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小班游戏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浅析幼儿园小班游戏化

林桂兰

深大香瑞园幼儿园 广东深圳 513000

一、背景

游戏化课程着重从儿童游戏出发,通过观察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行为举止,了解幼儿对游戏活动的想法及偏重,部分幼儿喜欢进行课外游戏,部分幼儿更加喜欢室内游戏,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幼儿的需求,不仅在游戏中指导幼儿,更要保证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幼儿能够充分参与其中,而不是一个旁观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应该创造符合儿童需求的新课程,以此来提高儿童的兴趣,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游戏化研究结合了儿童思维的发展特征,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使他们充分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至关重要,游戏化课程的出现还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促进幼儿逻辑、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的未来多有益处。幼儿阶段仅仅只是孩子一生中很短暂的时期,但其重要性却无需质疑,幼儿阶段需要引导幼儿渐渐走进学堂,引导幼儿了解这个社会,了解周围的一切。游戏化课程的出现能够很好的促进幼儿成长。


二、案例叙述

4月28日,我们参加了幼儿园的园本专题培训,即《指南》背景下课程游戏化主题培训。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收获颇多。园长字字句句都给我留下了的深刻的印象,让我亲身感受、精神振奋,对“游戏”的理解,特别是对“自主游戏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更全新的认识。作为一线老师,在我们还没有学习课程游戏化时,我常常疑感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

案例:前一段时间我们开设的是娃娃家,但是娃娃家里面没有菜,能力强的小朋友是假装的,他们假装切菜,假装烧菜。但是另外一部分能力比较弱的小朋友就会来问:“老师,怎么没有菜呢?"所以我们开设了菜场。今天是菜场开设出来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都很想玩这个游戏,但是由于场地有限,我只请了2个小朋友(小玉和易易)过去当老板。娃娃家的小主人终于可以出来买菜了,他们都很兴奋。

游戏开始了,佳佳第一个出来买菜,她自己在菜场里面拿了一个荷包蛋,对小玉说:"我要这个。"佳佳又拿了一棵青菜对小玉说:"我还要这个。"说完放在篮子里就走了。一会儿轩轩来了,轩轩拿了东西就走,也没有对老板说什么。看到这边,我就走过去对小玉和易易说:"老板娘我要买菜。""她们看见我很开心,连忙说:"你要买什么?"我说:“我要一个荷包蛋,一个小龙馒头,还有一只鸡腿。"我只用嘴巴说了,我没有用手去拿,我发现在我说的同时她们也在找我要的东西,我借机引导他们,"老板要多少钱啊?"三块。"“给你,谢谢你们。"“不用谢。"我付完钱就走了(假装付钱,其实是空的)。

其它的小朋友在周围默默的观察我的动作。到后来,琪琪小朋友去买菜时,便有模有样开始模仿我刚刚的动作,也拿着胡萝卜问老板娘小玉和易易:”多少钱呀?”并且也开始有对话式的交流,老板娘告诉他一块钱后,琪琪便从口袋里假装摸出钱来给。看到这里后,我便转身观察其他小朋友去了,我知道我的这一次参与,会给小朋友们建立一种常识的规则。

三、教学分析与反思

(一)作为教师

分析: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生硬的体现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的存在。我们通常只是单一的插入一些游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常常会困惑,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缺缺,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通过此次学习我才了解,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简单的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良好的幼儿园课程会不断促发幼儿的兴趣,催生新的活动,能让幼儿专注地投入当前的和不断生发的行动中去。此次学习,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在日常教学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珍惜孩子们有限的童年生活,探索有质量的幼儿园课程。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反思。罗园长提出的一些解决措施,给了我很多启示。

反思:幼儿的社会经验不足,特别是小班的幼儿相当于没有社会经验,所以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能作出相对应的反映,佳佳和小天平时是很懂礼貌,感觉比较老练的女孩子,在游戏中,佳佳还能对老板说要这个要那个,小玉在我的引导下也能作出比较正确的举动,但是轩轩在平时就是自理能力比较差的小朋友,所以在买东西的过程中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拿了菜就走,但是他们的行为都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喜的是小玉和易易能在我的引导下做出这样的反映,这也说明了只要我对游戏稍加引导,小朋友肯定能做一个更成功的小主人。

指导策略:

适当的参与游戏

以参与者的身份去引导游戏,我没有用言语来要求孩子怎么做,只是以一个买菜人的身份进入孩子的菜场,目的是引导幼儿作出相应的举动,让他们有一定的社会经验。

保护幼儿的兴趣

幼儿对新开出来的菜场很感兴趣,在我选小朋友去当菜场主人的时候,差不多所有的小朋友对这个职位都很感兴趣,但是我们的菜场只设定了两个小朋友,所以别的小朋友肯定会失望的,在我选小朋友的时候,我答应他们我会让每个小朋友都玩到的。

(二)给予孩子足够的游戏环境

回忆西瓜的形状特性

西瓜长得什么样?

我们想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变成一个大西瓜?

手拉手变成大西瓜

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酿成一个小西瓜。(幼儿手拉手,碎步朝圆心走,酿成一个小西瓜)

游戏:切西瓜

1、幼儿围成圆圈,师幼配合有节拍地念童谣:“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与此同时,老师边走边有节拍地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童谣念完时,老师的手逗留在哪两位小伴侣中间,这两位小伴侣就把手铺开,拉着别的小伴侣的手往圆心跑,暗示西瓜被切开了。此时,各人做吃西瓜状。

2、游戏多玩几次后可由幼儿自己来玩切西瓜游戏。

活动反思:

在进行这个游戏中,一开始时候需要小朋友拉起手来,但是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突发状况。当我要求小朋友拉手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好的拉手。但是当我要求小朋友把这个“西瓜”变得小一点的时候,小朋友发现他们可以拉手可以变大也变小,于是,小朋友就开始几个几个的玩起游戏来。而且,当我要求小朋友不需要再变大变小的时候,小朋友也没有很好的安静下来。可能是由于是户外游戏活动,因此小朋友的秩序还是有些乱的。以后在游戏活动中要多考虑到这一点。

  还有就是小朋友对游戏的规则的理解有些困难,因此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对于自己往哪个方向跑不是很明确,在跑的过程中总是会出错。在这点上应该给小朋友再详细一点的讲解,有利于游戏活动的进行。

(三)家园共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开端。有的家长爱学习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又能起到表率作用,他们的家庭教育方法又得当,所以他们的孩子培养得很优秀。但是目前也有不少的年轻家长他们的教育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多,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幼儿园是孩子受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孩子成长的主要阵地。如果幼儿园

的老师和家长密切结合,形成合力,就一定会使我们的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