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64排螺旋CT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

孙浩浩 ,崔春晓

山东协和学院医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通过将64排螺旋CT平扫扫描、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这二种检查方法运用于原发性肺癌的检查中,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意义。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内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4位确诊原发性肺癌患者,通过CT平扫扫描和CT增强扫描两种方式分别进行扫描,再将两组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查早期原发性肺癌疾病时,CT增强扫描的检查的价值要好于CT平扫扫描,并且可以更准确的确定病灶。

关键词:肺癌;螺旋CT;影像特征 

原发性肺癌发生病因尚不清楚、且病灶直径较小,即使在早期发生,也无任何明确的临床体征,所以人们也常常因为不能在早期的时候看到原发性肺癌的出现,而错失了最好的诊断时机。利用64排螺旋CT对原发性肺癌的影像研究,通过考察其对原发性肺癌的治疗疗效,可以找到比较有效和及时发现病变的检查方式,为早期临床医生的治疗提出了科学根据,更早更针对性的开展治疗,进而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并避免病情的恶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济南市中医医院医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的64名确诊的原发性肺癌病人,分别进行了64排螺旋CT平扫扫描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其中64排螺旋CT平扫组32名,64排螺旋CT增强组32名。当中男性所占41名,女性所占23名,所有入选者年纪均在59岁至70岁这个年龄段之间,且均经临床病理检查证明为原发性肺癌患者。

1.1.1  纳入标准

患者目前的一切生命体征保持平稳的;通过肿瘤影像学特征的影像学表现以及肿瘤患者相应的相关临床表现,经病理诊断明确为较早期诊断原发性肺癌的患者;年龄介于59岁至70岁之间。

1.1.2 排除标准

认知运动功能发育重度或障碍者;多数病人都有比较明显的癫痫惊厥抽搐表现的;对语音有明显缺陷无法精确表达的听力患者;合并明显的主要肝脏病变;呼吸极度障碍病人;对于行动上十分不便利的地方患者。

1.2  检查方法

1.2.1  64排螺旋CT平扫组

对32名病人进行了第64排的螺旋CT平扫扫描,所选使用的装置名称是德国西门子SOMTOM Definition AS,CT平扫扫描下的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150mAs,其他扫描参数如:扫描视野平均为380mm,因个人体型差异不同进行略微调整;准直器宽度设定为2.5mm;图像重建层厚为1.0mm,图像重建间隔为1.0mm;球管的旋转周期为0.7s。

1.2.2  64排螺旋CT增强组

对32名病人进行64排螺旋CT增强检查,使用的装置名称是64排的德国西门子SOMTOM Definition AS,CT增强扫描下的管电压为130kV,管电流为160mAs,其他扫描参数CT平扫组一致。此检查患者连同家人都是知道的,扫描前护士对患者进行过敏试验,如果患者有过敏现象,要立即停止试验,离开过敏源,部分严重的需要进行专门治疗,再没有过敏并且无任何特殊情况下,让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双手举过头顶,再进行深吸气后屏息练习,去除金属异物干扰,对患者不需要扫描部分进行防辐射遮挡,最后由护士进行静脉注入碘海醇50~100mL,速率为3mL/s。在CT操作间,首先进行水平扫描,然后以从肺尖至肋膈角的范围开始进行平扫扫描,在数字化扫描结束后进行团注数字化扫描,一边注入碘海醇一边进行扫描,直至扫描范围结束得到图像。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3.0版本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视为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两组患者分为64排螺旋CT平扫组和64排螺旋CT增强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信息进行比较。根据统计比较得出,64排螺旋CT平扫组共32人,男20人,女12人,平均年龄为62.03±6.27岁;64排螺旋CT增强组共32人,男21人,女11人,平均年龄为62.50±4.50岁。差异不显著(P>0.05)。

2.2  两组CT扫描方法检出肺结节大小的比较

比较了64排螺旋CT平扫组和64排螺旋CT增强组检查早期原发性肺癌的肺部结节检查准确率。在比较常规64排螺旋CT平扫组与64排螺旋CT增强组诊断早期原发性肺癌的平均肺部结节检出率报告当中,64排螺旋CT平扫组检测出结节大于8mm的有14例,占本组检查总人数的44%,6~8mm的有10例,占本组检查总人数的31%,小于6mm的有8例,占本组检查总人数的25%。64排螺旋CT增强组中检测出结节大于8mm的有15例,占本组检查总人数的47%,6~8mm的有13例,占本组检查总人数的41%,小于6mm的有4例,占本组检查总人数的12%。

2.3  两组CT扫描检查出的肺癌影像征象统计

将两组检查完成后得到的常见影像征象进行统计。根据统计,64排螺旋CT平扫组与64排螺旋CT增强组得到图像中,常见的肺癌影像征象有毛刺征、分叶征、磨玻璃征。在平扫组中,毛刺征属较多,占比50%,磨玻璃征较少占比16%,毛刺征占比34%;在增强组中,毛刺征属较多,占比53%,磨玻璃征较少,占比9%,分叶征占比38%。可以看出,毛刺征的数量在两组检查中较多,分叶征在两组检查中的数量处于中等,磨玻璃征较少,两者比较(P>0.05)差异较显著。

3  讨论

64排螺旋CT平扫扫描对于检查原发性肺癌来说,扫描操作过程简单,患者受到的辐射量也小,扫描速度快,几乎可以在一秒钟内完成扫描,可以免去呼吸伪影,得到的图像分辨率也比较高,可以观察到最小两毫米的微小结节,为早期肿瘤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不过对于一些原发性肺癌表现的某些比较特定部位的特殊影像征象,64排螺旋CT平扫扫描中是检测不出的,例如血管集束征,这就需要64排螺旋CT水平增强扫描才能检测的到。

64排螺旋CT的增强扫描效果相对比64排螺旋CT平扫扫描来说,过程较为复杂,也要注意对患者身体进行过敏的试验,并且扫描时间较长,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也较多,有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得到的图像有呼吸伪影,影响后期医师的诊断。CT增强扫描得到的图像分辨率较高,诊断原发性肺癌和心脏疾病有很好的依据,但是CT增强扫描得到的图像后处理过于复杂,需要三维重建,大大的影响了医师的诊断效率,患者不能够很快的得到诊断报告。但是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检查出64排螺旋CT平扫扫描检查不出的影像征象,可以更好的为医师提供诊断依据,便于患者的相关治疗。

参考文献:

[1]徐锋,张祎捷,韩纪昌,张雅军.64例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表现特点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07):7-9+54.

[2]冀鲲鹏. 周围型肺癌中常见CT征象和能谱参数影像学表现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9.12(15):19-21.

第一作者:孙浩浩,山东协和学院医学影像技术本科。

指导教师:崔春晓,硕士研究生,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