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徐云明(1987.3)男,辽宁辽阳,硕士研究生,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学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作者简介:徐云明(1987.3)男,辽宁辽阳,硕士研究生,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学院

研究方向:预防兽医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徐云明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摘要: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模式对学生职业能力及人文主义等较为看重。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模式面临教学模式较为封闭、教学基础条件不足、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等困境,为解决畜牧兽医专业模式面临的困境,本文提出转变陈旧教学模式、引进先进教学设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创新实践进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模式

一、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以职业能力为重点内容

随着我国政策不断变化,经济不断发展,乡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农业、畜牧业等都走向专业化。各省市高职院校也逐步开设畜牧、农业相关专业,例如兽医专业、耕作专业等,主要目的是为高质量快速发展建设乡村培养相关人才[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提高学生就业几率,为学生提供就业方向行为主要内容的同时为乡村发展提供优质人才,从而构建一套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专业教学模式更多将专业技能作为重点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更偏向实践,为兽医专业学生创造更多动手机会。

(二)以学生能力为核心内容

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项大学科,专业性较高,更加考验学生的基本功及学习能力,多数学生对于兽医专业与社会联系不够了解,无法将二者形成有机整体,对未来学习及工作都具有较大阻碍。以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模式便是通过教育资源整合教授给学生后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在乡镇、农村逐步成为重要岗位,高职院校将学生能力作为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制定包括学习、实践、开发新课程内容等教育模式提高学生能力及技术能力。

(三)以人文主义为的中心内容

以人为本主要是以学生为主,畜牧兽医专业相关的文化内涵、历史知识、以及学生的相关品格等都是人文主义教学强调的内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要强调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内容,是将人的发展作为教育重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育资源等方面都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不仅对学生进行专业相关教育,还要进行人文关怀,例如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自信心、教导学生对专业保持敬畏心、规范学生对专业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模式面临的困难

(一)教学模式较为封闭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对畜牧兽医专业的教育模式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高职院校在招生、教育及就业等方面具有较大问题。且高职院校在乡村及部门偏远地区的经济较为薄弱,院校在教学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模式及相应的知识机构等都不符合乡村振兴发展,高职院校对社会当前畜牧兽医相关信息不够了解、信息更新不够及时、教育模式没有根据当下社会及经济发展进行转换升级[2]。无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及技术等支持。且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在教导学生过程中,不注重学生未来发展及社会发展,将教育真正内涵丢失,使学生无法接受到更优质教育,缺失畜牧兽医专业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效的发展。

(二)教学基础条件不足

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项需要依托基础实验、社会实践、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因此,拥有畜牧兽医专业的高职院校在基础设施及实践基地等方面都需要有较为良好的配备。在乡村振兴北京下,畜牧兽医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受重视比例逐渐提高,但职业院校在基础设施及师资力量等方面还有一定空间亟待进步,部分职业院校因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规划不完善等问题在学生培养计划中对实验及实验相关教学内容较少甚至缺失[3]。另外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更偏向理论教育,无法平衡实践、实验及基础教学之间的教学资源分配,导致学生学习内容大打折扣,实验及实践能力较差学生综合素质较低,从而影响就业。

(三)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畜牧业也走向专业化。农民、牧民等对动物的健康更加看重且会更多的寻求畜牧兽医的帮助,为畜牧兽医专业带来巨大的职业机遇,但由于畜牧兽医专业性较强且教育模式等方面的不足,使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兽医是农村畜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畜牧兽医的专业性越高对乡村畜牧业发展优势越大。学生兴趣低主要来源于,学生对畜牧兽医专业不够了解,对畜牧兽医专业抱有偏见,很多学生认为畜牧兽医并不是医生职业,产生自卑心理,消极应对学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心态,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影响学习效果。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模式的创新实践进路

(一)转变陈旧教学模式

转变陈旧教学模式,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教育质量。首先,改变原本教育格局,建设一套符合乡村振兴背景下,时代经济的发展的新体系。学习先进教育观念,改变职业院校及教师的教学思维。其次,加速迎合社会发展,了解当下社会对畜牧兽医需求,将教学计划及教学工作落地于社会发展需求,使学生学习内容与社会匹配,提高学生就业几率。最后,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职业院校应当统一培训教师,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丰富教师相关教学经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摒弃单一教育理念,从而达到改变陈旧教育模式,为畜牧兽医专业在乡村背景下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引进先进教学设备

引进先进教学设备,改善整体教学环境。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明确畜牧兽医已经从相对冷门专业转向成为大众更加任何,需求更高的工作岗位,因此需要更多的实践经历为学生之后就业提供相应支持。第一点,各地教育部门应为职业院校分配相应的学习、实验及实践设施,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提供基础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第二点,高职院校应当将学校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合理增加学生实验及实践的教学时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实践,得到自我进步的同时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内容无法清晰明确知识,从而使自己的兽医学习经历得到丰富。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迷茫状态。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兽医随着农业畜牧业的发展越来越发达,当下畜牧兽医正处于高机遇阶段。因此,提高学生兴趣额,改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就业几率。第一,改善学生对畜牧兽医专业偏见。院校相关专业老师应当组织一场讲座,向学生表明畜牧兽医是我国畜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岗位,畜牧兽医掌握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消除学生对专业的偏见以及自卑心理。第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是学生在畜牧兽医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才会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在就业时才会更有优势。

参考文献:

[1]焦莉,王春明,吴忠良,穆春雨,王洪芳.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双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兽医杂志,2022,58(04):130-132.

[2]曹阳,臧延青,李井春,曲善民,张爱忠.日本农业高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1(24):121-124.

[3]丁兆忠,吴忠良,韩慕俊,刘冬.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14):162-164.