常态化,涉及技术设备添置或老旧设备的处置,必须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验收与研判,论证处置资产的条件和标准,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盘点,做好固定资产的盘点和保管环节工作。第三,新添置的固定资产在入库的第一时间内,就购置渠道、相关费用支出都要有详细的书面报告,并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财务才能据此进行入账,真正做到账物相符。第四,在日常管理中,固定资产的保管、领用、借用和调拨等环节,要做到手续合规、责任明确、并要有刚性奖罚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动态管理应当更加注重价值管理,通过全过程、精细化、信息化的管理,全面提高财务的前置管控能力,稳步提升固定资产的产出效益,从而为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曙光.中国工业管理和企业制度:传统体制的形成与演进逻辑[J].经济研究参考,2020(02):111-123.

[2]杨瑞龙.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推进企业改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0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