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

甘清霞

南京市佑安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211100

【摘 要】目的:为有效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员工作效率,降低护理缺陷及护理投诉率,对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9月期间在本院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共计4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名)。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人性化管理理念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管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理念,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缺陷率、护理投诉率。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理念;精神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精神科疾病是一种特殊性的疾病,其复发率较高,且病程长[1]。精神科属高风险科室,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护理对象都具一定特殊性,各个环节都存在护理风险。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护理方法也不断改进和优化,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目前医院管理关注的重点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9月期间在本院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共计4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名)。观察组男2名,女18名;年龄(22-47)岁,均值(29.26±3.57)岁;对照组患者男1例,女19例;年龄(23-45)岁,均值(28.58±3.12)岁;两组数据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具体如下:

1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根据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明确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护理服务项目、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等相关内容,建立绩效考核方案与标准,保证护理工作可以合理有序的开展[2]

2 转变观念

精神科护士长需不定期组织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技能,了解掌握最新护理学相关知识。对于新进科的护理人员设立岗前培训学习班,学习培训结束后进行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临床开展护理服务工作。通过转变护理人员的工作理念,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合理需求。

3 弹性排班

精神科患者为封闭式管理模式,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在治疗、服药、就餐时间,采用APN双人排班制度进行排班,在薄弱时间段增加排班人数,14:00-22:00、6:30-12:30各增加1名护理人员,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护理效率。

4 重点患者识别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相应识别卡片并放置在患者的床头及衣物上[3]。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需要在护理人员交班时做重点介绍交接,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表现症状。

5 文书书写

精神科患者病情记录可转变为表格记录的形式,加上多种符号配合记录,随时做出相应的病情评估。简化护理文书书写,加强对科室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相关知识宣教。

6 连续护理服务

对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职称、学历进行针对性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随访服务等相关工作的指导。对出院患者建立资料信息卡定期家庭访视、电话回访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

两组患者均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分析护理效果。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整合分析两组不同护理管理理念方案的效果,对两组护理人员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以此作为研究价值体现依据。

1.4统计学方法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均运用SPSS23.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两组比照结果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的管理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的管理效果比较   (x±s,分)

组别

例数

专科技能成绩

基础专业知识

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工作责任心

观察组

20

96.49±1.77

95.76±1.43

96.58±1.76

94.91±2.53

对照组

20

85.23±1.42

84.18±1.50

82.32±1.56

81.74±1.39

t值

/

12.6223

11.0252

18.5267

13.5261

P值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由于精神科属高风险科室,患者有较大的特殊性,患者自身心理压力较大,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也带来一定的难度与压力,为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促进患者康复,考虑到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护理需求,在护理工作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将人性化管理贯穿于患者的整个住院阶段,建立健全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转变护理观念、弹性排班、重点患者识别、连续护理服务、及简化文书书写等管理措施,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完善护理流程,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促使护理人员以积极良好的状态面对本职工作,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保证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其临床价值、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参考文献

[1]王丽娜,刘汉军.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心理月刊,2021(1):129-130.

[2]马蕊. 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健康大视野,2021(17):283.

[3]王俊英.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6):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