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文本资源构建群文读写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整合文本资源构建群文读写高效课堂

李波

四川省泸州市第十二初级中学校  

静悄悄的课堂里有静悄悄的改革。群文读写共生课就是静悄悄的课堂里发生的师生蜕变的课堂,师生能力提升的课堂,高效而有魅力的课堂。《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能力。

让学生阅读不是困难,让学生的写作不是困难,这就需要整合师生手中的文本资源,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能阅读完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1+x语文同步阅读、名著、名著推荐读本,并且要发挥文本资源最大最高效的的职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拓展。下面我将以八年级下册单元教学内容为范本,总结整合多文本,创群文读写高效课堂的具体做法。

一、整合部编教材单元内容,形成单篇精讲到多篇训练的读写共生高效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综合运用的学科。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中,“工具”指向的是语文要素,“人文”指向的是单元主题。在一单元当中,所有的课文都是围绕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进行的。因此,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有利于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平时上课,针对单元教学,大多数语文教师是一篇一篇地带着学生剖析,缺乏对单元的整合意识,把教材分解得支离破碎。教师应该把握单元目标,整合单元教材,师生共同重点研讨一篇文章,其它三篇文章都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确定重难点进行针对性阅读、研讨、训练、交流、写作,真正地做到直击单元重点文本,取舍得当。

例如:整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章。

第一步把握单元目标,做到统筹全局,高屋建瓴。这个单元都是游记,单元目标确定为了解游记特点,把握作者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单元作文是学写游记。

第二步,精讲一篇,方法引导,为群文读写奠基。我精讲的篇目是《壶口瀑布》,我以壶口瀑布视频导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勾画出“第一次是雨季”“第二次我专选了枯水季节” “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我一直走到河心”“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等句子,引导学生明白这就是作者的游踪,并运用抓重点字词赏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按要求赏析句子,小组交流赏析并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再放一段长江的视频,运用本文多角度写景的方法,请学生写身边的长江。

第三步,从单篇到多篇,整合单元教材,进行群文读写共生研讨,课时设计为三个课时。第一个课时总结复习《壶口瀑布》中写游记的特点、抒情的方式、写景的方法、如何表现行踪等,然后教师给学生30分钟阅读《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完成阅读卡片。第二节课,全班交流阅读卡片的内容,比较这四篇文章的异同。第三个课时,运用写游记的方法写一篇游记,当堂完成写作任务。

二、整合部编语文教材,形成跨单元文章整合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共同提高。

单元教学的灵魂在于重视“带”。以“教读”带“自读”,以“一”带“多”,用方法“带”,用规律“带”……以期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古诗词、文言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现代诗歌、中外小说专题归类通过复习归纳知识点,织就知识网,形成关于一类文体(专题)的知识树(群),促进学生丰富储存、内化知识图式。

部编教材人教版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情感培养、能力提升等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是以单元教学为基本单位,逐个单元进行教学。其实在单元之间,部分文章也有共通点,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规矩的单元教学模式,寻找文章内在的联系,根据文章表达主题、作者风格等进行归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整合《马说》《式微》《石壕吏》《卖炭翁》。

确定这几篇文章的共同点,这几篇文章都是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诗文,这几首诗歌都是讽喻诗。首先由精讲过的《马说》导入,文中细致刻画食马者的形象,讽刺了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食马者,即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封建统治者。在诗歌中,通过典型的事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诗歌就是讽喻诗,比如学习过的《式微》,大家齐读,体会诗歌写劳动者在露水中,在泥地里劳作的细节,直抒胸臆发出怨言,讽刺“君之故”“君之躬”的统治者欺压百姓的残酷现实。

然后群文阅读《石壕吏》《卖炭翁》,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清单是典型的事例是什么,写人物的细节是什么,写作方法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清单后,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比较两首讽喻诗的异同,再次总结出讽喻诗就是写典型的事例,刻画人物细节,运用对比、起兴等手法,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最后,让学生用形象化的语言写一句对讽喻诗的感受。

三、整合部编人教版教材与1+X语文同步读本,培养学生拓展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

学习是为了得“渔”、得“法”。群文阅读是学生在“类文本”阅读过程中,先进行单篇阅读,后通过比较阅读,以此扩大视野,提升层次,加深理解。将同类的文本集中放在一个教学单元,学生会有触类旁通的阅读体验。

很多教师认为处理教材的时间都捉襟见肘,对群文读本更是弃之不顾,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利用群文读写方式来整合教材,我给读本的每个单元只设计一个课时进行群文读写训练,由部编人教版教材延伸到1+X语文同步阅读。

例如,整合教材第四单元与《语文同步阅读1+X读本》第四元。

第一步,整合部编人教版教材第四单元,教师精讲《最后一次讲演》,让学生明白议论文的要素、论据和论证方法。教师学生放手,让学生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让学生运用议论文的知识来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师对学生的谈到的议论文知识进行点拨。最后,群文阅读《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四篇演讲稿的异同。最后让学生运用撰写演讲稿的方法,并练习写作演讲稿。

第二步,整合《语文同步阅读1+X读本》第四元,因为这个单元也是闪耀着思想光芒的演讲词,时间设计为一节课,目的是拓展演讲稿的知识,拓展议论文的知识,迁移写作的要领。首先,请学生阅读《科学的春天》《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只要理想和良心在心中》,教师布置阅读和写作任务,任务一是任选一篇文章,谈一谈文章的论证思路,任务二是任选一篇文章的一个作者,给他写一段颁奖词。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师生点评,并且下课后把这些学习任务交上来,教师再作批改。

四、整合初中名著读本,将兴趣与任务相结合,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当前,由于缺乏有效的辅导、规范的要求,多数学生的阅读是碎片化的,导致学生阅读了名著,但根本就没有真正走进名著。学生阅读了名著,就像海滩上的脚印一样,随时被风沙吹平,毫不踪迹。所以,我提倡阅读名著要兴趣性和任务性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世界的能力。

以八年级下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

首先,让学生进行趣味性阅读,学生在八年级下册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分时间分阶段阅读后,每天课前三分钟,学生讲情节;情节讲完后,学生讲摘抄的好词好句,讲一讲在本子上记下阅读的心得。然后,让学生进行任务性阅读,阅读第二遍,教师设计阅读任务,学生体会名著的内涵,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任务卡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期导读任务:

1.勾画你喜欢的字词句,做好批注,或者摘抄。

2.概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社会背景。

3.概括情节,思考小时候的保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分析。

兴趣和任务导学样式就是名著阅读教学整合的范例,它以“趣”和“问”为基本特征,改变了过去教知识的单一传授方法,让“问”和“趣”直面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进而实现集中的、深层次的思维碰撞,获得知识的深层建构。学生的“问学”,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提问,而是质疑、验证过程,是知识内化过程,是激发兴趣的过程。

综上所述,整合多本阅读教材,创群文读写高效课堂,也是师生美好而令人沉醉的人间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